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187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盒,其包括:中盖组件、底座组件以及上盖组件。中盖组件具有:收容空间,沿上下方向开口;穿孔,沿第一方向贯通中盖组件且连通于收容空间,用于供第一导线径直穿过中盖组件而进入收容空间。底座组件可分离地从下侧固定于中盖组件且包括:底座;固定件,沿上下方向固定在底座中并突出于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导线固定槽,固定件收容于中盖组件的收容空间中;导体组件,埋设于固定件,一端从底座向下伸出,另一端露出于固定件的导线固定槽的底面并用于固定和电连接经由穿孔穿入的第一导线。上盖组件可分离地从上侧固定于中盖组件并从上侧封闭收容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线盒解决了导线难安装的问题。

Junction box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junction box, which comprises a middle cover component, a base component and an upper cover component. The middle cover assembly has: a storage space, which opens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a perforation, which runs through the middle cover assembly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storage space, is used for the first wire to pass through the middle cover assembly directly into the storage space. The base assembly is separably fixed from the lower side to the middle cover assembly and comprises: a base; a fixture, which is fixed in the base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and protrudes from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fixing groove, and the fixture is accommodated in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of the middle cover assembly; a conductor assembly, which is embedded in the fixture, is protruded from the base downward at one end, and another. One end is exposed to the bottom of the wire fixing groove of the fixture and is used to fix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 the first wire penetrated through the perforation. The upper cover assembly is detachable from the upper side to the middle cover assembly and is closed from the upper side. The junction box of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installation of traver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盒
本技术涉及到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盒。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中的电流将越来越大,由于载流的限制,所使用的高压导线也会越来越粗,在电池包间进行安装时,越粗的导线弯折能力越差,使用目前的高压接线盒进行高压回路连接时将会非常难安装,影响整体生产效率。为解决电池包间高压导线难安装的问题,目前较多采用的是使用快插型的高压连接器代替高压接线盒的方案,或者是降低高压导线的硬度来实现。然而快插型高压连接器的锁止机构较为脆弱,容易在安装时或者车辆运行过程中损坏,而且快插型高压连接器是靠插合进行连接的,一旦锁止机构损坏,电连接将很容易断开。高压接线盒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电连接比快插连接器可靠。而降低高压导线的硬度将会降低高压导线的性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一般不采用。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系统的安全防护等级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电池系统的防水功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电池系统中的连接器如何实现防水功能一直以来都受到非常大的重视。为解决连接器的防水要求,目前的连接器大多采用单面防水的设计,即设计密封结构以阻隔外界的水进入连接器内部,但连接器的底座有开孔并与电池箱空间相通,这样在安装或者是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避免连接器内部腔体的空气热胀冷缩对密封结构的冲击,但如果箱体内进水,则可能有水从底座进入连接器内部。