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毅强专利>正文

双层感应加热器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107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感应加热器皿,包括内层和外层,其特征是,所述内层设置有感应发热底壁,所述外层的最底端低于所述内层的感应发热底壁;此款双层感应加热器皿,由于感应发热底壁与加热源保持一段距离,避免感应发热底壁直接接触加热源,使器皿底部发热集中在内层的感应加热底壁上,既避免感应加热底壁直接外露,有效减小热量散失,提高加热效果,节省能量;而且,由于外层底端温度不高,有效防止烫伤人体,更有的是,感应加热底壁与加热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有利于加热源对杯体加热(温度)的控制,实现器皿保温效果,如:茶杯有保温功能,可保证茶水温度,保持饮用口感,避免因温度降低,茶水口感差要倾倒,造成浪费之不足,而且,整个器皿的结构简单、合理。

Double layer induction heating utensil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layer induction heating vessel, including an inner layer and an outer layer,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inner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n induction heating bottom wall,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outer layer is lower than the induction heating bottom wall of the inner layer. The heating bottom wall should be directly contacted with the heating source so that the heat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utensil can be concentrated on the inner induction heating bottom wall, which not only avoids the direct exposure of the induction heating bottom wall,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heat loss, improves the heating effect and saves energy, but also effectively prevents scalding due to the low temperature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layer, and more importantly, induction. Keeping a certain distance between the heating bottom wall and the heating source is helpful for the heating source to control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of the cup and realize the heat preservation effect of the utensil. For example, the tea cup has the function of heat preservation, which can ensur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ea, maintain the taste of the drinking, avoid pouring out the poor taste of the tea due to the decrease of the temperature, and cause the shortage of wast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ensils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感应加热器皿
本专利技术涉及感应加热器皿
,特别是一种双层感应加热器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器皿,如:杯具,一般需要放置在加热源(如:电磁炉)上加热,或把发热层装置在杯具的底部,这样的加热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杯体受热部位或发热层部位直接外露,其(受到高频变换磁场作用而发热)热量容易散失到空气中(热量容易迅速向下方和四周散失),加热效能较低,影响加热效果,造成能量浪费;而且杯具底部温度较高,容易烫伤人体(如:手部);(2)杯体不具备保温功能(杯内温度保持设定值),如:杯体用于存放茶水时,茶水凉后口感较差,造成茶叶和水等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节能、加热效果好,且具有保温和防烫效果的双层感应加热器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感应加热器皿,包括内层和外层,其特征是,所述内层设置有感应发热底壁,所述外层的最底端低于所述内层的感应发热底壁;此款双层感应加热器皿,通过将器皿设置为双层,且在内层增设感应发热底壁,由于外层的最底端低于感应发热底壁,这样,使感应发热底壁与加热源保持一段距离(即:非接触式加热),避免感应发热底壁直接接触加热源,使器皿底部发热集中在内层的感应加热底壁上,既避免感应加热底壁直接外露,有效减小热量散失,提高加热效果,节省能量;而且,由于外层底端非直接发热,其温度不高,有效防止烫伤人体,更有的是,感应加热底壁与加热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有利于加热源对杯体加热(温度)的控制,实现器皿保温效果,满足不同用户的便用需要,如:茶杯有保温功能,可保证茶水温度,保持饮水口感,避免因温度降低,茶水口感差要倾倒,造成浪费之不足,而且,整个器皿的结构简单、合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的最底端与内层感应发热底壁的最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差在0.1mm-50mm之间,这样,有利于加热源对器皿加热保温的精确控制,如:可保证茶杯加热温度在45度、或50度、或55度等,以使茶水保持原味口感。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的感应发热底壁为金属发热层,也就是说,金属发热层兼作内层的底壁,金属发热层受加热源的高频变换磁场作用会发热,并对器皿内的物质(如:水)直接接触加热。作为另一方案,所述内层感应发热底壁可以包括密闭底层和金属发热层,也就是说,金属发热层设置在密闭底层上,借助密闭底层作为载体,金属发热层受加热源的高频变换磁场作用会发热,并将热量传递至器皿内的物质(如:水);如:所述金属发热层固定在密闭底层的上表面或下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密闭底层为非金属导热材料层,包括玻璃、陶瓷或其它非金属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底层,只要能有一定导热作用即可。