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686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7:32
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承台侧壁包括承台上层钢筋、承台下层钢筋和承台混凝土,位于承台上层钢筋范围内的混凝土支撑立柱四周设有承台侧壁的混凝土拦截网,承台侧壁通过混凝土拦截网形成承台后浇区,底面网的下侧表面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承台后浇区的高度范围内设有水平的止水钢板,承台下层钢筋的下侧搭接下层连接钢筋,上侧设有环向封闭箍筋,混凝土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的中部之间设有抗剪连接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混凝土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钢筋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新旧混凝土的界面上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以及在后浇区设置止水钢板,保证后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形成共同的受力体系,防止形成渗水通道,减少地下室渗水的发生。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column and side wall connection of foundation pit

A joint structure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column and cap side wall is provided. The cap side wall includes the upper steel bar, the lower steel bar and the concrete of the cap. A concrete intercepting net with the cap side wall is arranged around the concrete supporting colum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upper steel bar of the cap, and the cap side wall is formed after the cap is poured through the concrete intercepting net.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net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encountering expansion water-stop strip, a horizontal water-stop steel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height range of the post-pouring area of the cap, a connecting steel bar of the lower layer of the cap is overlapped on the lower layer, an annular closed stirrup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and a shear connection steel ba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crete supporting column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cap. The utility model optimizes the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rete supporting column and the steel bar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pile cap, sets the water-encountering expansion water-stop bar on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concrete, and sets the water-stop steel plate in the post-pouring area, guarantees that the post-pouring concrete and the pre-pouring concrete form a common force system, prevents the formation of the seepage channel and reduces the basement seepage. The occurrence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
本技术属于基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位于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的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基坑混凝土支撑立柱需要等待地下室上侧结构施工完成、基坑侧壁回填完后进行拆除,所以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交接处的节点处理要随结构施工同时进行。传统施工方法为将承台侧壁的混凝土与立柱的混凝土直接一体浇筑,后期立柱切割后,承台受到钢筋和混凝土的两部分损坏。承台上层钢筋受到损坏后,极易导致承台钢筋后期不连续;承台混凝土受到损坏后,割除位置的防水措施也一并受到损坏,一般的处理措施是直接涂刷防水涂料进行修补,承台混凝土的损坏部分会浇筑新混凝土,新浇筑的混凝土与原有立柱结合效果差,难以形成共同受力的体系,形成渗水通道,最终导致承台侧壁渗水;特别是渗水发生后也不易进行修补,一旦渗水现象严重还需将渗水处混凝土破除并重新修补影响成本和工期,难以保证结构防水质量要求。