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丝织物低温染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936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用醋酸和醋酸钠作膨化剂,用烷基聚氧乙烯醚作匀染剂,实现了真丝织物在70—75度条件下低温染色的工艺。避免了传统的90—98摄氏度高温染色时容易产生的“灰伤”,即真丝织物表面形成白色茸毛层。同时可提高上染率,节约染料,减少蒸汽和水的耗用量。(*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真丝织物进行低温染色的工艺方法。国内真丝织物染色历来采用90-98摄氏度的高温工艺。高温染色条件下蛋白质纤维容易受到破坏,使真丝织物产生“灰伤”,即在表面形成白色的茸毛层,影响织物的外观和染色鲜艳度。国外如意大利和联邦德国等采用的低温染色工艺,主要靠提高染料浓度实现,上染率低,增加了染料消耗和污水处理工作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制订一种在染色前对真丝织物作膨化预处理的高效,低耗的低温染色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工艺流程为坯绸准备→精炼→烘燥→中间检验→低温染色水洗→烘燥(或添加整理)→计长打卷→成品检验→包装出厂。上述流程的低温染色阶段,先将被染真丝织物以室温条件在含0.3-0.8g/l醋酸和0.3-0.8g/l醋酸钠的水溶液中处理15-20分钟,处理液中还加入0.15-0.2g/l烷基聚氧乙烯醚,处理液的pH值为4.4-5.2。处理15-20分钟后加入染液,在室温下循环染色15-20分钟,然后以1摄氏度/min速率升温至70-75度,保温30-50分钟。染色完毕后作常规出水处理。这一工艺的原理是用醋酸钠抑止醋酸电离过程,使之缓慢均匀电离,达到膨化纤维效果;而烷基聚氧乙烯醚与染料结合成不稳定聚合体后,逐步释放出染料阴离子上染,达到低温条件下均匀染色、上染率高的目的。这一方法与高温染色条件相比,“灰伤”疵可减少70%,节约蒸汽30%,节水20%,并改善工作条件。低温染色实施例膨化处理液配方醋酸0.5g/l,醋酸钠0.5g/l,烷基聚氧乙烯醚0.15g/l。染液配方弱酸性藏青0.8%。膨化处理和室温染色时间各15分钟,上升至70摄氏度染色时保温50分钟。

【技术保护点】
真丝织物的一种低温染色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醋酸和醋酸钠对真丝织物作膨化处理,然后进行染色。

【技术特征摘要】
1.真丝织物的一种低温染色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醋酸和醋酸钠对真丝织物作膨化处理,然后进行染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染色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化处理在室温下进行,时间为15-20分钟,处理液含醋酸和醋酸钠各0.3-0.8g/l,pH值为4.4-5.2。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兴宝罗蓓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一绸缎炼染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