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通丙纶纤维制品的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794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通丙纶纤维制品的染色方法,尤其是未改性的普通丙纶纤维制品的染色方法。包括: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和后整理工艺。前处理工艺是将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净洗剂、净洗助剂构成的洗液中作浸渍,再经脱水、烘干处理。染色工艺是将经前处理的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巴斯夫的海立环保型颜料、巴斯夫粘合剂、扩散剂、渗透剂、磷酸氢二铵构成的染液中作搅拌着色,再经轧液、焙烘处理。后整理工艺是将经染色后的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柔软剂、平滑剂构成的处理液中作浸渍,然后脱水、烘干、三辊防缩整理,即可得成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未改性的 普通丙纶纤维制品的染色方法。 豕坟不丙纶纤维因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保暖性好、洗涤时不起毡、 膨松性好、抗污耐磨性好、回潮率低、抗霉变、耐化学腐蚀等优点, 特别是细旦丝手感好、导湿(汗)透气性好,故长期以来, 一直被认为 是很有潜力的纺织原料。然而丙纶是一种碳氢键高聚物,分子中不含 有任何与染料分子相结合的极性基团,且结晶度高、结构紧密、疏水 性强、内部缺乏空隙,染料分子难以渗入纤维内部,使其染色性能较 差,限制了它在纺织工业中更广泛地应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丙纶, 一般都是通过原液着色,但这只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在色谱上也远远 满足不了服装消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从而限制了其在服装领域的 应用。为了使丙纶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四十 年来印染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解决丙纶染色的问题。用常规染料上染丙 纶存在色谱有限、色泽不深、各项色牢度较差等缺点。即使用与丙纶 结构相似的分散染料上染,虽某些染料染色后耐摩擦色牢较好,但大 都存在着竭染率低、耐晒色牢度差、颜色较浅等不足,且分散染料的晶型对丙纶的染色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国内外染化工作者根据丙纶 分子结构特点,进行了丙纶专用染料的研发。丙纶专用染料的开发主 要是在染料分子的发色基团上引入脂肪链等,增加染料的烃溶性,从 而提高染料的固色率。但由于纤维结构未发生变化,所以染料上染的 扩散性、匀染性等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更多的研究是在纤维成形技 术领域对聚丙烯树脂进行改性处理,使之形成可染丙纶纤维。如国内专利公开号中CN1546756、 CN1164594,国外专利US5985999A等,但尚未见有对未改性普通丙纶纤维进行染色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以解决未 改性普通丙纶纤维制品的染色,使其达到上染速率快、染色均匀、色 泽饱满鲜艳、色牢度好,手感基本不受影响。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方法包括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后 整理工艺,所述的前处理工艺是将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下列组份构成 的洗液中净洗剂 l 1.5g/L;净洗助剂 2 g/L;浴比 1: 10 15;并控制洗液温度8(TC 6(TC,用常规设备浸渍30 45分钟,然后经 脱水、烘干,所述的后整理工艺是将经染色后的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 下列组份构成的处理液中柔软剂 30 40g/L;平滑剂NBB2 5 10g/L; 按柔软剂与平滑剂h 0.17 0.25的比例配制成总浓度为35 50g/L;浴比 1: 10;在室温下浸渍10分钟,再经常规的脱水、烘干、三辊防縮整理得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工艺是将经前处理工艺烘干的丙纶纤维 制品放入由下列组份构成的染液中巴斯夫(Basf)的海立(Heli)环保型(ECO)颜料用量按具体色泽要求配;巴斯夫粘合剂 20 100g/L;扩散剂NNO 5 g/L;渗透剂JFC 5 g/L;磷酸氢二铵 5g/L;浴比 1: 10;经搅拌均匀,在控制染液温度6(TC下浸渍5 10分钟,然后采用平 幅轧液,并控制带液率60 70%,再在温度8(TC下烘3分钟,使其 形成均匀的带液率,最后在130°C X45秒或140°C X30秒的条件下焙 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经上述前处理、染色和后整理工艺处理后,普 通丙纶纤维制品可染浅、中、深色,色泽艳丽,匀染性和色泽度良好, 为解决普通丙纶纤维制品的染色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具体指标如下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前处理工艺将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下列组份构成的洗液中净洗剂选用209净洗助剂选用硅酸钠和碳酸钠各 浴比1.5g/U h 10;并控制液温8(TC浸渍30分钟后,按常规的方法进行脱水、烘干。 