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子隆专利>正文

纤维染色方法及染色物、染料及用于染料制造的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855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纤维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天然材料的色素成分几乎不发生变质的温度范围内,对天然材料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处于绝对干燥状态或接近于绝对干燥状态的干燥步骤100;在不超过上述设定的温度范围的温度下,将干燥步骤100中获得的干燥天然材料微粉碎成至少能够通过80目标准筛的粒度或此粒度以下的粉碎步骤200;将粉碎步骤200中得到的微粉混入并分散在液体中后,将纤维浸渍在微粉状天然材料呈浮游状态的所述液体中,使浮游在液体中的微粉状天然材料物理性附着在纤维上,由此将天然材料本身的色彩染色在纤维上的染色步骤300。由此能够将天然物具有的色彩牢固地染色在纤维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包括植物材料、蛋壳的天然材料的纤维染色方法、纤维染色物、染料及染料制造中使用的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作为使用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的色素将线或布等纤维制品染色的染色方法的代表例,已知有将各种天然植物的根、茎、树皮、叶、花、果实等煎煮提取出的煎煮汁作为染液使用的草木染色法。但是,在所述草木染色法中,色素的吸附率低,为了重现所希望的色彩,必须重复进行染色步骤。而且,染色需要较长的时间,洗涤坚牢度也并不高。因此,提出了如特开平11-124778号公报所述的方法将提取色素的天然物质粉碎成20~30微米的粉体后,使粉体分散在准备好的溶剂中,进行过滤,将除去粉体的滤液作为染液,对纤维素类纤维材料进行染色。所述方法通过将天然物质粉碎成20~30微米的粉体,提高了从天然物质中提取色素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对色素提取效率的提高程度有限,利用从天然物质中提取色素对纤维染色的方法,并不容易将天然物质具有的原有色彩牢固地染色在纤维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天然物质具有的色彩牢固地染色在纤维上的纤维染色方法、纤维染色物、染料及用于染料制造的干燥装置。(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维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设定为天然材料的色素成分几乎不发生变质的温度范围内,对天然材料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处于绝对干燥状态或近似于绝对干燥状态的干燥步骤;在不超过上述设定的温度范围的温度下,将干燥步骤中获得的干燥天然材料微粉碎成至少能够通过80目标准筛的粒度或此粒度以下的粉碎步骤;将粉碎步骤中得到的微粉末混入并分散在液体中后,将纤维浸渍在微粉末状天然材料呈浮游状态的所述液体中,使浮游在液体中的微粉末状天然材料物理性附着在纤维上,由此将天然材料本身的色彩染色在纤维上的染色步骤。(2)上述(1)中所述的纤维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材料优选包括植物材料或蛋壳、或这些物质的加工物。(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维染色物,其特征在于,在天然材料的色素成分几乎不发生变质的温度范围内,对天然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后,将其微粉碎成至少能够通过80目标准筛的粒度或此粒度以下,使获得的微粉末状天然材料通过物理作用而附着,由此染色为天然材料本身的色彩。(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是在天然材料的色素成分几乎不发生变质的温度范围内,对天然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后,将其至少微粉碎成至少能够通过80目标准筛的粒度或此粒度以下而获得的。(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染料制造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如下部分对天然材料进行干燥处理的干燥室;设置在上述干燥室内,发射远红外线,使上述干燥室的室温升高的加热装置;为了调整上述干燥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而设置在上述干燥室内的换气装置。(6)上述(5)中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优选包括如下部分设置在上述干燥室内发射远红外线的矿石,和贴设在上述干燥室的内壁表面、反射由上述加热装置或上述矿石发射的远红外线的反射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纤维染色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步骤的流程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干燥装置的一个构成例的概念图。