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53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摩托车轮毂重力较大容易导致摩托车油耗增加的弊端,提供一种摩轮毂,包括轮辋、轮轴毂以及若干主辐条,每一根所述主辐条的侧面都连接有一根高强度高硬度的轻质材料制成的副辐条,相邻主辐条的外端之间还设有加强条,加强条固定安装在轮辋的内侧面,所述加强条上开有贯穿加强条两侧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辐条与副辐条共同构成摩托车的辐条,相对于现有摩托车轮毂重量更低,能降低摩托车的油耗。

A kind of friction wheel hub

The utility model aims at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prior art that the gravity of the motorcycle hub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fuel consumption of the motorcycle is easily increased, and provides a motorcycle hub, which comprises a rim, a wheel hub and a number of main spokes. Each side of the main spok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ary spoke made of a light material with high strength and high hardness, adjacent to the main spoke. A reinforcing strip is also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ends of the strip, and the reinforcing strip is fix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rim, and the reinforcing strip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penetrating both sides of the reinforcing strip. The main spoke and the auxiliary spoke of the utility model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spoke of the motorcycl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otorcycle hub, the weight of the main spoke and the auxiliary spoke is lower, and the fuel consumption of the motorcycle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轮毂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摩轮毂。
技术介绍
轮毂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件,在摩托车上使用的轮毂对其承受力具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保证其承受力,现有的摩托车轮毂大多采用合金材料一次性浇筑而成,且辐条都设计成较粗,就会使用较多的合金材料,使得轮毂的重力就会较大,从而导致摩托车油耗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摩托车轮毂重力较大容易导致摩托车油耗增加的弊端,提供一种摩轮毂,该摩轮毂的辐条由合金材料的主辐条和高强度硬质塑料制成的副辐条组成,在保证摩托车轮毂的承受力的前提下,能够大幅度减轻轮毂的重量,从而减轻摩托车的油耗。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摩轮毂,包括轮辋、轮轴毂以及设置在轮辋与轮轴毂之间的若干主辐条,所述主辐条的外端与轮辋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主辐条的内端与轮轴毂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每一根所述主辐条的侧面都连接有一根对轮辋和轮轴毂起支撑作用的高强度高硬度的轻质材料制成的副辐条,相邻主辐条的外端之间还设有加强条,加强条固定安装在轮辋的内侧面,所述加强条上开有贯穿加强条两侧的通孔。本技术的主辐条与副辐条共同构成摩托车的辐条,主辐条和副辐条共同承受轮辋的作用力,所以能够缩小主辐条的宽度或直径,从而减少制成主辐条的重量,而增加的副辐条采用高强度高硬度的轻质材料制成,自身重量较轻,总质量仍旧小于全部采用合金材料制成的主辐条、副辐条的重量,而在加强条上开设通孔,也是为了减轻加强条的体积,从而使加强条的重量,所以能够减轻轮毂整体的重量,从而减轻摩托车的油耗。作为优选,每一根所述主辐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与轮辋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每一根主辐条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与轮轴毂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副辐条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凸部,所述副辐条包括左辐条和右辐条,左辐条和右辐条分别夹持在主辐条的两侧,左辐条的外端内侧面和右辐条的外端内侧面分别夹持在第一固定座的两侧,左辐条的外端和右辐条的外端紧贴第一凸部上,左辐条的内端内侧面和右辐条的内端内侧面分别夹持在第二固定座的两侧,左辐条的内端和右辐条的内端紧贴第二凸部上,所述左辐条和右辐条之间通过设置螺栓螺母组件夹紧。作为优选,所述轮轴毂包括同一中心轴线的内圆环和外圆环,内圆环和外圆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结构的圆环板,圆环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两端分别与内圆环和外圆环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条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外侧面设有防撞凸块。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可能会有石头等部件碰撞到第一固定座上,从而对第一固定座造成损伤,进而容易损伤第一固定座与副辐条的连接位置,防撞凸块的设置,能够防止石块直接撞到第一固定座上,从而保证第一固定座与副辐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副辐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条形结构的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与副辐条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加强筋能够增强副辐条的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条上的通孔内设有将通孔堵塞的塑料铆钉,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通孔的设置可能会产生风阻,增加摩托车的油耗,而设置了塑料铆钉,减小了轮毂上加强条的风阻,同时也能降低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石块直接碰撞到加强条上的可能性,对加强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条为圆弧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轮辋的外表面电镀有一层耐磨涂层。