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14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该矫治器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形状与待压低后牙同颌非压低牙列对应的解剖式合板和位于待压低后牙旁侧的牵引杆;解剖式合板和牵引杆相连接;牵引杆由颊侧杆和/或腭侧杆构成;颊侧杆,位于待压低后牙颊侧,且具有向前庭沟弯曲的弧度,颊侧杆的颊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弹性加力元件的牵引柱;腭侧杆,位于待压低后牙鄂侧,且具有向腭穹隆弯曲的弧度,腭侧杆的腭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弹性加力元件的牵引柱。本发明专利技术矫治器在口腔治疗时辅助垂直向控制牙齿,该矫治器对牙列无损伤,方便医生调整施力角度及方向,能辅助矫正牙齿的扭转,同时该矫治器轻便且体积小,固位好,拆除也较易,实用性强。

Cast posterior teeth reduction applian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ast-type posterior teeth depressed appliance, which has an integral molding structure, including an anatomical plywood corresponding to the non-depressed dentition of the posterior teeth to be depressed and a traction rod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posterior teeth to be depressed; an anatomical plywood is connected with a traction rod; and a traction rod is composed of a buccal side rod and/or a palatal side rod; The buccal side of the buccal side of the buccal side of the posterior teeth to be pressed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traction column for fixing the elastic afterloading element; the palatal side of the buccal side of the buccal side of the buccal side of the buccal side of the buccal side of the buccal side of the buccal side rod is located on the oblique side of the posterior teeth to be pressed and has a curvature to the palatal dome; and the palatal side of the palatal Traction column for force element. The orthodontic appliance has no damage to the dentition, is convenient for doctors to adjust the applied angle and direction, and can assist in correcting the torsion of teeth. At the same time, the orthodontic appliance is light and small in size, has good retention, is easy to dismantle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腔治疗辅助矫治器
,特别涉及一种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
技术介绍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常见局部牙位伸长过度或需要垂直向控制。比如下颌磨牙长期缺失,导致上颌磨牙区的伸长。这与下颌磨牙是口腔疾病的高发牙位有关,比如龋病,牙周病;由于口腔健康保健意识薄弱,早发现,早治疗常得不到实施。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的长期缺失,导致上颌磨牙伸长,以至于缺乏下颌磨牙种植术后戴冠空间。目前获得空间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上颌磨牙根管治疗后截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迅速获得间隙,但是对上颌磨牙造成不可逆损伤,降低了上颌磨牙使用寿命。第二,通过上颌植入种植钉,采用绝对支抗压低上颌磨牙,这样的方式受多数医生青睐,但是多数患者无法接受侵入式治疗,同时由于牙根的限制,种植钉植入位置局限,无法控制加力方向及角度。对于正畸医生,临床上越来越多见后牙锁合问题,交互牵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垂直向分力常导致后牙升高,引起开牙合或牙合干扰,最佳的方式同样是借助种植钉技术控制垂直向。种植钉技术有绝对支抗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脱落,折断的风险,存在很多不足,同时患者也不倾向于侵入式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口腔治疗时针对局部牙位伸长过度或防止伸长进行垂直向控制或辅助垂直向控制牙齿的新型矫治器,该矫治器的可覆盖并粘接于非压低牙列的解剖式合板能够起到支抗作用,实现牙列无损伤的非侵入式矫治治疗;通过牵引柱对施力角度及施力方向进行调整,弥补种植钉技术位置受限的缺陷,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治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矫治器包括形状与待压低后牙同颌非压低牙列对应的解剖式合板,和位于待压低后牙旁侧的牵引杆;所述解剖式合板包括粘接于前牙舌面的前牙舌面板和粘接于后牙牙冠的后牙合面板,所述前牙舌面板和后牙合面板相连接;所述牵引杆由颊侧杆和/或腭侧杆构成;所述颊侧杆,位于待压低后牙颊侧,且具有向前庭沟弯曲的弧度,颊侧杆的颊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弹性加力元件的牵引柱;所述腭侧杆,位于待压低后牙鄂侧,且具有向腭穹隆弯曲的弧度,腭侧杆的腭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弹性加力元件的牵引柱。上述矫治器,所述前牙舌面板覆盖前牙舌面至颈1/3;所述后牙合面板覆盖后牙颊面至合1/3、舌面至合1/3以及全部合面。上述矫治器,所述后牙合面板的各牙窝处均具有通孔。上述矫治器,所述牵引杆位于后牙合面板和前牙舌面板的连接处,牵引杆的前端与牙合面板连接、后端与前牙舌面板连接。