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氨纤维的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9607 阅读:8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氨纤维的染色工艺,它是采用瑞士汽巴精化公司生产的兰纳素作染料。其染色工艺为:将铜氨纤维毛条松球后置于常温毛条染色机内,由室温开始升温,升温速率1-2℃/min,在40℃±2℃时先运行5-10min,然后分几次加入总用量为50-100g/L的元明粉,每次加入时间隔20-40min,加完元明粉后在40℃±2℃运行20-30min,开始升温,升温速率保持0.5-1.0℃/min,在80-85℃处理10min±5min,然后分几次加入总量为3-5g/L的纯碱,运行30-70min,浴比1∶20-50,将染色后的铜氨纤维毛条先置于2-5%织物重百分比的皂洗液209中,90-100℃处理20-30min,冲先后再置于0.2-1%织物重百分比的冰醋酸中,40℃±2℃处理10min。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的染料适合铜氨纤维毛条染色,染色工艺染色效果好、而且在染色过程中对铜氨纤维损伤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铜氨纤维染色的染料选择,以及在毛条染色中配合染料染色相对应的染色、后处理工艺。属纤维染色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旧有的纤维面料已不能满足需求,一批服用性能更佳、更符合环保要求的纤维产生了,铜氨纤维就是其中之一。铜氨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它是将松散的棉短绒等天然纤维素原料溶解在氢氧化铜或碱性铜盐的浓氨溶液中,配成纺丝溶液,经过滤和脱泡后,在水或稀碱溶液的纺丝浴中凝固成形,再在含2%~3%硫酸溶液的第二浴液中使铜氨纤维素分子化合物发生分解而再生出纤维素。生成的水合纤维素纤维经水洗涤,再用稀酸液处理除去铜的残迹,此后再经洗涤上油并干燥而形成。其废弃物容易分解,符合生态环保要求。铜氨纤维具有会呼吸、清爽、抗静电、悬垂性佳四大功能。纤维截面近似圆形,强度高,颜色洁白,光泽柔和悦目,手感柔软;表面多孔,没有皮层,所以有优越的染色性能,吸湿、吸水;其纤维密度较真丝、涤纶等大,因此极具悬垂感;其回潮率较高,仅次于羊毛,与丝相当,而高于棉及其它化纤,因而吸湿效率高。铜氨纤维的用途与粘胶纤维大体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氨纤维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兰纳素作染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英胡晓峰张新龙杨自治
申请(专利权)人: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