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桂焕专利>正文

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08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属于合成纤维与竹炭复合纱的复合织物技术领域,经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经采用中捻度的S捻涤纶长丝,乙经采用由涤纶低弹丝和氨纶高弹丝组成的低捻度复合丝,甲经与乙经的质量比为50∶131;纬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纬采用低捻度的抗菌纱线,乙纬采用由竹炭纤维和Model纤维组成的复合纱,该两种纬纱以1∶1的关系交叉组合,甲纬与乙纬的质量比为166∶177。本发明专利技术面料可对紫外线进行反射或屏蔽,并将紫外线能量予以转换,将细菌、污染物等进行分解,达到抗菌、吸湿透气、抗紫外线等功能,还具有花纹丰富,纹路清晰,弹性、抗皱性和抗静电性能良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属于合 成纤维与竹炭复合纱的复合织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纺织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纺织面料正由经济实用向结构轻薄 化、风格潮流华、使用功能化、原料多元化,健康环保化发展,因而多功能面料的开发已经是纺织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传统的合纤类产 品功能单一,面料档次不高,产品舒适度差,适用范围狭隘,其附加 值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 吸湿透气、抗紫外线功能且舒适度好的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及其加 工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透湿双抗 竹炭复合面料,经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经采用中捻度的S捻涤纶 长丝,乙经采用由涤纶低弹丝和氨纶高弹丝组成的低捻度复合丝,甲 经与乙经的质量比为50: 131;纬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纬采用低捻 度的抗菌纱线,乙纬采用由竹炭纤维和Modd纤维组成的复合纱,该 两种讳纱以l: l的关系交叉组合,甲纬与乙纬的质量比为166: 177。本专利技术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 经纱经自动络筒机络筒后,再经倍捻、定形、整经、穿经工序;(2) 讳纱经自动络筒机络筒后,再经倍捻、定形、并合、倒筒工序;(3) 将经上述加工工序的经纱与纬纱一起织造成坯布,而在整个 织造过程中,应控制好长丝纤维的张力;(4) 将织造好的坯布经翻布缝头,精炼、脱水开幅、预定形、碱 减量、染色、脱水开幅、柔软定形这几道后整理工序后完成整个加工 工艺。所述步骤(1)中的倍捻设备采用进口陶瓷系统调节张力,且进行 了锭子改造和超喂罗拉改造;整经设备采用环式张力器,保持恒定张 力,确保不同原料张力变化可以控制在最小限度,同时优化整经机径 向退解装置和差异大的收縮性长丝同轴整经装置,克服不同原料不同 张力的整经难度。所述步骤(4)的染色工序采取分段升温的染色过程。为保证竹炭 涤纶的匀染性,在染浴中先加入醋酸、元明粉,以延缓染料的上染过 程,并严格控制温度以rC/min的速率上升,染浴的PH值保持在4 5。 当染色温度高于玻璃化温度82-C时,由于竹炭涤纶的大分子链段的解 冻,运动加剧,染料分子很容易从纤维表面项内部扩散,上染速率增 加很快。升温到8(TC保温10min,然后再次以rC/min的速率升温至 90。C 100。C,保温60min后降温,并注入清水、209净洗剂,升温至9(TC清洗20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性能差异大的涤纶长丝与吸 湿排汗长丝同轴整经的新工艺,解决了长丝复合时张力难控制的技术 问题,使产品克服了传统织物的功能单一,应用面狭隘,面料档次不 高,产品舒适度差,其附加值不高的缺点。而且本专利技术面料可对紫外 线进行反射或屏蔽,并将紫外线能量予以转换,将细菌、污染物等进 行分解,达到抗菌、吸湿透气、抗紫外线等功能,面料还具有花纹丰 富,纹路清晰,弹性、抗皱性和抗静电性能良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受以 下实施例所限定。