上述矫治器,所述牵引杆位于后牙合面板中部,牵引杆的前后两端均与后牙合面板连接。上述矫治器,所述牵引杆位于后牙合面板末端,牵引杆的前端与后牙合面板连接,后端为自由端。上述矫治器,所述牵引柱为中部具有凹陷结构的柱体。上述矫治器,所述柱体由连接于牵引杆的连接杆和位于连接杆末端的挡板构成,所述连接杆的截面面积小于挡板的截面面积。上述矫治器,所述颊侧杆向前庭沟弯曲至游离龈的龈方;所述腭侧杆向腭穹隆弯曲至游离龈的龈方。采用本专利技术矫治器进行的治疗过程如下: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当需要对后牙进行压低或垂直向控制时,医生取工作模型,根据工作模型设计牵引杆位置及长度、牵引柱位置及数量;根据工作模型以及上述设计,加工铸造出本专利技术矫治器;临床上将矫治器覆盖至待压低后牙同颌非压低牙列,并采用粘接剂(同粘固正畸带环用常规粘接材料,例如玻璃离子)进行粘接固位,粘接前检查是否存在咬合高点,若存在,进行调磨;然后通过弹性加力元件连接牵引柱与待压低后牙,弹性加力元件与牙齿采取以下连接方式:①弹性加力元件两端固定于牵引柱,中部直接跨过待压低后牙合面;②弹力加力元件一端固定于牵引柱,另一端固定于粘接在待压低后牙牙冠上的舌钮、牵引钩或附件;③与片段弓连接加力,具体为:当待压低后牙为若干颗相邻后牙时,利用托槽和片段弓将该若干颗相邻后牙连接为一体后,将弹力加力元件一端固定于牵引柱,另一端固定于片段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矫治器,用于在口腔治疗时,针对局部牙位伸长过度或防止伸长进行垂直向控制,或辅助垂直向控制牙齿。本专利技术矫治器的解剖式合板,能够通过粘接方式固定于待压低后牙同侧的非压低牙列,整体作为支抗,维持其余牙各个方向现有位置;同时维持非压低牙列的咬合接触及垂直向间隙,降低对咀嚼的影响;实现非侵入式矫治治疗,对牙列无损伤,无痛无创,较传统治疗方式患者易于接受;并且不存在折断风险,即使脱落,再次粘接便利;铸造式矫治器轻便且体积小,较易适应,固位好,拆除也较易,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前牙舌面板覆盖至前牙舌面颈1/3处,提供足够粘接固位面积;后牙合面板覆盖至后牙牙冠颊面1/3处,不影响美观。后牙合面板牙窝处的通道,其作用是:①采用粘接剂将本专利技术矫治器粘接至待压低后牙同颌的非压低牙列时,为多余的粘接剂提供溢出出口;②保护对颌牙功能尖,保持现有咬合接触。本专利技术矫治器上设置的牵引柱,具有可根据临床情况调整施力角度及方向而不受牙根及骨质的限制的优点,对于局部牙位可以施加压低力以及旋转力,更有助于矫治力通过牙体长轴,弥补种植钉技术位置受限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矫治器,除了压低后牙作用,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该矫治器,对于原本伴有近远中向旋转的牙位,可在牙冠不同位置粘接舌钮、牵引钩或附件,改变力的角度辅助矫治旋转,更加有利于调整咬合。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左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左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3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4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左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4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10为前牙舌面板;120为后牙合面板;121为通孔;210为颊侧杆;220为腭侧杆;230为牵引柱;310前牙;320待压低后牙;321待压低后牙牙龈;322待压低后牙牙根;330非压低后牙;410舌钮;420托槽;430片段弓;510弹性皮筋;520弹性皮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解剖式合板按照具体工作模型制作,解剖式合板覆盖待压低后牙同颌非压低牙列的牙合面及前牙舌面,解剖式合板由生物相容性较好、强度高的合金铸造而成(例如钴铬合金),厚度低至0.5-0.8mm,增加患者舒适感,最大可能降低异物感;解剖式合板根据模型设计解剖式牙尖,保持现有咬合接触。牵引杆呈扁平弯曲状,牵引杆长度与待压低后牙牙位匹配,长度可根据待压低后牙牙位及施力方向特殊定制,牵引杆杆身宽度(纵向长度)为1.5-2mm、厚度(横向长度)为0.8-1mm;颊侧杆、腭侧杆与牙龈黏膜间保持0.5mm-1.0mm距离,避免压迫牙龈黏膜。牵引杆弯曲处低点低于龈缘3mm-7mm,避免进入前庭沟刺激黏膜引发溃疡,具体可根据垂直向控制距离而特殊设计。牵引杆强度高,加力时不易形变,矫治力值恒定。牵引柱的圆形挡板直径1.5-2mm,连接杆直径0.5-1mm、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治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矫治器包括形状与待压低后牙同颌非压低牙列对应的解剖式合板,和位于待压低后牙旁侧的牵引杆;所述解剖式合板包括粘接于前牙舌面的前牙舌面板和粘接于后牙牙冠的后牙合面板,所述前牙舌面板和后牙合面板相连接;所述牵引杆由颊侧杆和/或腭侧杆构成;所述颊侧杆,位于待压低后牙颊侧,且具有向前庭沟弯曲的弧度,颊侧杆的颊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弹性加力元件的牵引柱;所述腭侧杆,位于待压低后牙鄂侧,且具有向腭穹隆弯曲的弧度,腭侧杆的腭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弹性加力元件的牵引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治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矫治器包括形状与待压低后牙同颌非压低牙列对应的解剖式合板,和位于待压低后牙旁侧的牵引杆;所述解剖式合板包括粘接于前牙舌面的前牙舌面板和粘接于后牙牙冠的后牙合面板,所述前牙舌面板和后牙合面板相连接;所述牵引杆由颊侧杆和/或腭侧杆构成;所述颊侧杆,位于待压低后牙颊侧,且具有向前庭沟弯曲的弧度,颊侧杆的颊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弹性加力元件的牵引柱;所述腭侧杆,位于待压低后牙鄂侧,且具有向腭穹隆弯曲的弧度,腭侧杆的腭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弹性加力元件的牵引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牙舌面板覆盖前牙舌面至颈1/3;所述后牙合面板覆盖后牙颊面至合1/3、舌面至合1/3以及全部合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牙合面板的各牙窝处均具有通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先明夏露露孙雨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