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57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滑板车,所述滑板车包括踏板、转向杆及前轮,所述转向杆呈转动的立于所述踏板上,所述滑板车还包括倒置避震机构,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固定于所述转向杆上,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呈可伸缩的枢接所述前轮,所述转向杆藉由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带动所述前轮转向,所述倒置避震机构缓冲所述前轮的震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避震效果好。

Scoo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cooter which comprises a pedal, a steering rod and a front wheel. The steering rod rotates and stands on the pedal. The scooter also includes an inverted shock absorber which is fixed on the steering rod and the inverted shock absorber is flexible and pivoted to the front wheel. The steering rod drives the front wheel steering by the inverted shock absorber, and the inverted shock absorber cushions the vibration of the front wheel;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easy to assemble and has good shock absorber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
,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简便易学的滑板车受到普罗大众的喜爱,并在全球卷起了滑板车的使用热潮。滑板车一般只要一分钟就能学会、十分钟就能作出一些花样动作。滑板车包括常规滑板车及电动滑板车,常规滑板车非常轻便,重量一般在3kg以下,存放时为折叠状态,用30秒钟即可展开或叠起;电动滑板车配备了电池,相比常规滑板车,电动滑板车在无需人工提供动力的情况下即可行驶,大大提升了行驶速度,提升运动趣味。由于滑板车的速度适中、好学易操纵、制动灵敏且轻便易提,被广泛作为人们的休闲娱乐及代步工具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滑板车对青少年正在发育完善的平衡系统更是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其中,电动滑板车更是让使用者爱不释手,电动滑板车无需人为提供动力即可行驶,大大提高了电动滑板车的使用乐趣。为了提高滑板车的使用舒适度,通常会在滑板车的转向杆与踏板之间增设避震结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避震结构过于复杂,避震效果不明显且不便于组装,当滑板车在较颠簸的路面行驶时,滑板车的震感明显,并通过滑板车传递给使用者,容易引起使用者的不适,大大地制约了滑板车的发展。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避震效果好的滑板车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避震效果好的滑板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滑板车,所述滑板车包括踏板、转向杆及前轮,所述转向杆呈转动的立于所述踏板上,所述滑板车还包括倒置避震机构,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固定于所述转向杆上,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呈可伸缩的枢接所述前轮,所述转向杆藉由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带动所述前轮转向,所述倒置避震机构缓冲所述前轮的震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滑板车采用倒置避震结构,该倒置避震机构固定于转向杆上,倒置避震机构呈可伸缩的枢接所述前轮,使得转向杆通过倒置避震机构控制前轮的转向,结构简单,转向杆与踏板之间通过倒置避震机构连接,其组装简单,易于维修维护;由于倒置避震机构呈可伸缩的枢接前轮,滑板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前轮的震动直接转移到倒置避震机构,倒置避震机构藉由与前轮的可伸缩枢接,有效通过倒置避震机构与前轮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伸缩变化缓冲车轮因颠簸产生的震动,有效提升了滑板车的避震效果。较佳地,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包括避震本体及内管,所述避震本体朝向所述前轮凸伸形成两相互平行的外管,所述外管呈中空结构形成腔体,所述内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腔体内,所述外管限制所述内管于所述腔体内沿所述外管的轴向方向滑动。较佳地,所述内管的第二端凸伸出所述外管,所述前轮枢接于两相互平行的内管的第二端上,且所述前轮置于两所述内管之间。较佳地,所述倒置避震机构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贯穿设置有供所述外管穿过的夹持部,所述外管穿过所述夹持部并被所述加强件夹持固定。较佳地,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及锁定件,所述加强件本体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锁定件拆卸连接所述凹槽,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凹槽围成所述夹持部。较佳地,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呈液压式结构或弹簧式结构。较佳地,所述滑板车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转向杆呈可折叠的枢接所述踏板,所述转向杆与所述踏板展开时形成展开状,所述转向杆与所述踏板收折时形成收折状,所述锁定机构分别连接所述转向杆及所述踏板,所述转向杆与所述踏板呈展开状时,所述锁定结构锁定所述转向杆与所述踏板。较佳地,所述滑板车还包括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部及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枢接所述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转向杆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部连接所述踏板,藉由所述第一折叠部及所述第二折叠部,所述转动杆及所述踏板呈可折叠的展开或收折。