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21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通道施工结构,使得混凝土管节和钢管节之间形成榫卯方式:将混凝土管节端部设置为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一端为两个阶梯,另一端为一个阶梯,具有一个阶梯处的端部最小管径大于具有两个阶梯处的端部最小管径,钢管节一端向外延伸一圈钢套环,另一端形成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且设置有两个阶梯,该端的最小管径小于钢套环的内径和混凝土管节中具有一个阶梯处的端部的最小管径,混凝土管节的具有一个阶梯处的端部内套入钢管节的具有两个阶梯的端部,钢管节的钢套环内套入另一个混凝土管节的具有两个阶梯的端部,钢管节的钢套环和混凝土管节的具有两个阶梯的端部之间的缝隙内贴设止水橡胶条,阻止了水汽进入管节相连处。

Channel constru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annel construction structure, which makes a mortise and tenon form between the concrete pipe section and the steel pipe section: the end of the concrete pipe section is arranged as a stepped shape with gradually decreasing pipe diameter; one end is two steps; the other end is a step; the minimum pipe diameter at the end of one step is larger than that at the two steps. The minimum diameter at the end of the steel pipe is less tha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steel ring and the minimum diameter at the end of the concrete pipe with one end of the ladder, and the concrete pipe with one end of the ladder. The steel sleeve ring of the steel pipe section is sleeved with the end of two ladders, the steel sleeve ring of the steel pipe section is sleeved with the end of the other concrete pipe section is sleeved with the end of two ladders, and the steel sleeve ring of the steel pipe section and the concrete pipe section have the gap between the end of the two ladders with water-proof rubber strip, which prevents water vapor from entering the joint of the pipe s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道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暗挖通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通道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地下深部空间工程开发已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需要运用暗挖法进行施工,但由于地下空间管道错综复杂,情况不可见,施工会受到土质、地下水、岩层等多重影响,尤其是通道结构复杂,与其它通道连接且延伸出旁通道时,若施工结构内部不稳定,则其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劳民伤财。但由于地下环境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在施工结构中作过多的稳定性处理,又会增加施工难度,拖延施工周期。因此有必要技术一种简便安全的施工结构,能够简化地下施工程序并且不影响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道施工结构,在矩形通道内混凝土管节和钢管节的连接方式使用榫卯结构,简化了钢管节和混凝土管节的连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道施工结构,包括一矩形通道,所述矩形通道由混凝土管节构建形成,混凝土管节之间还间隔有钢管节,所述混凝土管节与所述钢管节采用榫卯方式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管节与所述混凝土管节之间也采用榫卯方式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管节端部设置为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一端设置为两个阶梯,另一端设置为一个阶梯,并且具有一个阶梯处的端部最小管径大于具有两个阶梯处的端部的最小管径,所述钢管节一端向外延伸一圈钢套环,另一端形成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并且设置有两个阶梯,并且该端的最小管径小于钢套环的内径,也小于所述混凝土管节中具有一个阶梯处的端部的最小管径,所述混凝土管节的具有一个阶梯处的端部内套入所述钢管节的具有两个阶梯的端部,所述钢管节的钢套环内套入另一个混凝土管节的具有两个阶梯的端部,套入的方向为平行于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作为优选,所述钢管节的钢套环和所述混凝土管节的具有两个阶梯的端部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缝隙内贴设止水橡胶条。作为优选,所述矩形通道内钢管节所在的一段内还设置有纵横肋,所述纵横肋形成的井字格内填埋固定沙袋。