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汽车车身的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3310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役汽车车身的破碎装置,包括破碎装置和输送装置,破碎装置包括底座、破碎斗、破碎电机、第一螺旋刀、第二螺旋刀和传送带,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可转动的设置在破碎斗内且相互平行设置,以在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间形成分解间隙,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供破碎的车身输出的通道,传送带设置在通道内。在进行车身破碎时,车身放到输送装置上,输送装置将车身头朝下投入破碎斗中,破碎电机驱动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转动,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将车身分割成小片从破碎斗上落下,传送带将分解后的车身从破碎斗的下方送出,以方便收集或进行后续的步骤。

Crushing device for decommissioning automobile bod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rushing device for a decommissioned automobile body, which comprises a crushing device and a conveying device. The crush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 crushing bucket, a crushing motor, a first screw knife, a second screw knife and a conveying belt. The first screw knife and a second screw knife are rotatably arranged in the crushing bucket and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A decomposition gap is formed between a spiral knife and a second spiral knife, and a channel for the output of a broken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and a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in the channel. When the body is broken up, the body is placed on the conveyor. The conveyor throws the body head down into the crushing bucket. The crushing motor drives the first and second screw knives to rotate. The first and second screw knives cut the body into small pieces and fall from the crushing bucket. The conveyor belt breaks the body down from the bottom of the crushing bucket. The party sends out to facilitate collection or subsequent ste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退役汽车车身的破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回收利用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退役汽车车身的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引起广泛关注,由此带来的汽车回收利用领域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作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我国2013年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2000万辆,也是连续第五年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13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37亿辆,按照每年5%的退役或者报废量,年退役汽车为685万辆。预计到2020年,我国退役汽车将超过1000万辆,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日益庞大的退役汽车,既是保护环境的需要,更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发展需要。因此,对退役汽车车身进行高效回收再利用是刻不容缓的。而在循环利用退役汽车车身之前,要先对其进行破碎。退役汽车在拆解后的车身壳体都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实现精料入炉。目前,我国对退役汽车车身主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打包处理,另一种是破碎处理。其中打包处理包括直接打包和剪切后打包,直接打包需要用到大型设备;而剪切后打包虽然采用的设备较小,但需要多经过一道剪切工序;经打包处理后的包块由于本身杂质较多且容易另外掺杂,所以炼钢时不节能,碳排放较多,不利于环保。破碎处理包括直接破碎和预处理后破碎:大功率破碎线可以对退役汽车车身进行直接破碎,但由于投资大、采用高压供电,且占地面积很大,市场推广有一定的难度。而小型废钢破碎机由于功率小、进口小等原因,必须在破碎前进行预处理,因此也存在着增加工序和设备的问题。2013年授权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102166578B)提出了一种废旧汽车外壳前处理工艺及设备,该设备提供了一整套包括撕碎、破碎、除尘、分选在内的前处理工艺流程,具备两级破碎功能,破碎效果好,且无污染。但该设备包括多个机器和输送带,能耗高,占地面积大;该设备在破碎部分采用的是双轴撕碎机和双电动机驱动式立式破碎机,虽然双轴撕碎机撕碎效果较好,但是该设备采用的立式破碎机较卧式破碎机而言生产能力较低,不适用于大批量的高效破碎。2013年授权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202823482U)提出了一种报废汽车专用破碎机,该破碎机将撕碎器、破碎锤和辊压锤同时集成到一个主轴辊上,直接破碎报废汽车壳体,功效较高,能耗较低。但是,虽然将撕碎器、破碎锤和辊压锤同时集成到一个主轴辊上会使整个破碎机结构较紧凑,但是相对于单独的双轴撕碎机和破碎机先后对退役汽车车身进行撕碎与破碎,破碎效果还是较差的。因此,综合上述现有退役汽车车身破碎机存在的问题,寻求一种能直接破碎退役汽车车身、高工效、低能耗、占地面积小,且结构相对简单的退役汽车车身破碎装置是极其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役汽车车身的破碎装置,能直接破碎退役汽车车身、高工效、低能耗、占地面积小且结构相对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退役汽车车身的破碎装置,包括用于破碎车身的破碎装置和用于将车身投入破碎装置的输送装置,破碎装置包括底座、破碎斗、破碎电机、第一螺旋刀、第二螺旋刀和传送带,破碎斗固定在底座上,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可转动的设置在破碎斗内且相互平行设置,以在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间形成分解间隙,底座和破碎斗间设置有第一安装空间,破碎电机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转动,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供破碎的车身输出的通道,传送带设置在通道内,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均包括刀轴和设置在刀轴上的螺旋刀刃,螺旋刀刃上设置有切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安装空间内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主动带轮、第二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第一从动带轮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一螺旋刀同轴固定,第二从动带轮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二螺旋刀同轴固定,第一齿轮同轴固定在破碎电机的转轴上,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齿轮同轴固定,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齿轮同轴固定,第一传动带连接