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14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包括上隐形复合颌基托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呈上下相对设置;两个上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前位置,上压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两个下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下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后位置,下压杆的下端与所述下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弹性推力模块呈倾斜地连接在上压杆的下端与下压杆的上端之间。通过如此结构,当患者佩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以后,通过弹簧片提供的推力,可使上、下颌骨分别受到向前和向后持续的推力,使颌骨回到正常位置。

Elastic piece module movable applian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astic sheet modular movable applianc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invisible composite jaw base and a lower invisible composite jaw base, which are arranged in a relative position; two upper retaining nuts are respectively bonded to the front positions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upper invisible composite jaw bas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pressing ro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retaining nut. Two lower retaining nuts are respectively bonded and fixed at the left and right back positions of the lower invisible composite jaw bas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pressing ro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retaining nut; the two elastic thrust modules are oblique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arm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pressing rod. With such a structure, when the patient wears the elastic sheet modular movable applian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upper jaw and the mandible can be subjected to continuous forward and backward thrust respectively by the thrust provided by the spring sheet, so that the jaw can return to its normal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
所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畸AngleⅢ类错牙合用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涉及口腔矫治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对乳牙期、替牙期患有AngleⅢ类功能性及早期骨性错牙合的患者的治疗,患儿在口内戴用这套装置后,通过弹力片产生的压力,经压力板、压杆、固位螺母,上、下颌基托作用在上、下颌全牙列上,即形成的矫治力作用于上、下颌骨上,使上颌基托推上颌向前促进其向前发育,下颌基托推下颌向后则抑制下颌过度向后发育,而造成其功能性后退,并有效解除、矫治反牙合。
技术介绍
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俗称“兜齿”、“地包天”,临床表现为前牙反牙合、下颌功能性前移、磨牙为Ⅲ类咬合关系,可能同时表现为下颌前牙唇倾、上颌前牙舌倾,下颌向前移位,导致前牙反牙合。针对这类患者,几十年来国内外口腔正畸,对假性、牙性、骨性Ⅲ类错牙合,临床多采用功能性矫治器,如:可摘功能性矫治器,即通过强力矫治器传递肌肉产生的力来改变牙槽骨及颌骨的形态,引导下颌移至正确位置,使颌骨关系达到正常而完成矫治;也有采用FR—Ⅲ型矫治器,借助咀嚼肌的力量而改变口内肌肉力量的平衡,促进患者的上颌骨向前生长,从而抑制下颌骨的生长;也有采用头帽颏兜口外牵引抑制下颌骨的向前下生长;临床采用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是通过口内左、右侧戴用,用不锈钢丝及手工弯制的多曲簧,其两端固定在自凝树脂制作的上、下颌托上而连成一个整体。由多曲簧产生的矫治力是作用在上、下颌全牙列上,通过上颌托推上颌骨向前促进其发育,通过下颌托推下颌骨向后而抑制下颌过度向前发育,使其下颌功能性后退来完成反牙合的矫治。以上矫治器通过多年的临床应用,遇到了一些难题。前述可摘功能性矫治器、FR—Ⅲ型矫治器,上颌牵引器、头帽颏兜口外牵引等均存在替牙期患儿固位困难、出现下切牙舌倾、上前牙唇倾等问题;头帽颏兜矫治器有时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TMD)。这些受力均为矢状向,对男性、女性反牙合患者矫治,均会造成骨骼异变、上颌骨垂直方向上发育不足,导致后面高的减小;颊侧多曲簧多年临床应用正畸AngleⅢ类错牙合,也遇到些问题,一是曲簧均为手工弯制,很难实现机械化加工、生产大批量生产;二是曲簧长时间拉压过程而产生疲劳断裂问题,影响矫治效果;三是曲簧在口内有三个自由度、矫治力不易控制;四是上、下颌托为自凝硬树脂制作,患儿长时间戴用后,影响颌骨的发育和面型、改变特别是患儿腭骨的生长发育;五是在开闭口过程,矫治过程遵循受压—压力减小—至零,出现拐点,继续开口则曲簧转变为拉力,刚好为正畸反向,出现负作用,影响矫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其特征是包括:上隐形复合颌基托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呈上下相对设置,分别具有与人体上颌全牙列以及人体下颌全牙列形状对应的咬合槽;两个上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前位置,上压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两个下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下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后位置,下压杆的下端与所述下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弹性推力模块,分别设置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所述弹性推力模块呈倾斜地连接在上压杆的下端与下压杆的上端之间。