作为优选,所述矩形通道一侧还开挖出旁通道,所述旁通道与所述矩形通道交汇之处设置有混凝土框架柱,所述混凝土框架柱内的钢筋框架(柱)中的箍筋和/或环向钢筋从矩形通道的管壁一侧穿入从另一侧穿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道施工结构,使得混凝土管节和钢管节之间形成榫卯方式,具体为:将混凝土管节端部设置为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一端设置为两个阶梯,另一端设置为一个阶梯,并且具有一个阶梯处的端部最小管径大于具有两个阶梯处的端部的最小管径,所述钢管节一端向外延伸一圈钢套环,另一端形成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并且设置有两个阶梯,并且该端的最小管径小于钢套环的内径,也小于所述混凝土管节中具有一个阶梯处的端部的最小管径,所述混凝土管节的具有一个阶梯处的端部内套入所述钢管节的具有两个阶梯的端部,所述钢管节的钢套环内套入另一个混凝土管节的具有两个阶梯的端部,套入的方向为平行于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形成榫卯结构,并且所述钢管节的钢套环内壁和所述混凝土管节的具有两个阶梯的端部外壁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缝隙内贴设止水橡胶条,止水橡胶条在遇水后膨胀,填满缝隙,阻止了水汽进入管节相连处。此外,本技术还在旁通道和矩形通道连接处搭建混凝土框架柱,混凝土框架柱的钢筋框架内水平向或者环向上的配筋从矩形通道的管壁一侧穿入从另一侧穿出,相当于以水平方向和/或环向上的钢筋为线,将混凝土框架柱缝在矩形通道管壁上,使矩形通道与混凝土制成的旁通道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强了旁通道和矩形通道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施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管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钢管节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钢管节和混凝土管节连接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图中:2-矩形通道、21-钢管节、22-钢套环、23-纵横肋、24-两个阶梯处、3-旁通道、31-混凝土框架柱、4-混凝土管节、41-两个阶梯处端部、42-一个阶梯处端部、5-止水橡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道施工结构,包括一矩形通道2,所述矩形通道2由若干节混凝土管节4构建形成,混凝土管节4之间还间隔有钢管节21形成的钢管节段,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节钢管节21形成的钢管节段,所述混凝土管节4与所述钢管节21采用榫卯方式连接。具体地,混凝土管节4内部设置了钢模框架,请参照图2,钢模框架在矩形通道2的长度方向上,请参照图2,将混凝土管节4的钢模框架的端部设置为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一端设置为两个阶梯,另一端设置为一个阶梯,在此定义为混凝土管节4的两个阶梯处端部41和一个阶梯处端部42,并且具有一个阶梯处端部42最小管径大于具有两个阶梯处端部41的最小管径,这样每两个混凝土管节4相连时,一个阶梯处端部42内可以套入另一个混凝土管节4的两个阶梯处端部41。请参照图3,所述钢管节21一端向外延伸一圈钢套环22,另一端形成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并且设置有两个阶梯,称为两个阶梯处24,并且该端的最小管径小于钢套环22的内径,也小于所述混凝土管节4中一个阶梯处端部42的最小管径,所述混凝土管节4的一个阶梯处端部42内套入所述钢管节21的两个阶梯处24,所述钢管节21的钢套环22内套入另一个混凝土管节4的两个阶梯处端部41,套入的方向为平行于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并且所述钢管节21的钢套环22内壁和所述混凝土管节4的两个阶梯处端部41外壁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缝隙内贴设止水橡胶条5,其遇水会发生膨胀,从而填满缝隙。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管节4与所述混凝土管节4之间也采用如上所述的榫卯方式连接。作为优选,请参照图4,所述矩形通道2由钢管节21构建的轮廓内还设置有纵横肋23,所述纵横肋23形成的井字格内填埋沙袋,用于增强钢管节21的抗浮性。作为优选,请参照图1,所述矩形通道2一侧还延伸出旁通道3,所述旁通道3与所述矩形通道2交汇之处设置有混凝土框架柱31,所述混凝土框架柱31内具有钢筋搭建的钢筋框架(未图示),所述钢筋框架中在环向和/或水平向上的箍筋和/或环向钢筋从矩形通道2管壁一侧穿入从另一侧穿出,本实施例中,旁通道3开设在钢管节21上,因此钢筋是从钢管节21的管壁上一侧穿入另一侧穿出。上述通道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矩形顶管机开通通道形成圆角矩形状的矩形通道2,由若干节混凝土管节4在端部相连构成了矩形通道2,在构建混凝土管节4时搭建钢模框架,将混凝土管节4的钢模框架的端部设置为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一端设置为两个阶梯,另一端设置为一个阶梯,在此定义为混凝土管节4的两个阶梯处端部41和一个阶梯处端部42,并且具有一个阶梯处端部42最小管径大于具有两个阶梯处端部41的最小管径,然后浇筑混凝土成型,使得每一节混凝土管节4的端部也形成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一端为两个阶梯处端部41,另一端就是一个阶梯处端部42,两个混凝土管节4相连的时候,一个混凝土管节4的两个阶梯处端部41套入另一个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道施工结构,包括一矩形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通道由混凝土管节构建形成,混凝土管节之间还间隔有钢管节,所述混凝土管节与所述钢管节采用榫卯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道施工结构,包括一矩形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通道由混凝土管节构建形成,混凝土管节之间还间隔有钢管节,所述混凝土管节与所述钢管节采用榫卯方式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管节与所述混凝土管节之间也采用榫卯方式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管节端部设置为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一端设置为两个阶梯,另一端设置为一个阶梯,并且具有一个阶梯的端部最小管径大于具有两个阶梯的端部的最小管径,所述钢管节一端向外延伸一圈钢套环,另一端形成管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状并且设置有两个阶梯,并且该端的最小管径小于钢套环的内径,也小于所述混凝土管节中具有一个阶梯的端部的最小管径,所述混凝土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张顺詹惠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