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显宠专利>正文

一种编辫机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854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辫机的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电机、扇形齿轮、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传动结构,电机经传动结构带动扇形齿轮往复摆动,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与扇形齿轮均啮合,第一传动齿轮上设有第一插槽,第一驱动齿轮的底部设有第一弹性片,第一插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一侧设有供第一弹性片在反向转动时滑出的第一坡口;第二传动齿轮上设有第二插槽,第二驱动齿轮的底部设有第二弹性片,第二插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一侧设有供第二弹性片正向转动时滑出的第二坡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辫机的驱动装置,其结构简单,传动性能稳定。

A driving device for plaited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riving device of a braid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drive gear, a second drive gear, a motor, a sector gear, a first drive gear, a second drive gear and a transmission structure. The motor drives the sector gear to and fro swing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the first drive gear, the second drive gear and the sector gear are all swinging. In meshing, the first transmission gea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o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driving gea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lastic sheet,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ute, the first chu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for the first elastic sheet to slide out when the first elastic sheet rotates in reverse direction,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gea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lot,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driving gear.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cond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lip groove, and one side of the second clip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groove for sliding out when the second elastic sheet rotates forwar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riving device for a braid knitting machine by adopting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which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辫机的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辫机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编辫机,包括有机壳,所述的机壳上并排设有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设有第一转动座,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之间设有第二转动座,第一转动座的周向外壁上对称设有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第二转动座的周向外壁上对称设有第三圆弧面、第四圆弧面,第一转动座的周向外壁上还对称设有第一圆弧凹口、第二圆弧凹口,第二转动座的周向外壁上还对称设有第三圆弧凹口、第四圆弧凹口,第一管体上设有第一传动座,第二管体上设有第二传动座,第三管体上设有第三传动座,第一传动座的周向外壁上对称设有第五圆弧面、第六圆弧面,第二传动座的周向外壁上对称设有第七圆弧面、第八圆弧面,第三传动座的周向外壁上对称设有第九圆弧面、第十圆弧面,所述的第一传动座上的第六圆弧面与第一圆弧凹口贴合,第二传动座上的第七圆弧面、第八圆弧面分别与第二圆弧凹口、第三圆弧凹口贴合,第三传动座上的第九圆弧面与第四圆弧凹口贴合,所述的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第五圆弧面与第八圆弧面围成圆形,第三圆弧面、第四圆弧面、第七圆弧面与第十圆弧面围成圆形;第一转动座上对应第一圆弧面位置设有第一圆弧齿盘,第一转动座上对应第二圆弧面位置设有第二圆弧齿盘,第一圆弧齿盘与第二圆弧齿盘对称设置,第二转动座上对应第三圆弧面位置设有第三圆弧齿盘,第二转动座上对应第四圆弧面位置设有第四圆弧齿盘,第三圆弧齿盘与第四圆弧齿盘对称设置,第一传动座上对应第五圆弧面位置设有第五圆弧齿盘,第一传动座上对应第六圆弧面位置设有第六圆弧齿盘,第五圆弧齿盘与第六圆弧齿盘对称设置,第二传动座上对应第七圆弧面位置设有第七圆弧齿盘,第二传动座上对应第八圆弧面位置设有第八圆弧齿盘,第七圆弧齿盘与第八圆弧齿盘对称设置,第三传动座上对应第九圆弧面位置设有第九圆弧齿盘,第三传动座上对应第十圆弧面位置设有第十圆弧齿盘,第九圆弧齿盘与第十圆弧齿盘对称,所述的机壳内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转动座上的第一圆弧齿盘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转动座上的第三圆弧齿盘啮合,驱动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控制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向相反方向交替转动的传动机构。工作时,将头发分成三束分别穿过三个管体,然后,由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传动齿轮正向转动,此时第二传动齿轮不转动,第一传动齿轮经第一圆弧齿盘带动第一转动座转动,第一转动座进而带动两侧凹口处的第一传动座、第二传动座绕第一转动座的中心转动,第一传动座上的第五齿盘、第一转动座上的第二圆弧齿盘与第一传动齿轮依次啮合,从而将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交换位置,进而实现将穿入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两束头发进行交叉;当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交换位置后,第一传动座与第二传动座的位置也随之互换,传动机构带动第二传动齿轮反向转动,第一传动齿轮不转动,第二传动齿轮经第三圆弧齿盘带动第二转动座转动,第二转动座进而带动两侧凹口处的第一传动座、第三传动座转动,第三传动座上的第十圆弧齿盘、第二转动座上的第四圆弧齿盘与第二传动齿轮依次啮合,从而将第一管体与第三管体交换位置,进而实现将穿入第一管体、第三管体的两束头发进行交叉,而后,再由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传动齿轮正向转动,又可以将穿入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的两束头发交叉,依此反复交叉即可编成麻花辫。