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第二传动带连接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输送装置包括支架、升降机构和翻转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升降电机、驱动轮、四根丝杆、四个链轮和两条链条,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和翻转气缸,支架设置在底座的一侧,四根丝杆竖直设置在底座上,四个链轮分别与四根丝杆同轴固定,升降电机设置在支架上,驱动轮与升降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驱动轮上设置有两圈传动齿,两根链条分别与一圈传动齿和两个链轮连接,以在升降电机转动时驱动四根丝杆同步转动,升降板上开设有四个螺纹孔,四根丝杆分别与四个螺纹孔啮合,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和翻转气缸,翻转板的一端铰接在升降板上,翻转气缸固定在升降板上并与翻转板的另一端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辅助车身进入分解间隙的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辅助气缸和用于拨动车身的拨板,底座上开设有轨道,拨板滑移设置在轨道内,辅助气缸固定在底座上并且与拨板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座和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底座和支架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和卡接组件,定位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架上,卡接组件包括弹簧、两个卡块和呈L型的卡接杆,卡接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定位杆背向支架的一端开设有供卡接杆插入的定位孔,卡接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空间,第二安装空间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供卡块伸出的滑孔,两块卡块的一端均连接有限位块,两块限位块滑移设置在第二安装空间内,两块卡块分别滑移设置在两个滑孔上,弹簧设置在第二安装空间内且两端分别与两块限位块抵触,推动卡块滑出滑孔,以在定位杆与卡接杆连接到位后,将定位杆卡在卡接杆与滑块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进行车身破碎时,操作人员先将拆解后的车身放到输送装置上,而后启动设备,输送装置将车身头朝下投入破碎斗中,破碎电机驱动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转动,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将车身分割成小片从破碎斗上落下,传送带将分解后的车身从破碎斗的下方送出,以方便收集或进行后续的步骤。输送装置将车身头朝下投入破碎斗内,从而使车身容易进入分解缝隙,方便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分解车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切图,用以显示内部结构;图4为第一螺旋刀和第二螺旋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图;图6为图4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以显示定位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退役汽车车身的破碎装置,包括用于破碎车身的破碎装置和用于将车身投入破碎装置的输送装置,破碎装置包括底座1、破碎斗2、破碎电机3、第一螺旋刀4、第二螺旋刀5和传送带6,破碎斗2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可转动的设置在破碎斗2内且相互平行设置,以在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间形成分解间隙,底座1和破碎斗2间设置有第一安装空间,破碎电机3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转动,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供破碎的车身输出的通道7,传送带6设置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役汽车车身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破碎车身的破碎装置和用于将车身投入破碎装置的输送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包括底座(1)、破碎斗(2)、破碎电机(3)、第一螺旋刀(4)、第二螺旋刀(5)和传送带(6),所述破碎斗(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可转动的设置在破碎斗(2)内且相互平行设置,以在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间形成分解间隙,所述底座(1)和破碎斗(2)间设置有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破碎电机(3)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转动,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供破碎的车身输出的通道(7),所述传送带(6)设置在通道(7)内,所述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均包括刀轴(51)和设置在刀轴(51)上的螺旋刀刃(52),所述螺旋刀刃(52)上设置有切齿(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役汽车车身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破碎车身的破碎装置和用于将车身投入破碎装置的输送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包括底座(1)、破碎斗(2)、破碎电机(3)、第一螺旋刀(4)、第二螺旋刀(5)和传送带(6),所述破碎斗(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可转动的设置在破碎斗(2)内且相互平行设置,以在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间形成分解间隙,所述底座(1)和破碎斗(2)间设置有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破碎电机(3)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转动,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供破碎的车身输出的通道(7),所述传送带(6)设置在通道(7)内,所述第一螺旋刀(4)和第二螺旋刀(5)均包括刀轴(51)和设置在刀轴(51)上的螺旋刀刃(52),所述螺旋刀刃(52)上设置有切齿(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役汽车车身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第一主动带轮(10)、第二主动带轮(11)、第一从动带轮(12)、第二从动带轮(13)、第一传动带(14)和第二传动带(15),所述第一从动带轮(12)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一螺旋刀(4)同轴固定,所述第二从动带轮(13)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二螺旋刀(5)同轴固定,所述第一齿轮(8)同轴固定在破碎电机(3)的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9)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一齿轮(8)啮合,所述第一主动带轮(10)与第一齿轮(8)同轴固定,所述第二主动带轮(11)与第二齿轮(9)同轴固定,所述第一传动带(14)连接第一主动带轮(10)与第一从动带轮(12),所述第二传动带(15)连接第二主动带轮(11)与第二从动带轮(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退役汽车车身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支架(16)、升降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17)、升降电机(18)、驱动轮(19)、四根丝杆(20)、四个链轮(21)和两条链条(22),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23)和翻转气缸(24),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景坚周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