耐磨涂层能够对轮辋外表面进行一定的保护,增强轮辋的耐磨性能。作为优选,所述轮辋上设有气门孔,所述加强条上设有与气门孔连通的开口。作为优选,所述副辐条采用高强度高硬度的塑料制成。作为优选,本技术的各个部件中,除了副辐条以及塑料铆钉之外,轮辋、轮轴毂、主辐条等部件仍旧采用合金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摩托车轮毂的承受力要求远小于汽车轮毂的标准,但是高于自行车的轮毂承受力标准,所以将本技术轮辋与轮轴毂之间的辐条由合金材料的主辐条和高强度硬质塑料制成的副辐条组成,在保证摩托车轮毂的承受力的前提下,能够减轻轮毂的重量,从而降低摩托车的油耗。且设置的加强条上开有通孔,并在通孔内设置塑料铆钉,也能保证加强条的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减轻加强条的重量,进一步减轻了轮毂的重量,降低摩托车的油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副辐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轮辋,2、轮轴毂,3、主辐条,4、副辐条,5、加强条,6、第一固定座,7、第二固定座,8、第一凸部,9、第二凸部,10、左辐条,11、右辐条,12、螺栓螺母组件,13、内圆环,14、外圆环,15、圆环板,16、第一加强筋,17、防撞凸块,18、第二加强筋,19、塑料铆钉,20、耐磨涂层,21、气门孔,22、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摩轮毂,包括轮辋1、轮轴毂2以及设置在轮辋1与轮轴毂2之间的八根主辐条3,所述主辐条3的外端与轮辋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主辐条3的内端与轮轴毂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每一根所述主辐条3的侧面都连接有一根对轮辋1和轮轴毂2起支撑作用的高强度高硬度的塑料制成的副辐条4,所述副辐条4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条形结构的第二加强筋18,第二加强筋18与副辐条4的长度方向垂直,相邻主辐条3的外端之间还设有圆弧形结构的加强条5,加强条5固定安装在轮辋1的内侧面,所述加强条5上开有贯穿加强条5两侧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将通孔堵塞的塑料铆钉19。所述轮辋1的外表面电镀有一层耐磨涂层20。所述轮辋1上设有气门孔21,所述加强条5上设有与气门孔21连通的开口22。每一根所述主辐条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6,第一固定座6与轮辋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每一根主辐条3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7,第二固定座7与轮轴毂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副辐条4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6、第二固定座7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6的外侧面设有防撞凸块17,所述加强条5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固定座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6上设有第一凸部8,所述第二固定座7上设有第二凸部9,所述副辐条4包括左辐条10和右辐条11,左辐条10和右辐条11分别夹持在主辐条3的两侧,左辐条10的外端内侧面和右辐条11的外端内侧面分别夹持在第一固定座6的两侧,左辐条10的外端和右辐条11的外端紧贴第一凸部8上,左辐条10的内端内侧面和右辐条11的内端内侧面分别夹持在第二固定座7的两侧,左辐条10的内端和右辐条11的内端紧贴第二凸部9上,所述左辐条10和右辐条11之间通过设置螺栓螺母组件12夹紧。所述轮轴毂2包括同一中心轴线的内圆环13和外圆环14,内圆环13和外圆环14之间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结构的圆环板15,圆环板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六根第一加强筋16,第一加强筋16两端分别与内圆环13和外圆环14固定连接。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摩轮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轮毂,包括轮辋(1)、轮轴毂(2)以及设置在轮辋与轮轴毂之间的若干主辐条(3),所述主辐条的外端与轮辋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主辐条的内端与轮轴毂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主辐条的侧面都连接有一根对轮辋和轮轴毂起支撑作用的高强度高硬度的轻质材料制成的副辐条(4),相邻主辐条的外端之间还设有加强条(5),加强条固定安装在轮辋的内侧面,所述加强条上开有贯穿加强条两侧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轮毂,包括轮辋(1)、轮轴毂(2)以及设置在轮辋与轮轴毂之间的若干主辐条(3),所述主辐条的外端与轮辋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主辐条的内端与轮轴毂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主辐条的侧面都连接有一根对轮辋和轮轴毂起支撑作用的高强度高硬度的轻质材料制成的副辐条(4),相邻主辐条的外端之间还设有加强条(5),加强条固定安装在轮辋的内侧面,所述加强条上开有贯穿加强条两侧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轮毂,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主辐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6),第一固定座与轮辋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每一根主辐条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7),第二固定座与轮轴毂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副辐条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凸部(8),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凸部(9),所述副辐条包括左辐条(10)和右辐条(11),左辐条和右辐条分别夹持在主辐条的两侧,左辐条的外端内侧面和右辐条的外端内侧面分别夹持在第一固定座的两侧,左辐条的外端和右辐条的外端紧贴第一凸部上,左辐条的内端内侧面和右辐条的内端内侧面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顺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