图3是模式表示本专利技术染料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纤维染色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目前没有的新型染色方法,所述染色方法将包括植物材料或蛋壳的天然材料经干燥处理后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的微粉状天然材料、即微粉化的天然材料作为染料,使其物理性附着在纤维上,在纤维上直接重现天然材料具有的色彩。即,本染色方法中使用的染料是通过除去天然材料中的水分并进行粉碎得到的、原样具有天然材料所含有的色素成分的微粉状固体染料。在本染色方法中,除了目前草木染色中使用的植物材料(天然植物的根或茎、树皮、叶、花、果实等)之外,还包括例如蛋壳或其加工物等,只要能够微粉碎成可附着在纤维上的粒度,任何天然材料都可以作为原料使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染色方法是如上所述将原料微粉化后利用其微粉将纤维物理性地染色的方法,因此只要是能够微粉碎成可附着在纤维上的粒度的物质即可,未必限定于天然材料,也可以使用人工材料作为原料。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纤维染色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步骤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纤维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天然材料进行干燥处理的干燥步骤100;将在干燥步骤100中获得的干燥天然材料微粉碎的粉碎步骤200;将在粉碎步骤200中获得的微粉状天然材料物理性附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步骤300。在上述干燥步骤100中,将天然材料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处于绝对干燥状态(水分低于4%的状态)或接近于绝对干燥的状态。此处所说的设定温度范围因所采用的天然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是指几乎不引起天然材料具有的色彩、即天然材料所含有的色素成分变质的温度。例如,除了鞣酸等特定的色素成分之外,一般色素成分中的大部分在60~70℃左右与植物含有的糖分等发生反应,变成不同的成分,因此在使用含有此种在60~70℃左右发生变质的色素成分的天然材料时,例如在60℃或6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对天然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案的纤维染色方法中干燥步骤100中使用的干燥装置构成例之一的概念图。在图2中,此干燥装置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染料制造的装置,设置在厂房1内,由如下部分构成用于对天然材料2进行干燥处理的干燥室3;设置在此干燥室3内,发射远红外线,使干燥室3的室温升高的加热装置4;为了调整干燥室3内的温度及湿度而设置在干燥室3内的换气装置5;设置在干燥室3内,发射并发散包含远红外线的活性波的矿石6;贴设在干燥室3的内壁面,反射加热装置4或矿石6发射的远红外线的反射板7。上述厂房1也可以是为专用而建设的例如预制小屋等,此处为一般房屋或办公场所等已有建筑物,优选为装有换气扇等换气风扇8的建筑物。但是,此厂房1是为了不使外部气体的温度或湿度直接影响干燥室3而利用的建筑物,在外部气体的温度或湿度对干燥室3的影响在允许范围内时,未必有必要采用。干燥室3并不限定于此方案,只要具有适当的空间容积就可以。换气装置5可以采用例如风扇等,但为了确保加热时干燥室3的密闭性,作为此处具体采用的一例,为设置在其天花板上的开关窗。即,利用温度计或湿度计等管理干燥室3内的温度及湿度,适当开关换气装置5,以便维持适于天然材料2的温度环境及湿度环境。将天然材料2载置在规定的托盘9上,托盘9被载置在台架10上,所述台架10配置在干燥室3内换气装置5的大致正下方位置上。特别是在将图中未示出的台架10的桌面部及托盘9的底面制成网格状或至少开有1个孔的形状,以便设置在其下方的加热装置4产生的热量易于发生作用,并且,在将如图所示的带茎的花用作天然材料2的情况下,使茎经由托盘9及台架10的桌面部突出到台架10的桌面部下方。此时,如上所述,使用带茎的花等作为天然材料2的情况下,由于花瓣比较容易干燥,而茎较难干燥,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所示,在托盘9上铺设盐11,利用盐11以茎向下方突出的状态将天然材料2固定,同时,将盐11盛至大概能够覆盖天然材料2的程度,温和地对花瓣部分进行加热。由此,能够均匀地使天然材料2的各部分进行干燥,能够防止对比较容易干燥部分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天然材料的色素成分几乎不发生变质的温度范围内,对天然材料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处于绝对干燥状态或接近绝对干燥状态的干燥步骤;在不超过上述设定的温度范围的温度下,将干燥 步骤中获得的干燥天然材料微粉碎成至少能够通过80目标准筛的粒度或此粒度以下的粉碎步骤;将粉碎步骤中得到的微粉状天然材料混入液体中并分散后,将纤维浸渍在微粉状天然材料呈浮游状态的所述液体中,使浮游在液体中的微粉状天然材料物理性附着在纤 维上,由此将天然材料本身的色彩染色在纤维上的染色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隆
申请(专利权)人:金子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