染色工艺将经前处理工艺烘干的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下列组份构成的染液中巴斯夫的海立(Heli)兰巴斯夫的海立(Heli)黄巴斯夫粘合剂FWT扩散剂NNO滲透剂JFC磷酸氢二铵浴比10g/L; 5g/L; 20g/L;5g/L; h 10;经搅拌均匀,在控制染液温度60"C下浸渍5分钟,然后采用平幅轧 液,并控制带液率60%,再在温度80'C下烘3分钟,使其形成均匀 的带液率,最后在14(TCX30秒焙烘。后整理工艺将经染色的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下列组份构成的处理液中-柔软剂ES 柔软剂PDL 平滑剂NBB220g/L; 5g/L,按柔软剂与平滑剂1: 0.17的比例配制成总浓度为浴比:35 g/L; 1: 10;在室温下浸渍10分钟,经常规的脱水、烘干、三辊防縮整理得成品, 成品色牢度4 5级,水浸牢度5级,干、湿摩擦牢度均为3 4级。 实施例2:前处理工艺洗液由下列组份构成净洗剂选用105 1.5g/L;净洗助剂选用硫酸钠和磷酸氣钠各 1g/L; 浴比、工艺与实施例l相同。染色工艺染液由下列组份构成-巴斯夫的海立(Heli)兰 巴斯夫的海立(Hdi)红 巴斯夫粘合剂PDF30g/L; 20g/L; 60g/L;巴斯夫粘合剂PDF 60 g/L;浸渍时间8分钟,其余配方和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后整理工艺处理液由下列组份构成柔软剂SKS 15g/L; 柔软剂ES 20 g/L;平滑剂NBB2 8g/L; 按柔软剂与平滑剂1: 0.23的比例配制成总浓度为43 g/L;浴比、工艺与实施例l相同。成品色牢度4 5级,水浸牢度5级,干、湿摩擦牢度3 4级。实施例3:前处理工艺洗液由下列组份构成-净洗剂选用LS 1 g/L;净洗助剂选用氯化钠和磷酸钠各 1 g/L-,浴比和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染色工艺染液由下列组份构成巴斯夫的海立(Heli)黄 70g/L;巴斯夫的海立(Hdi)红 10g/L;巴斯夫粘合剂ET 100g/L;浸渍时间10分钟,平滑轧液带液率控制70%, 13(TCX45秒焙烘, 其余配方和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后整理工艺处理液由下列组份构成平滑剂NBB2 10g/L; 按柔软剂与平滑剂l: 0.25的比例配制成总浓度为5 0g/L。浴比、工艺与实施例1同。成品色牢度4一5级,水浸牢度5级,干、 湿摩擦牢度3—4级。本专利技术所称的巴斯夫(Basf)环保型(ECO)颜料和巴斯夫粘合 剂FWT、 PDF、 ET是指由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生产销售的颜料 和粘合剂本专利技术所称的g/L是指所选物质在水中的浓度;浴比是指丙沦纤 维制品重量与所用物质水溶液之比;配制成浓度是指柔软剂和平滑剂 稀释后与水混合形成的总浓度。权利要求1. ,包括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后整理工艺,所述的前处理工艺是将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下列组份构成的洗液中净洗剂 1~1.5g/L;净洗助剂 2g/L;浴比 1∶10~15;并控制洗液温度80℃~60℃,用常规设备浸渍30~45分钟,然后经脱水、烘干,所述的后整理工艺是将经染色后的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下列组份构成的处理液中柔软剂 30~40g/L;平滑剂NBB2 5~10g/L;按柔软剂与平滑剂1∶0.17~0.25的比例配制成总浓度为35~50g/L;浴比 1∶10;在室温下浸渍10分钟,再经常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普通丙纶纤维制品的染色方法,包括: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后整理工艺,所述的前处理工艺是将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下列组份构成的洗液中:    净洗剂  1~1.5g/L;    净洗助剂  2g/L;    浴比:  1∶10~15;    并控制洗液温度80℃~60℃,用常规设备浸渍30~45分钟,然后经脱水、烘干,所述的后整理工艺是将经染色后的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下列组份构成的处理液中:    柔软剂  30~40g/L;    平滑剂NBB2  5~10g/L;    按柔软剂与平滑剂1∶0.17~0.25的比例配制成总浓度为35~50g/L;    浴比:  1∶10;    在室温下浸渍10分钟,再经常规的脱水、烘干、三辊防缩整理得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工艺是将经前处理工艺烘干的丙纶纤维制品放入由下列组份构成的染液中:    巴斯夫(Basf)的海立(Heli)环保型(ECO)颜料    用量按具体色泽要求配;    巴斯夫粘合剂  20~100g/L;    扩散剂NNO  5g/L;    渗透剂JFC  5g/L;    磷酸氢二铵  5g/L;    浴比:  1∶10;    经搅拌均匀,在控制染液温度60℃下浸渍5~10分钟,然后采用平幅轧液,并控制带液率60~70%,再在温度80℃下烘3分钟,使其形成均匀的带液率,最后在130℃×45秒或140℃×30秒的条件下焙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云生蔡再生蔡玉华曾德祥王峰王维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依福瑞实业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