但是,目前驱动装置中的传动机构,结构复杂,传动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编辫机的驱动装置,其结构简单,传动性能稳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编辫机的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机、扇形齿轮、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传动结构、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一上一下套设在第一轴体上,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一上一下套设在第二轴体上,扇形齿轮套设在第三轴体上,所述的电机经传动结构带动扇形齿轮往复摆动,所述的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与扇形齿轮均啮合,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上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的第一驱动齿轮的底部设有第一弹性片,所述的第一插槽的内壁上设有供第一弹性片卡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的第一卡槽一侧设有供第一弹性片在随第一驱动齿轮反向转动时滑出的第一坡口;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上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的第二驱动齿轮的底部设有第二弹性片,所述的第二插槽的内壁上设有供第二弹性片卡入的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二卡槽的一侧设有供第二弹性片在随第二驱动齿轮正向转动时滑出的第二坡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转动座上的第一圆弧齿盘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转动座上的第三圆弧齿盘啮合,当扇形齿轮带动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正向转动时,第一弹性片卡在第一卡槽内,使得第一驱动齿轮带动第一传动齿轮正向转动,而第二弹性片在随第二驱动齿轮正向转动时滑出第二卡槽,使得第二驱动齿轮空转,无法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当扇形齿轮带动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反向转动时,第二弹性片卡在第二卡槽内,使得第二驱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反向转动,而第一弹性片在随第一驱动齿轮反向转动时滑出第一卡槽,使得第一驱动齿轮空转,无法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这种驱动装置结构简单,传动稳定、可靠,可以在第一传动齿轮正向转动时,第二传动齿轮空转;第二传动齿轮反向转动时,第一传动齿轮空转。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有传动轮、第四轴体,传动轮套设在第四轴体上,传动轮与电机输出轴联动配合,所述的传动轮上设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轮、扇形齿轮铰接,连杆与传动轮铰接的一端相对于传动轮的中心位置偏心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经连杆带动扇形齿轮往复摆动,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连杆一端设有第一铰接轴,另一端设有铰接孔,所述的传动轮上设有第二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穿设在连杆上的铰接孔内,扇形齿轮上设有插孔,第一铰接轴穿设在插孔内。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这种连杆与传动轮、扇形齿轮铰接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齿轮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齿轮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轮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齿轮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传动结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编辫机的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传动齿轮1、第二传动齿轮2,还包括有电机3、扇形齿轮4、第一驱动齿轮5、第二驱动齿轮6、传动结构7、第一轴体8、第二轴体9、第三轴体10,第一驱动齿轮5与第一传动齿轮1一上一下套设在第一轴体8上,第二驱动齿轮6与第二传动齿轮2一上一下套设在第二轴体9上,扇形齿轮4套设在第三轴体10上,所述的电机3经传动结构7带动扇形齿轮4往复摆动,所述的第一驱动齿轮5、第二驱动齿轮6与扇形齿轮4均啮合,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1上设有第一插槽11,所述的第一驱动齿轮5的底部设有第一弹性片51,所述的第一插槽11的内壁上设有供第一弹性片51卡入的第一卡槽12,所述的第一卡槽12一侧设有供第一弹性片51在随第一驱动齿轮5反向转动时滑出的第一坡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编辫机的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辫机的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机、扇形齿轮、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传动结构、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一上一下套设在第一轴体上,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一上一下套设在第二轴体上,扇形齿轮套设在第三轴体上,所述的电机经传动结构带动扇形齿轮往复摆动,所述的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与扇形齿轮均啮合,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上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的第一驱动齿轮的底部设有第一弹性片,所述的第一插槽的内壁上设有供第一弹性片卡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的第一卡槽一侧设有供第一弹性片在随第一驱动齿轮反向转动时滑出的第一坡口;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上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的第二驱动齿轮的底部设有第二弹性片,所述的第二插槽的内壁上设有供第二弹性片卡入的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二卡槽的一侧设有供第二弹性片在随第二驱动齿轮正向转动时滑出的第二坡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辫机的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机、扇形齿轮、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传动结构、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一上一下套设在第一轴体上,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一上一下套设在第二轴体上,扇形齿轮套设在第三轴体上,所述的电机经传动结构带动扇形齿轮往复摆动,所述的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与扇形齿轮均啮合,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上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的第一驱动齿轮的底部设有第一弹性片,所述的第一插槽的内壁上设有供第一弹性片卡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的第一卡槽一侧设有供第一弹性片在随第一驱动齿轮反向转动时滑出的第一坡口;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上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宠
申请(专利权)人:张显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