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AMT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010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包括端盖、刷握架和设置于所述刷握架上的防错凸台,所述端盖上设有让防错凸台嵌入且与防错凸台相配合用于防错的防错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通过在刷握架上设置防错凸台与端盖上设置的防错槽相配合,在刷握架和端盖装配时可以起到定位和防错的作用,从而避免刷握架与端盖装错,提高了电机的装配效率,满足电机装配性能要求,大大降低了电机的故障率,使电机结构更加可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AMT电机。

Assembly structure of AMT motor end cover and brush holder and AMT motor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ssembly structure of an AMT motor end cap and a brush grip holder, including an end cap, a brush grip holder and an anti-error bump arranged on the brush grip holder. The end cap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error bump embedded in the end cap and matched with the anti-error bump for the anti-error slot. The assembly structure of the AMT motor end cap and the brush grip hold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play the role of positioning and preventing errors in assembling the brush grip holder and the end cap by setting the anti-errors bump on the brush grip holder and the anti-errors groove on the end cap, thereby avoiding the errors in assembling the brush grip holder and the end cap, improving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of the motor and satisfying the motor installation. With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e failure rate of the motor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otor is more reliabl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AMT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AMT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AMT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icmechanicaltransmission,AMT)中。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作为自动变速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价廉、高效的优势成为研制的热点。按照执行机构动力源的不同,AMT可分为电控气动,电控液动和电控电动(全电式)三种类型。全电式AMT和电控气动、电控液动相比,具有价格低、结构简单、性能价格比高、生产继承性好等优点。全电式AMT主要由电控离合器、电控发动机和电控选换挡三大部分组成,它将自动变速控制系统中要直接控制的对象:离合器、油门以及选换挡装置的动作采用电机带动,其对应的电机分别为:离合电机、油门动力电机以及拨档电机。AMT电机是汽车变速器中的一个重要的功能部件,现有的AMT电机的端盖与刷握架在装配方式上均采用工装防错,但是防错效果差,端盖与刷握架之间容易装错,导致会影响电机装配性能要求,并且导致电机的装配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AMT电机,目的是避免端盖与刷握架之间装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包括端盖、刷握架和设置于所述刷握架上的防错凸台,所述端盖上设有让防错凸台嵌入且与防错凸台相配合用于防错的防错槽。所述防错凸台设置于所述刷握架的外壁面上,所述防错槽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内壁面上。所述防错槽为矩形凹槽,所述防错凸台为矩形。所述端盖上设有让所述刷握架嵌入的定位槽。所述刷握架包括相连接的刷握底座和接插件,所述端盖的内部具有容纳刷握底座的中空内腔,刷握底座嵌入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定位槽设置两个且两个定位槽为相对设置,两个定位槽分别为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所述防错槽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同一侧。所述刷握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接插件上且用于起限位作用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端盖的外部且限位凸台与端盖上所述第二定位槽所在侧的外壁面接触。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防错凸台分别位于所述刷握底座的一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AMT电机,包括上述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本技术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通过在刷握架上设置防错凸台与端盖上设置的防错槽相配合,在刷握架和端盖装配时可以起到定位和防错的作用,从而避免刷握架与端盖装错,提高了电机的装配效率,满足电机装配性能要求,大大降低了电机的故障率,使电机结构更加可靠。