表l:染色工序中保温60min的温度值<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本专利技术各项实施例的质量比值及加工工艺相同,具体如下 本专利技术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经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经采 用中捻度的S捻涤纶长丝,乙经采用由涤纶低弹丝和氨纶高弹丝组成 的低捻度复合丝,甲经与乙经的质量比为50: 131;纬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纬采用低捻度的抗菌纱线,乙纬采用由竹炭纤维和Model纤维组成的复合纱,该两种纬纱以l: l的关系交叉组合,甲纬与乙纬的质量比为166: 177。本专利技术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 经纱经自动络筒机络筒后,再经倍捻、定形、整经、穿经工序;(2) 纬纱经自动络筒机络筒后,再经倍捻、定形、并合、倒筒工序;(3) 将经上述加工工序的经纱与纬纱一起织造成坯布,而在整个 织造过程中,应控制好长丝纤维的张力;(4) 将织造好的坯布经翻布缝头,精炼、脱水开幅、预定形、碱 减量、染色、脱水开幅、柔软定形这几道后整理工序后完成整个加工 工艺。其中,步骤(1)中的倍捻设备采用进口陶瓷系统调节张力;整经 设备采用环式张力器;步骤(4)的染色工序采取分段升温的染色过程, 在染浴中先加入醋酸、元明粉,温度以rC/min的速率上升,染浴的 PH值保持在4~5,升温到8(TC保温10min,然后再次以TC/min的速 率升温至9(TC 10(TC,保温60min后降温,并注入清水、209净洗剂, 升温至卯。C清洗20min。权利要求1.一种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经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经采用中捻度的S捻涤纶长丝,乙经采用由涤纶低弹丝和氨纶高弹丝组成的低捻度复合丝,甲经与乙经的质量比为50∶131;纬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纬采用低捻度的抗菌纱线,乙纬采用由竹炭纤维和Model纤维组成的复合纱,该两种纬纱以1∶1的关系交叉组合,甲纬与乙纬的质量比为166∶177。2. —种加工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经纱经自动络筒机络筒后,再经倍捻、定形、整经、穿经工序;(2) 炜纱经自动络筒机络筒后,再经倍捻、定形、并合、倒筒工序;(3) 将经上述加工工序的经纱与纬纱一起织造成坯布;(4) 将织造好的坯布经翻布缝头,精炼、脱水开幅、预定形、碱 减量、染色、脱水开幅、柔软定形这几道后整理工序后完成整个加工 工艺。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的加工工艺,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倍捻设备采用进口陶瓷系统调节张力; 整经设备采用环式张力器。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的加工工艺,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染色工序采取分段升温的染色过程,在染 浴中先加入醋酸、元明粉,温度以rC/min的速率上升,染浴的PH值 保持在4~5,升温到8(TC保温10min,然后再次以TC/min的速率升温 至9(TC 10(TC,保温60min后降温,并注入清水、209净洗剂,升温 至90。C清洗20min。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属于合成纤维与竹炭复合纱的复合织物
,经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经采用中捻度的S捻涤纶长丝,乙经采用由涤纶低弹丝和氨纶高弹丝组成的低捻度复合丝,甲经与乙经的质量比为50∶131;纬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纬采用低捻度的抗菌纱线,乙纬采用由竹炭纤维和Model纤维组成的复合纱,该两种纬纱以1∶1的关系交叉组合,甲纬与乙纬的质量比为166∶177。本专利技术面料可对紫外线进行反射或屏蔽,并将紫外线能量予以转换,将细菌、污染物等进行分解,达到抗菌、吸湿透气、抗紫外线等功能,还具有花纹丰富,纹路清晰,弹性、抗皱性和抗静电性能良好等优点。文档编号D06B1/00GK101109130SQ200710070549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湿双抗竹炭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经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经采用中捻度的S捻涤纶长丝,乙经采用由涤纶低弹丝和氨纶高弹丝组成的低捻度复合丝,甲经与乙经的质量比为50∶131;纬纱采用两种纱线,其中甲纬采用低捻度的抗菌纱线,乙纬采用由竹炭纤维和Model纤维组成的复合纱,该两种纬纱以1∶1的关系交叉组合,甲纬与乙纬的质量比为166∶17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桂焕
申请(专利权)人:洪桂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