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以及通信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1889963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以及通信终端,该方法包括:通信终端检测噪声信号的强度,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控制通信模式从自适应模式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或者控制通信模式从非自适应模式切换到自适应模式,进而实现通信终端根据当前环境中噪声信号的干扰情况,进行通信模式的动态切换,提高信息传输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Communication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modes and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hich comprises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tecting the strength of a noise signal, controlling the switching of a communication mode from an adaptive mode to a non-adaptive mode according to the strength of the noise signal, or controlling the switching of a communication mode from a non-adaptive mode to an adaptive mode. Then th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an switch the communication mode dynamically according to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noise signal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以及通信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以及通信终端。
技术介绍
非授权频段(Industryscientificmedical,简称ISM)主要是开放给工业、科学和医用机构使用的频段,ISM频段属于无许可频段,允许任何人随意地使用进行传播数据,但是对使用的功率进行限制,使得通信的两端之间只能是很短的距离。2.4GHz频段为各国共同的ISM频段,无线局域网(简称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网络,均可工作在2.4GHz频段上。目前,有些场合Wi-Fi热点较多,比如商务楼宇或居民区等,各个频段都被占用,造成通信干扰较强。对于自适应设备,在环境干扰较强时,Wi-Fi设备需要频繁的避让干扰,严重降低数据传输速率,甚至,在全频段干扰都比较强的场景下,自适应设备甚至无法找到可以正常工作的频点,导致通信完全无法进行。对于非自适应设备,由于资源使用率的限制,通信速率或传输距离严重受限,即使在低干扰或无干扰环境下,也无法提供较好的数据传输体验。现有技术中的通信设备不能适应复杂的通信环境,降低信息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通信模式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自适应模式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或者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非自适应模式切换到自适应模式。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自适应模式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或者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非自适应模式切换到自适应模式包括:在所述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非自适应通信模式;或者在所述通信模式为非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噪声信号的强度包括:检测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所述在所述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非自适应通信模式包括:在所述通信模式为非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所述在所述通信模式为非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包括:在所述通信模式为非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在时刻T0到时刻T1内检测到所述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是否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在时刻T0到时刻T1内检测到所述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执行所述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非自适应通信模式的步骤;其中,T0为当前时间,T1为T0之后第一时长的时刻。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检测噪声信号的强度包括:检测多个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所述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自适应模式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包括:在所述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多个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都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非自适应通信模式。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工作信道包括第一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至所述第一信道。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调整所述非自适应通信模式下的信号的发射功率和占空比。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非自适应通信模式下的信号的发射功率和占空比包括:获取与通信对端的通信质量信息;根据所述通信质量信息调整所述非自适应通信模式下的信号的发射功率和占空比;其中,所述通信质量信息包括接收信号强度、信噪比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工作模式中信号的发射功率为100mW,占空比为90%;所述非自适应工作模式中信号的发射功率为20mW,占空比为5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流程。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接收器和发射器,所述处理器连接到所述存储器、所述接收器和所述发射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信号;所述发射器用于发射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第一方面的部分或全部流程。相较于现有技术,通信终端通过检测噪声信号的强度,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控制通信模式从自适应模式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或者控制通信模式从非自适应模式切换到自适应模式,进而实现移动终端根据当前环境中噪声信号的干扰情况,进行通信模式的动态切换,提高信息传输效率,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无线资源可以从两个维度上进行限制:发射功率和发射时间。自适应设备可以以最大功率持续占用信道,直至感知到有其他使用者试图使用该信道而进行避让(停止在该信道的数据发送);而非自适应设备则只能使用部分功率或部分时间进行发送。规范定义了资源使用率(MediaUtilizationfactor,简称MUfactor),并限制非自适应设备的MUfactor不能超过10%,即满足下述公式(1):MUfactor≤(P/100mW)*DC(1)其中,P是发射功率,DC是设备发送时间的占空比。典型的,在CE(ConformiteEuropeenne)认证规范中,2.4G频段上,对于宽带设备,自适应设备可以100mW功率(为感知无线环境预留一些时间的前提下)持续发送,不受MUFactor的约束;而非自适应设备如果发满100mW功率,则其只能使用10%的占空比发送;如果设备持续发送,则功率需要降低10mW以下。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可以基于通信终端实现。该通信终端可以是无线接入点(AccessPoint,简称无线AP)、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遥控器、无人机、无线鼠标、蓝牙耳机、可穿戴设备、台式计算机、便携式电脑等可实现在非授权频段自适应通信的电子终端,本专利技术不作限制。可以理解,上述通信终端可以Wi-Fi、蓝牙或ZigBee等方式与通信对端进行数据传输。下面以无线AP为例来叙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噪声信号的强度;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自适应模式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或者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非自适应模式切换到自适应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噪声信号的强度;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自适应模式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或者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非自适应模式切换到自适应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自适应模式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或者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非自适应模式切换到自适应模式包括:在所述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非自适应通信模式;或者在所述通信模式为非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噪声信号的强度包括:检测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所述在所述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非自适应通信模式包括:在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所述在所述通信模式为非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包括:在所述通信模式为非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在时刻T0到时刻T1内检测到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是否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在时刻T0到时刻T1内检测到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执行所述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非自适应通信模式的步骤;其中,T0为当前时间,T1为T0之后第一时长的时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噪声信号的强度包括:检测多个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所述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自适应模式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包括:在所述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多个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都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将通信模式切换为非自适应通信模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工作信道包括第一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至所述第一信道。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调整所述非自适应通信模式下信号的发射功率和占空比。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非自适应通信模式下的信号的发射功率和占空比包括:获取与通信对端的通信质量信息;根据所述通信质量信息调整所述非自适应通信模式下信号的发射功率和占空比;其中,所述通信质量信息包括接收信号强度、信噪比中的至少一种。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工作模式中信号的发射功率为100mW,占空比为90%;所述非自适应工作模式中信号的发射功率为20mW,占空比为50%。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检测噪声信号的强度;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控制通信模式从自适应模式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或者控制通信模式从非自适应模式切换到自适应模式。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通信模式从自适应模式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或者控制所述通信模式从非自适应模式切换到自适应模式包括:在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非自适应通信模式;或者在通信模式为非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噪声信号的强度包括:检测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所述在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非自适应通信模式包括:在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所述在通信模式为非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包括:在通信模式为非自适应模式且所述噪声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通信模式切换为自适应通信模式。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在通信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且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还实现:判断在时刻T0到时刻T1内检测到当前工作信道下的噪声信号的强度是否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在时刻T0到时刻T1内检测到当前工作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乃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