同时,承台侧壁厚度、高度较大,现有的基坑支撑立柱混凝土与承台侧壁采用普通的钢筋布置无法达到两者的共同受力效果,易造成连接位置处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要解决现有的直接割除立柱损坏承台上层钢筋导致承台钢筋不连续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直接割除混凝土立柱破坏承台混凝土,原有防水修补办法效果差,承台上的新旧混凝土难以形成共同受力的体系,形成渗水通道,导致承台侧壁渗水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现有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结构共同受力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包括承台侧壁和贯穿承台侧壁的混凝土支撑立柱,所述承台侧壁包括承台上层钢筋、承台下层钢筋和承台混凝土,位于承台上层钢筋范围内的混凝土支撑立柱四周设有承台侧壁的混凝土拦截网,所述混凝土拦截网包括四个侧面的侧面网和一个底面网,所述侧面网自承台侧壁的上侧表面位置向下设置,所述承台侧壁通过混凝土拦截网的拦截在混凝土支撑立柱的周围形成槽型承台后浇区,所述底面网的下侧表面设有围绕混凝土支撑立柱一圈的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承台后浇区的高度范围内设有水平的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一半埋入承台侧壁内,另一半伸入承台后浇区内,所述承台上层钢筋在混凝土支撑立柱贯穿承台侧壁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承台上层钢筋的端头伸入承台后浇区、在混凝土支撑立柱的表面弯折,弯折形成上层钢筋弯折段,所述承台下层钢筋在混凝土支撑立柱贯穿承台侧壁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承台下层钢筋在混凝土支撑立柱的表面弯折,弯折形成下层钢筋弯折段,承台下层钢筋的下侧搭接有与其一一对应、植入混凝土支撑立柱的下层连接钢筋,所述承台下层钢筋的上侧设有围绕混凝土支撑立柱一圈设置的环向封闭箍筋,所述混凝土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之间通高设有抗剪连接钢筋。所述承台下层钢筋上下共设置两层,两层的高差不大于300mm。所述环向封闭箍筋在每层承台下层钢筋的上侧设置上下至少三层、内外至少三道,上下相邻两层环向封闭箍筋的距离不大于80mm。所述下层连接钢筋的一端植入混凝土支撑立柱内,植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5倍,下层连接钢筋的另一端埋入承台侧壁内、与承台下层钢筋的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所述抗剪连接钢筋沿混凝土支撑立柱高度方向水平间隔设置,相邻两层的高差不大于350mm,抗剪连接钢筋的一端植入混凝土支撑立柱内,另一端埋入承台侧壁内。所述承台后浇区内设有将断开的承台上层钢筋连接为一体的附加筋,所述附加筋为井字形,包括中框和伸长段,所述中框围合混凝土支撑立柱的外侧,所述伸长段与伸入承台后浇区内的承台上层钢筋搭接。所述下层钢筋弯折段的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4倍。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距离混凝土支撑立柱表面的距离不大于300mm。所述承台后浇区的高度不小于400mm,所述承台后浇区的宽度不小于承台上层钢筋与附加筋的搭接长度的两倍与混凝土支撑立柱的直径之和。所述止水钢板的厚度不小于3mm,止水钢板位于承台后浇区的高度范围的中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优化了混凝土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之间的连接关系,承台下层钢筋与混凝土支撑立柱无连接,在混凝土支撑立柱的位置弯折并通过植入混凝土支撑立柱的下层连接钢筋搭接延长,承台下层钢筋上侧还设有环向封闭箍筋,进一步增强混凝土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的底部连接。承台上层钢筋与混凝土支撑立柱无连接,并通过围合在混凝土支撑立柱周围的附加钢筋完成钢筋的连续受力,保证承台侧壁的顶部连接。混凝土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的之间还设有植入混凝土支撑立柱的抗剪连接钢筋,保证承台侧壁通高抗剪受力。本技术在混凝土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处通过混凝土拦截网形成一个槽型承台后浇区,通过优化混凝土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钢筋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新旧混凝土的界面上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以及在后浇区设置止水钢板,保证后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形成共同的受力体系,防止形成渗水通道,减少地下室渗水的发生。割除混凝土支撑立柱后在槽型承台后浇区内浇筑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即可完成施工,在确保施工质量和止水效果的同时极大的节省了工期和成本,适应性强有利于工程绿色施工和安全文明施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承台后浇区承台下层钢筋的布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承台侧壁、11-承台上层钢筋、111-上层钢筋弯折段、12-承台下层钢筋、121-下层钢筋弯折段、13-承台混凝土、2-混凝土支撑立柱、3-混凝土拦截网、31-侧面网、32-底面网、4-承台后浇区、5-遇水膨胀止水条、6-止水钢板、7-抗剪连接钢筋、8-环向封闭箍筋、9-附加筋、14-下层连接钢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2所示,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包括承台侧壁1和贯穿承台侧壁的混凝土支撑立柱2,所述承台侧壁包括承台上层钢筋11、承台下层钢筋12和承台混凝土13。位于承台上层钢筋11范围内的混凝土支撑立柱2四周设有承台侧壁的混凝土拦截网3,所述混凝土拦截网包括四个侧面的侧面网31和一个底面网32,所述侧面网31自承台侧壁的上侧表面位置向下设置,所述承台侧壁1通过混凝土拦截网3的拦截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周围形成槽型承台后浇区4。