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3730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以18~23wt%的α‑Al2O3粉体、5~10wt%的硅微粉和1~3wt%的五氧化二钒为原料Ⅰ,以55~60wt%的钛铝酸钙颗粒、5~10wt%的碳化硅颗粒和4~6wt%的碳化硅细粉为原料Ⅱ,原料Ⅰ和原料Ⅱ之和为原料;将原料Ⅱ、球磨后的原料Ⅰ和占原料3~4wt%的磷酸二氢铝溶液混辗,成型,干燥;再将干燥后的坯体置于底部铺有鳞片石墨的氧化铝匣钵中,用鳞片石墨填充掩埋,然后于1400~1450℃条件下保温3~4小时,随炉冷却,制得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耐火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的特点,所制制品抗折强度高、耐压强度大、导热系数较低、抗热震性优良和抗碱性气体侵蚀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钛铝酸钙是将冶炼钛铁合金后产生的钛铁渣经过除铁、降硅、均化和熔融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一种以CA6和Ca((Al0.84Ti0.16)2)6O19为主晶相的多相耐火材料,且在加热过程中,Ca((Al0.84Ti0.16)2)6O19会转变成CA6。此外,水泥回转窑过渡带用耐火材料在服役过程中,易遭受燃料中的碱、氯和硫等组分的侵蚀,而导致窑衬的损毁。过渡带用的莫来石-碳化硅复相耐火材料虽然具有较好的抗热震性能,但是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大且服役过程中难以形成稳定的窑皮而导致热量损失较大,而且碱侵蚀也较严重。“高耐磨硅莫砖及其制备工艺”(CN103833387A)专利技术,采用矾土熟料、碳化硅细粉、电熔白刚玉粉、红柱石粉等作为原料制备高耐磨硅莫砖,虽然材料的耐磨性高和抗热震性优良,但未针对材料的抗碱性气体侵蚀性能进行优化,导致材料易遭受碱性气体的侵蚀而损毁;“高强致密硅莫砖及其制作方法”(CN101492301A)专利技术,采用高铝矾土熟料、氧化硅微粉、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8~23wt%的α‑Al2O3粉体、5~10wt%的硅微粉和1~3wt%的五氧化二钒为原料Ⅰ,以55~60wt%的钛铝酸钙颗粒、5~10wt%的碳化硅颗粒和4~6wt%的碳化硅细粉为原料Ⅱ,原料Ⅰ和原料Ⅱ之和为原料;先将所述原料Ⅰ球磨2~3小时,再将球磨后的原料Ⅰ、所述原料Ⅱ和占所述原料3~4wt%的磷酸二氢铝溶液混合,混辗8~10min,得到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于160~180MPa条件下机压成型,在90~110℃条件下干燥20~30小时,得到干燥后的坯体;将所述干燥后的坯体置于底部铺有鳞片石墨的氧化铝匣钵中,再用鳞片石墨填充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8~23wt%的α-Al2O3粉体、5~10wt%的硅微粉和1~3wt%的五氧化二钒为原料Ⅰ,以55~60wt%的钛铝酸钙颗粒、5~10wt%的碳化硅颗粒和4~6wt%的碳化硅细粉为原料Ⅱ,原料Ⅰ和原料Ⅱ之和为原料;先将所述原料Ⅰ球磨2~3小时,再将球磨后的原料Ⅰ、所述原料Ⅱ和占所述原料3~4wt%的磷酸二氢铝溶液混合,混辗8~10min,得到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于160~180MPa条件下机压成型,在90~110℃条件下干燥20~30小时,得到干燥后的坯体;将所述干燥后的坯体置于底部铺有鳞片石墨的氧化铝匣钵中,再用鳞片石墨填充掩埋,然后将填充鳞片石墨后的氧化铝匣钵于1400~1450℃条件下保温3~4小时,随炉冷却,制得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耐火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Al2O3粉体的Al2O3含量≥98.7wt%;所述α-Al2O3粉体的粒度≤0.05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铝酸钙-碳化硅复相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微粉的SiO2含量≥94.8wt%;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惠忠陈建威张寒余俊刘艳丽冯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锦州国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