较佳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关节及枢轴,所述枢轴固定于所述第一折叠部,所述锁定关节以所述枢轴为轴心转动,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展开时,所述锁定关节锁定所述第一折叠部及所述第二折叠部。较佳地,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固定于所述锁定关节,所述第二折叠部向内凹陷形成供所述锁定杆卡合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杆卡合于所述锁定槽时,所述锁定关节锁定所述第一折叠部及所述第二折叠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滑板车展开状时解除锁定关节的锁定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滑板车收折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滑板车100有效的将滑板车100因在路况不佳的路面行驶时颠簸而引起的震动转化为势能以实现滑板车100的避震,有效降低使用者因滑板车100的震动而引起不适,大大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滑板车100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滑板车100包括踏板10、转向杆20、前轮30及倒置避震机构40。其中,转向杆20呈转动的立于踏板10上,优选的,转向杆20立于踏板10的一侧,转向杆20与踏板10连接形成L型。倒置避震机构40固定于转向杆20上,滑板车100通过转动转向杆20以调整行驶方向,转向杆20转动时带动倒置避震机构40同步转动。倒置避震机构40呈可伸缩的枢接前轮30,转向杆20藉由倒置避震机构40带动前轮30转向,倒置避震机构40缓冲前轮30的震动,以降低使用者因震动而不适。滑板车100行驶时,转动转向杆20以控制前轮30的方向,从而实现对滑板车100行驶方向的控制,当前轮30在行驶过程中因颠簸而震动时,前轮30将震动直接传递至倒置避震机构40,倒置避震机构40缓冲震动,以降低使用者因震动引起的不适。具体的,由于前轮30与倒置避震机构40呈可伸缩的枢接,一方面,前轮30在倒置避震机构40的固定下转动,前轮30藉由倒置避震机构40时刻与转向杆20同步转动;另一方面,前轮30在行驶时受到路面的压迫而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前轮30在该作用力下具有朝向倒置避震机构40运动的趋势,当前轮30因颠簸而震动时,前轮30朝向倒置避震机构40产生位移,此时,倒置避震机构40缩短其与前轮30之间的距离以缓冲震动,从而将震动转化为倒置避震机构40的势能,有效的缓冲震动。具体的,倒置避震机构40呈液压式结构或弹簧式结构,前轮30与倒置避震机构40的通过液压式结构伸缩连接或弹簧式结构伸缩连接,液压式结构伸缩连接有效将震动转化为液压能以缓冲前轮30的震动,或,弹簧式结构伸缩连接有效将震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以缓冲前轮30的震动,从而保持滑板车100在行驶时的平稳。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倒置避震机构40采用的液压式或弹簧式伸缩的原理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做赘述。下面将对本实施例的倒置避震机构40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倒置避震机构40包括避震本体41及内管42,避震本体41朝向前轮30凸伸形成两相互平行的外管411,外管411呈中空结构形成腔体,内管42的第一端421伸入腔体内,外管411限制内管42于腔体内沿外管411的轴向方向滑动,内管42的第一端421于腔体内做往复运动,优选的,将外管411的轴向长度设置为大于内管42的轴向长度,使得内管42能够确保前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板车,所述滑板车包括踏板、转向杆及前轮,所述转向杆呈转动的立于所述踏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车还包括倒置避震机构,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固定于所述转向杆上,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呈可伸缩的枢接所述前轮,所述转向杆藉由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带动所述前轮转向,所述倒置避震机构缓冲所述前轮的震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所述滑板车包括踏板、转向杆及前轮,所述转向杆呈转动的立于所述踏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车还包括倒置避震机构,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固定于所述转向杆上,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呈可伸缩的枢接所述前轮,所述转向杆藉由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带动所述前轮转向,所述倒置避震机构缓冲所述前轮的震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避震机构包括避震本体及内管,所述避震本体朝向所述前轮凸伸形成两相互平行的外管,所述外管呈中空结构形成腔体,所述内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腔体内,所述外管限制所述内管于所述腔体内沿所述外管的轴向方向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凸伸出所述外管,所述前轮枢接于两相互平行的内管的第二端上,且所述前轮置于两所述内管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避震机构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贯穿设置有供所述外管穿过的夹持部,所述外管穿过所述夹持部并被所述加强件夹持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及锁定件,所述加强件本体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锁定件拆卸连接所述凹槽,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凹槽围成所述夹持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汝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绿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