进一步地,所述外层设置有外密闭底层,外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真空腔,真空腔的设置,可防止热量快速传递至外层、并散失到空气中,明显提高加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真空腔包括隔离外密闭底层和感应发热底壁的真空腔下段,以及隔离内层侧壁和外层侧壁的真空腔上段,防止热量快速传递给外层底壁和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真空腔下段的垂直高度在0.1mm-50mm之间,这同样有利于加热源对器皿加热保温的精确控制,如:可保证茶杯加热温度在45度、或50度、或55度等,以使茶水保持原味口感。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底壁为敞开口,敞开口周边边缘构成加热器皿的支撑脚,支撑脚最底端构成所述外层的最底端,也就是说,支撑脚撑起器皿,使内层底壁与加热器为非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此款双层感应加热器皿,由于感应发热底壁与加热源保持一段距离(即:非接触式加热),避免感应发热底壁直接接触加热源,有效减小热量散失,提高加热效果,节省能量;再有,由于外层底端非直接发热,其温度不高,有效防止烫伤人体;更有的是,感应加热底壁与加热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有利于加热源对杯体加热(温度)的控制,实现器皿保温效果,满足不同用户的便用需要,如:茶杯有保温功能,可保证茶水温度,保持饮水口感,避免因温度降低,茶水口感差要倾倒,造成浪费之不足,而且,整个器皿的结构简单、合理。(2)再有,外层的最底端与内层感应发热底壁的最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差在0.1mm-50mm之间,有利于加热源对器皿加热保温的精确控制,如:可保证茶杯加热温度在45度、或50度、或55度等,以使茶水保持原味口感。(3)由于外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真空腔,可防止热量快速传递至外层、并散失到空气中,明显提高加热效果;若真空腔下段的垂直高度在0.1mm-50mm之间,这同样有利于加热源对器皿加热保温的精确控制,如:可保证茶杯加热温度在45度、或50度、或55度等,以使茶水保持原味口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层感应加热器皿的实施例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层感应加热器皿的实施例二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双层感应加热器皿的实施例三示意图。图4为图1双层感应加热器皿的外层底壁有敞开口的示意图。图5为图2双层感应加热器皿的外层底壁有敞开口的示意图。图6为图3双层感应加热器皿的外层底壁有敞开口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双层感应加热器皿,本实施例以茶杯为例:一种茶杯,包括内层1和外层2,所述外层2为玻璃材料制成,且外层2设置有外密闭底层21,外层2与内层1之间设置有真空腔4,其中,所述内层1包括玻璃侧壁11,以及设置在玻璃侧壁11底部开口的感应发热底壁3,即:玻璃侧壁11和感应发热底壁3围成内层1,所述外层2的最底端21低于所述内层1的感应发热底壁3,所述外层2的最底端21与内层1感应发热底壁3的最底面A之间的垂直高度差h在0.1mm-50mm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1的感应发热底壁3为金属发热层31,即:金属发热层31兼作感应发热底壁3,其上部外露在内层的腔中,其下部外露在真空腔4上部。图中还显示,所述真空腔4包括隔离外密闭底层21和感应发热底壁3的真空腔下段41,以及隔离内层1侧壁和外层2侧壁的真空腔上段42,真空腔下段41的垂直高度,即相当于垂直高度差h在0.1mm-50mm之间。工作原理:茶杯内装有茶水,将茶杯放置在加热源(如:电磁感应加热器,即:电磁炉)上,接通加热源的电源,茶杯内层的感应发热底壁3受高频变换磁场作用发热,由于感应发热底壁3被真空腔4和外层的外密闭底层21隔离,即:感应发热底壁3与加热源非接触,这时,可通过加热源对茶杯加热保温,使茶水始终保持在设定的恒温值,如:50度,茶水保持原有口感,而且,由于感应发热底壁3不是直接外露,热量散失小,明显提高热效果。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同样是一款双层感应加热器皿,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相近似,不同之处为:所述内层感应发热底壁3包括密闭底层32和金属发热层31,密闭底层32为非金属导热材料层,包括玻璃、陶瓷或其它非金属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底层,所述金属发热层31固定在密闭底层32的下表面,这里的金属发热层31可以是密闭底层32下表面的金属涂层。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工作原理相近似,不同之处为:金属发热层33发热后,热量经密闭底层32,传送至内层1内,其同样能实现本专利的效果。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同样是一款双层感应加热器皿,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二相近似,不同之处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感应加热器皿,包括内层(1)和外层(2),其特征是,所述内层(1)设置有感应发热底壁(3),所述外层(2)的最底端(21)低于所述内层(1)的感应发热底壁(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感应加热器皿,包括内层(1)和外层(2),其特征是,所述内层(1)设置有感应发热底壁(3),所述外层(2)的最底端(21)低于所述内层(1)的感应发热底壁(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感应加热器皿,其特征是,所述外层(2)的最底端(21)与内层(1)感应发热底壁(3)的最底面(A)之间的垂直高度差h在0.1mm-50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层感应加热器皿,其特征是,所述内层(1)的感应发热底壁(3)为金属发热层(3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层感应加热器皿,其特征是,所述内层感应发热底壁(3)包括密闭底层(32)和所述金属发热层(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层感应加热器皿,其特征是,所述密闭底层(32)为非金属导热材料层,包括玻璃、陶瓷或其它非金属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底层。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强
申请(专利权)人:陈毅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