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钛铝酸钙耐火原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3730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钛铝酸钙耐火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钛铝酸钙熔块于1400~1450℃条件下保温3~4小时,随炉冷却,破碎,研磨至粒度≤0.058mm,得到钛铝酸钙微粉;再按所述钛铝酸钙微粉∶硅微粉∶五氧化二钒微粉的质量比为1∶(0.15~0.20)∶(0.01~0.03),将所述钛铝酸钙微粉、所述硅微粉和所述五氧化二钒微粉混合,球磨2~3小时,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所述混合料于160~180MPa条件下机压成型,在1450~1500℃条件下保温2~4小时,随炉冷却后,破碎,制得改性钛铝酸钙耐火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的特点,所制备的改性钛铝酸钙耐火原料导热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好和易烧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钛铝酸钙耐火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钛铝酸钙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钛铝酸钙耐火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钛铝酸钙以导热系数较小、耐磨性高和耐火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铁水包内衬、中间包永久层、水泥回转窑过渡带和炼钒反射炉内衬。但是,目前的报道主要是将钛铝酸钙直接应用到其他复相材料中,往往忽略了钛铝酸钙在不同材料体系中的物相变化对复相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如“一种钛铝酸钙-高铝矾土改性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104609872A)和“一种炼钒反射炉内衬用钛铝酸钙预制件及其制备方法”(CN105036774A)专利技术,都是将钛铝酸钙直接与其他原料复合使用,没有考虑到钛铝酸钙中的CA2向CA6转变和微量金属钛和铁的氧化对材料烧结行为的影响。此外,“以钛铁渣为主要原料的再生高铝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103922772A)专利技术,虽然对钛铝酸钙进行了研磨、煅烧和酸浸处理,但是煅烧温度较低,不利于CA2向CA6的完全转变,且酸浸不能消除钛铝酸钙中的金红石相,导致生成的高铝耐火原料中的杂质含量太高,限制了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钛铝酸钙耐火原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钛铝酸钙熔块于1400~1450℃条件下保温3~4小时,随炉冷却,破碎,研磨至粒度≤0.058mm,得到钛铝酸钙微粉;再按所述钛铝酸钙微粉∶硅微粉∶五氧化二钒微粉的质量比为1∶(0.15~0.20)∶(0.01~0.03),将所述钛铝酸钙微粉、所述硅微粉和所述五氧化二钒微粉混合,球磨2~3小时,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所述混合料于160~180MPa条件下机压成型,在1450~1500℃条件下保温2~4小时,随炉冷却后,破碎,制得改性钛铝酸钙耐火原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钛铝酸钙耐火原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钛铝酸钙熔块于1400~1450℃条件下保温3~4小时,随炉冷却,破碎,研磨至粒度≤0.058mm,得到钛铝酸钙微粉;再按所述钛铝酸钙微粉∶硅微粉∶五氧化二钒微粉的质量比为1∶(0.15~0.20)∶(0.01~0.03),将所述钛铝酸钙微粉、所述硅微粉和所述五氧化二钒微粉混合,球磨2~3小时,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所述混合料于160~180MPa条件下机压成型,在1450~1500℃条件下保温2~4小时,随炉冷却后,破碎,制得改性钛铝酸钙耐火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钛铝酸钙耐火原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铝酸钙熔块的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惠忠陈建威张寒余俊王相辉范润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锦州国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