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端盖的俯视图;图2是刷握架的俯视图;图中标记为:1、端盖;101、防错槽;102、第一定位槽;103、第二定位槽;104、第一容置腔;105、第二容置腔;106、中心孔;2、刷握架;201、接插件;202、刷握底座;203、限位凸台;3、防错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包括端盖1、刷握架和设置于刷握架上的防错凸台3,端盖1上设有让防错凸台3嵌入且与防错凸台3相配合用于防错的防错槽101。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端盖1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构件,端盖1的内部为容纳刷握架的中空内腔,端盖1的内部中心处并设有让AMT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的中心孔106,中心孔106为圆孔且中心孔106与端盖1的中空内腔连通,中心孔106和中空内腔在端盖1内部为沿中心孔106的轴向依次布置,中心孔106在端盖1的一端端面上形成开口,中空内腔在端盖1的另一端端面上形成开口,中空内腔的形状近似腰形孔,中空内腔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大于中心孔106的直径。端盖1是铝压铸件,端盖1是与AMT电机的机壳连接,将机壳的开口端封闭,主要其固定转子的作用。刷握架是注塑件,刷握架主要起固定碳刷、导电和密封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防错凸台3设置于刷握架的外壁面上且朝向刷握架的外侧凸出,便于观察防错凸台3的位置。防错槽101设置于端盖1的内壁面上且防错槽101为在端盖1的中空内腔中的内壁面上设置的凹槽,防错槽101并为开口槽,以确保防错凸台3能够插入。在进行刷握架与端盖1的装配时,需先将防错凸台3与防错槽101对齐,然后沿中心孔106的轴向移动刷握架,使刷握架插入端盖1的中空内腔中,同时使防错凸台3插入防错槽101中,直至刷握架安装到位。防错凸台3与防错槽101相配合,这样才能确保刷握架与端盖1不会装错。而且通过防错凸台3与防错槽101相配合,在刷握架和端盖1装配时还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可以确保刷握架和端盖1能够准确对齐,从而可以提高电机的装配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防错槽101为矩形凹槽,防错凸台3为矩形块状结构,防错槽101的长度方向与端盖1的中心孔106的轴向相平行,防错槽101的宽度大小与防错凸台3的宽度大小相等,矩形的防错凸台3与防错槽101相配合,防错和定位效果好,加工方便。如图1和图2所示,刷握架包括相连接的刷握底座202和接插件201,刷握底座202用于安装碳刷等部件,接插件201用于插接线束。接插件201和防错凸台3与刷握底座202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接插件201与刷握底座202的一侧部固定连接且朝向刷握底座202的外侧伸出,防错凸台3固定设置于刷握底座202的另一侧的外壁面上。刷握底座202插入端盖1的中空内腔中,端盖1的中空内腔的形状与刷握底座202的形状相匹配。端盖1的中空内腔包括沿中心孔106的轴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容置腔104和第二容置腔105,第一容置腔104位于第二容置腔105和中心孔106之间,第一容置腔104并与中心孔106和第二容置腔105相连通,第一容置腔104和第二容置腔105的形状近似腰形孔,第一容置腔104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容置腔10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一容置腔104的长度小于第二容置腔105的长度,第一容置腔104的宽度方向和第二容置腔105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一容置腔104的宽度小于第二容置腔105的宽度,第一容置腔104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均大于中心孔106的直径且中心孔106位于第一容置腔104的中心处,防错槽101为在第一容置腔104处的内壁面上开始朝向端盖1的包围第一容置腔104的侧壁内部延伸形成的凹槽。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端盖1上设有让刷握架嵌入的定位槽,刷握架的刷握底座202嵌入定位槽中,定位槽用于在轴向上对刷握底座202起到定位作用,并可以容纳刷握底座202,提高刷握架与端盖1的装配效果。定位槽设置两个且两个定位槽为相对设置,两个定位槽分别为第一定位槽102和第二定位槽103,第一定位槽102与防错槽101设置于端盖1的同一侧且第一定位槽102与防错槽101位于中心孔106的同一侧。第一定位槽102和第二定位槽103处于与中心孔106的轴向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包括端盖和刷握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刷握架上的防错凸台,所述端盖上设有让防错凸台嵌入且与防错凸台相配合用于防错的防错槽;所述端盖上设有让所述刷握架嵌入的定位槽,定位槽设置两个且两个定位槽为相对设置,两个定位槽分别为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所述防错槽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同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包括端盖和刷握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刷握架上的防错凸台,所述端盖上设有让防错凸台嵌入且与防错凸台相配合用于防错的防错槽;所述端盖上设有让所述刷握架嵌入的定位槽,定位槽设置两个且两个定位槽为相对设置,两个定位槽分别为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所述防错槽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同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凸台设置于所述刷握架的外壁面上,所述防错槽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内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MT电机端盖与刷握架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槽为矩形凹槽,所述防错凸台为矩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加琢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玮博泰克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