所述的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其中:所述上固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有上螺栓,在上螺栓上圈套有上固位环,上固位环的一侧设有上连接孔,上连接孔中用黏胶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杆的上端。所述的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其中:所述下固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有下螺栓,在下螺栓上圈套有下固位环,下固位环的一侧设有下连接孔,下连接孔中用黏胶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杆的下端。所述的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其中:所述弹性推力模块由中空的模块框、置于模块框内的弹簧片以及封装在模块框两端的上封套与下封套组成,所述上压杆的下端以及所述下压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弹簧片的两端抵接,所述上封套与下封套均具有穿孔以分别供所述上压杆的上端以及所述下压杆的下端穿出。所述的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其中:所述上压杆的下端以及所述下压杆的上端均呈扩大状而无法从所述上封套以及下封套的穿孔中脱出。本专利技术的这套活动矫治器,可解决这些难题,而且装置结构简单,易机械化大批量生产,造价低,技术易掌握宜临床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弹性推力模块与压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是套框与封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图9是套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封套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侧剖视图;图12是压杆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侧视图;图14是固位螺母与螺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侧视图;图16是隐形复合颌基托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图18是弹簧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上隐形复合颌基托1;下隐形复合颌基托2;上固位螺母3;上固位环4;上压杆5;上压板7;弹簧片8;下压板9;下压杆11;下固位环12;下固位螺母13;模块框14;上封套15;下封套16;上螺栓20;下螺栓21;穿孔3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包括:上隐形复合颌基托1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2,呈上下相对设置,分别具有与人体上颌全牙列以及人体下颌全牙列形状对应的咬合槽;上隐形复合颌基托1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2的外层为隐形聚合物片,内层为隐形弹性高分子层,内、外层之间用层间胶连剂粘接;两个上固位螺母3,分别粘结固定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1的左右两侧的靠前位置,上固位螺母3通过螺纹连接有上螺栓20,在上螺栓20上圈套有上固位环4,上固位环4的一侧设有上连接孔,上连接孔中用黏胶固定连接上压杆5的上端;两个下固位螺母13,分别粘结固定在下隐形复合颌基托2的左右两侧的靠后位置,下固位螺母13通过螺纹连接有下螺栓21,在下螺栓21上圈套有下固位环12,下固位环12的一侧设有下连接孔,下连接孔中用黏胶固定连接下压杆11的下端;两个弹性推力模块,分别设置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1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2的左右两侧,所述弹性推力模块呈倾斜地连接在上压杆5的下端与下压杆11的上端之间;所述弹性推力模块由中空的模块框14、置于模块框14内的弹簧片8以及封装在模块框14两端的上封套15与下封套16组成,所述上压杆5的下端以及所述下压杆11的上端分别具有呈扩大状的上压板7与下压板9,上压板7与下压板9分别与所述弹簧片8的两端抵接,所述上封套15与下封套16均具有穿孔33以分别供所述上压杆5的上端以及所述下压杆11的下端穿出。本专利技术组装的时候,在模块框14中先置入弹簧片8,后由两侧置入上压杆5与下压杆11,再扣上上封套15与下封套16;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1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2的固定点将上固位螺母3与下固位螺母13粘结固定,然后通过上螺栓20与下螺栓21将上固位环4与下固位环12固定;最后,将上压杆5与下压杆11的外伸端插入上固位环4与下固位环12的连接孔中用黏胶固定,即组装完成。通过如此结构,当患者佩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其特征是包括:上隐形复合颌基托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呈上下相对设置,分别具有与人体上颌全牙列以及人体下颌全牙列形状对应的咬合槽;两个上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前位置,上压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两个下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下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后位置,下压杆的下端与所述下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弹性推力模块,分别设置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所述弹性推力模块呈倾斜地连接在上压杆的下端与下压杆的上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其特征是包括:上隐形复合颌基托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呈上下相对设置,分别具有与人体上颌全牙列以及人体下颌全牙列形状对应的咬合槽;两个上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前位置,上压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两个下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下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后位置,下压杆的下端与所述下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弹性推力模块,分别设置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所述弹性推力模块呈倾斜地连接在上压杆的下端与下压杆的上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有上螺栓,在上螺栓上圈套有上固位环,上固位环的一侧设有上连接孔,上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军韩晶莹刘杰徐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