而有些连接器是做成全封闭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连接器内部空气热胀冷缩,从而连接器内外存在压差,这样对连接器的密封结构将会产生冲击,长久之后密封圈密封性能将会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其能够解决导线难安装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盒,其包括:中盖组件、底座组件以及上盖组件。中盖组件具有:收容空间,沿上下方向开口;穿孔,沿与上下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贯通中盖组件的一侧且连通于收容空间,用于供第一导线径直穿过中盖组件的一侧而进入收容空间。底座组件可分离地从下侧固定于中盖组件并从下侧封闭收容空间且包括:底座;固定件,沿上下方向固定在底座中并突出于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导线固定槽,固定件收容于中盖组件的收容空间中;导体组件,埋设于固定件,一端从底座向下伸出,另一端露出于固定件的导线固定槽的底面并用于固定和电连接经由穿孔穿入的第一导线。上盖组件可分离地从上侧固定于中盖组件并从上侧封闭收容空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技术的接线盒中,有效地避免了导线在安装过程中的弯折问题;此外无需考虑导线的粗细便可实现电连接,且电连接简单,容易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接线盒中的导线难安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接线盒的组装图。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为了清楚起见,示出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图3是图1的剖视图。图4是中盖组件的组装图。图5是图4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5中的中盖外壳的一角度的立体图。图7是上盖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底座组件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0是底座组件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图。图11底座组件的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分解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中盖组件22固定件11收容空间221导线固定槽12穿孔222通气槽13中盖外壳223通气固定孔131周壁23导体组件1311凹坑231导电件1312内壁2311水平部1313外壁2312立部sh卡扣孔232固定螺母132容置腔3上盖组件1321第一容置腔31上盖壳体1322第二容置腔311容纳槽133导柱孔312开孔134环形密封槽道32上盖屏蔽层135上固定孔33屏蔽层绝缘板14中盖屏蔽层34螺丝141孔部4平衡阀142连通孔5外接导线固定组件15中盖中壳51屏蔽环护套151突起52屏蔽环152开口部53格兰头16定位螺母54垫片161贯通孔55防水垫圈2底座组件6固定螺栓21底座VS平衡阀用密封圈211定位内凸台FS第一密封圈2111成型槽SS第二密封圈212定位外凸台TS第三密封圈213导柱L1第一导线2131内螺纹孔L11头部sn卡扣g槽部FG第一间隙L2第二导线214环形轨道B导线固定螺栓215底座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接线盒。如图1至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接线盒包括:中盖组件1、底座组件2以及上盖组件3。中盖组件1具有:收容空间11,沿上下方向开口;穿孔12,沿与上下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D1贯通中盖组件1的一侧且连通于收容空间11,用于供第一导线L1径直穿过中盖组件1的一侧而进入收容空间11。底座组件2可分离地从下侧固定于中盖组件1并从下侧封闭收容空间11且包括:底座21;固定件22,沿上下方向固定在底座21中并突出于底座21的上表面,设有导线固定槽221,固定件22收容于中盖组件1的收容空间11中;导体组件23,埋设于固定件22,一端从底座21向下伸出,另一端露出于固定件22的导线固定槽221的底面并用于固定和电连接经由穿孔12穿入的第一导线L1。上盖组件3可分离地从上侧固定于中盖组件1并从上侧封闭收容空间11。在操作中,首先将第一导线L1径直穿过中盖组件1的穿孔12并进入收容空间11;其次将中盖组件1扣接于底座组件2上;之后利用下文所述的导线固定螺栓B将第一导线L1固定和电连接于导线固定槽221中的导体组件23的所述另一端;再后将上盖组件3扣接于中盖组件1上;最后直接将外部的第二导线L2与导体组件23的从底座21向下伸出的所述一端电连接。在根据本技术的接线盒中,将第一导线L1径直穿过中盖组件1的穿孔12并进入收容空间11,再将中盖组件1扣接于底座组件2上,之后利用下文所述的导线固定螺栓B从上方将第一导线L1固定和电连接于导线固定槽221中的导体组件23的所述另一端;再后将上盖组件3扣接于中盖组件1上方;这种连接方式避免了第一导线L1在安装过程中的弯折问题,此外无需考虑第一导线L1的粗细便可实现电连接,且电连接简单,容易操作,有效地解决了第一导线L1难安装的问题。