所述承台后浇区的高度a不小于400mm,所述承台后浇区的宽度b承台上层钢筋11与附加筋9的搭接长度的两倍与混凝土支撑立柱的直径之和。所述底面网32的下侧表面设有围绕混凝土支撑立柱一圈的遇水膨胀止水条5。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5距离混凝土支撑立柱2表面的距离c不大于300mm。所述承台后浇区4的高度范围内设有水平的止水钢板6,止水钢板6一半埋入承台侧壁1内,另一半伸入承台后浇区4内。所述止水钢板6的厚度不小于3mm,止水钢板位于承台后浇区的高度范围的中部。所述承台上层钢筋11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贯穿承台侧壁1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承台上层钢筋11的端头伸入承台后浇区4、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表面弯折,弯折形成上层钢筋弯折段111。所述承台下层钢筋12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贯穿承台侧壁1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承台下层钢筋12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表面弯折,弯折形成下层钢筋弯折段121,承台下层钢筋12的下侧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包括承台侧壁(1)和贯穿承台侧壁的混凝土支撑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侧壁包括承台上层钢筋(11)、承台下层钢筋(12)和承台混凝土(13),位于承台上层钢筋(11)范围内的混凝土支撑立柱(2)四周设有承台侧壁的混凝土拦截网(3),所述混凝土拦截网包括四个侧面的侧面网(31)和一个底面网(32),所述侧面网(31)自承台侧壁的上侧表面位置向下设置,所述承台侧壁(1)通过混凝土拦截网(3)的拦截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周围形成槽型承台后浇区(4),所述底面网(32)的下侧表面设有围绕混凝土支撑立柱一圈的遇水膨胀止水条(5),所述承台后浇区(4)的高度范围内设有水平的止水钢板(6),止水钢板(6)一半埋入承台侧壁(1)内,另一半伸入承台后浇区(4)内,所述承台上层钢筋(11)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贯穿承台侧壁(1)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承台上层钢筋(11)的端头伸入承台后浇区(4)、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表面弯折,弯折形成上层钢筋弯折段(111),所述承台下层钢筋(12)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贯穿承台侧壁(1)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承台下层钢筋(12)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表面弯折,弯折形成下层钢筋弯折段(121),承台下层钢筋(12)的下侧搭接有与其一一对应、植入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下层连接钢筋(14),所述承台下层钢筋(12)的上侧设有围绕混凝土支撑立柱一圈设置的环向封闭箍筋(8),所述混凝土支撑立柱(2)与承台侧壁之间通高设有抗剪连接钢筋(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包括承台侧壁(1)和贯穿承台侧壁的混凝土支撑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侧壁包括承台上层钢筋(11)、承台下层钢筋(12)和承台混凝土(13),位于承台上层钢筋(11)范围内的混凝土支撑立柱(2)四周设有承台侧壁的混凝土拦截网(3),所述混凝土拦截网包括四个侧面的侧面网(31)和一个底面网(32),所述侧面网(31)自承台侧壁的上侧表面位置向下设置,所述承台侧壁(1)通过混凝土拦截网(3)的拦截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周围形成槽型承台后浇区(4),所述底面网(32)的下侧表面设有围绕混凝土支撑立柱一圈的遇水膨胀止水条(5),所述承台后浇区(4)的高度范围内设有水平的止水钢板(6),止水钢板(6)一半埋入承台侧壁(1)内,另一半伸入承台后浇区(4)内,所述承台上层钢筋(11)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贯穿承台侧壁(1)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承台上层钢筋(11)的端头伸入承台后浇区(4)、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表面弯折,弯折形成上层钢筋弯折段(111),所述承台下层钢筋(12)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贯穿承台侧壁(1)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承台下层钢筋(12)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表面弯折,弯折形成下层钢筋弯折段(121),承台下层钢筋(12)的下侧搭接有与其一一对应、植入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下层连接钢筋(14),所述承台下层钢筋(12)的上侧设有围绕混凝土支撑立柱一圈设置的环向封闭箍筋(8),所述混凝土支撑立柱(2)与承台侧壁之间通高设有抗剪连接钢筋(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下层钢筋(12)上下共设置两层,两层的高差不大于3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封闭箍筋(8)在每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勋王佳庆韩永明夏海林黄勇杨培郭子豪崔秀生赵华颖张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