在根据本技术的接线盒中,为了解决接线盒的防水问题,具体地,参照图3并结合图2,中盖组件1密封固定于底座组件2,上盖组件3密封固定于中盖组件1;底座组件2的固定件22还设有:通气槽222,从固定件22的导线固定槽221的底面向下延伸;通气固定孔223,从固定件22的底面向内延伸并与通气槽222连通。接线盒还包括:平衡阀4,密封固定于通气固定孔223中并将收容空间11与外部连通。中盖组件1密封固定于底座组件2,上盖组件3密封固定于中盖组件1,实现了接线盒的自密封,同时平衡阀4的设计实现了接线盒内外压差平衡的问题(即,如图3所示,通气槽222与收容空间11和通气固定孔223的顶部连通,而平衡阀4固定于通气固定孔223,从而通过平衡阀4将收容空间11与外部连通),避免了接线盒的收容空间11的空气热胀冷缩对密封结构的冲击,提高了接线盒的密封性。如图2和图3所示,通气固定孔223具有内螺纹;平衡阀4具有外螺纹,平衡阀4螺纹连接于通气固定孔223;接线盒还包括:平衡阀用密封圈VS,套设于平衡阀4,以保持通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盖组件(1),具有:收容空间(11),沿上下方向开口;穿孔(12),沿与上下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D1)贯通中盖组件(1)的一侧且连通于收容空间(11),用于供第一导线(L1)径直穿过中盖组件(1)的一侧而进入收容空间(11);底座组件(2),可分离地从下侧固定于中盖组件(1)并从下侧封闭收容空间(11)且包括:底座(21);固定件(22),沿上下方向固定在底座(21)中并突出于底座(21)的上表面,设有导线固定槽(221),固定件(22)收容于中盖组件(1)的收容空间(11)中;导体组件(23),埋设于固定件(22),一端从底座(21)向下伸出,另一端露出于固定件(22)的导线固定槽(221)的底面并用于固定和电连接经由穿孔(12)穿入的第一导线(L1);上盖组件(3),可分离地从上侧固定于中盖组件(1)并从上侧封闭收容空间(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盖组件(1),具有:收容空间(11),沿上下方向开口;穿孔(12),沿与上下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D1)贯通中盖组件(1)的一侧且连通于收容空间(11),用于供第一导线(L1)径直穿过中盖组件(1)的一侧而进入收容空间(11);底座组件(2),可分离地从下侧固定于中盖组件(1)并从下侧封闭收容空间(11)且包括:底座(21);固定件(22),沿上下方向固定在底座(21)中并突出于底座(21)的上表面,设有导线固定槽(221),固定件(22)收容于中盖组件(1)的收容空间(11)中;导体组件(23),埋设于固定件(22),一端从底座(21)向下伸出,另一端露出于固定件(22)的导线固定槽(221)的底面并用于固定和电连接经由穿孔(12)穿入的第一导线(L1);上盖组件(3),可分离地从上侧固定于中盖组件(1)并从上侧封闭收容空间(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中盖组件(1)密封固定于底座组件(2),上盖组件(3)密封固定于中盖组件(1);底座组件(2)的固定件(22)还设有:通气槽(222),从固定件(22)的导线固定槽(221)的底面向下延伸;通气固定孔(223),从固定件(22)的底面向内延伸并与通气槽(222)连通;接线盒还包括:平衡阀(4),密封固定于通气固定孔(223)中并将收容空间(11)与外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中盖组件(1)包括:中盖外壳(13),具有周壁(131)以及由周壁(131)围成的容置腔(132);中盖屏蔽层(14),围成与容置腔(132)相适应的形状并固定于中盖外壳(13)的内壁面;中盖中壳(15),固定于中盖屏蔽层(14)的内壁面,并与中盖屏蔽层(14)一起围成所述收容空间(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中盖外壳(13)还包括:定位螺母(16),位于中盖外壳(13)的第一方向(D1)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D1)向外延伸,定位螺母(16)的外周面具有外螺纹,且设有沿第一方向(D1)与收容空间(11)贯通的贯通孔(16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中盖屏蔽层(14)还形成有连通孔(142),与定位螺母(16)的贯通孔(161)相对应;中盖中壳(15)的具有沿第一方向开口的开口部(152),位于与中盖屏蔽层(14)的连通孔(142)相对应的一侧;其中,中盖外壳(13)、中盖屏蔽层(14)和中盖中壳(15)组装成中盖组件(1),定位螺母(16)的贯通孔(161)、中盖屏蔽层(14)的连通孔(142)与中盖中壳(15)的开口部(152)形成中盖组件(1)的穿孔(1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接线盒还包括:外接导线固定组件(5),具有:屏蔽环护套(51),套设于中盖外壳(13)的定位螺母(16)的贯通孔(161)内;屏蔽环(52),套设于屏蔽环护套(51)与贯通孔(161)的内表面之间;格兰头(53),具有内螺纹,格兰头(53)通过螺纹连接于中盖外壳(13)的定位螺母(16)上;垫片(54),套设于格兰头(53)的内表面;防水垫圈(55),套设于格兰头(53)的内表面,且沿第一方向(D1)位于垫片(54)的内侧。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中盖外壳(13)的容置腔(132)包括:第一容置腔(1321),沿上下方向贯通并与底座(21)的固定件(22)相对应;以及第二容置腔(1322),沿上下方向的上侧开口且连通于第一容置腔(1321)与贯通孔(161)。8.根据权利要求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华郑松太翁志琴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