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服装压褶造型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1987 阅读:4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服装压褶造型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衣服的横向按1∶1.6~2.2的比例放量进行裁剪并缝合;b.将装饰条缝纫在服装上并烫平服装;c.分别将两袖折叠至前片两侧,熨平折叠袖;d.调整压褶机的温度和转数,再将衣服置入压褶机压褶。该制作方法生产成本较低,服装外观装饰效果加强,制作工艺得到简化,从而可以拓展设计师的设计空间,丰富压褶服装的款式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装后期制作加工技术,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服装业内普遍应用的同类技术主要强调褶裥的造型变化与服装整体制成后的附加装饰上。无论采用缝纫机缝褶、手工抽褶或是压褶机压褶,只能在不同材质与色彩的组合搭配上进行创新设计,而后期的附加装饰则主要依靠手工完成。这不仅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生产成本随之提升,而且往往给设计工作造成诸多局限。另外,一些褶型成型后会产生强烈的伸缩感,若不能及时掌握其性能特点,常常在绱袖后引起变形,破坏服装整体造型,无法达到满意的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成本高、造型效果差的缺点。该制作方法是基于服装压褶机压褶造型制作方法并针对绱袖工艺的一种新型装饰造型制作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a.衣服的横向按1∶1.6~2.2的比例放量进行裁剪并缝合;b.将装饰条缝纫在服装上并烫平服装; c.分别将两袖折叠至前片两侧,熨平折叠袖;d.调整压褶机的温度和转数,再将衣服置入压褶机压褶。其中装饰条为纱线、布条或毛条;压褶机的温度范围为180℃~210℃/3分,转数为200~500转/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少,生产成本较低,服装外观装饰效果加强,制作工艺得到简化。从而可以拓展设计师的设计空间,丰富压褶服装的款式创新。附图说明图1服装前部压褶后的效果2服装后部压褶后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a.根据1∶2.2的收缩比例扩大衣片的横向宽度,裁好衣片并缝合;b.根据款式设计的图形与效果,将布条缝纫在服装的前片并烫平服装;c.以两肩点为定点,分别将两袖折叠,袖口与前片左右衣角对齐,熨平折叠袖;d.根据设计所需效果,调好压褶机的温度为200℃/3分,转数为220转/分,再将衣服置入压褶机压褶;e.冷却至手感正常后取出衣服;f.进行局部缝合,订纽扣、绱拉链、绱衣领,完成制作加工。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衣服的横向按1∶1.6~2.2的比例放量进行裁剪并缝合;b.将装饰条缝纫在服装上并烫平服装;c.分别将两袖折叠至前片两侧,熨平折叠袖;d.调整压褶机的温度和转数,再将衣服置入压褶机压褶;其中装饰条为纱线、布条或毛条;压褶机的温度范围为180~210℃/3分,转数为200~500转/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如下步骤a.衣服的横向按1∶1.6~2.2的比例放量进行裁剪并缝合;b.将装饰条缝纫在服装上并烫平服装;c.分别将两袖折叠至前片两侧,熨平折叠袖;d.调整压褶机的温度和转数,再将衣服置入压褶机压褶。该制作方法生产成本较低,服装外观装饰效果加强,制作工艺得到简化,从而可以拓展设计师的设计空间,丰富压褶服装的款式创新。文档编号D06J1/00GK1748599SQ20051003004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许旭兵, 张亚玲 申请人:东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装压褶造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衣服的横向按1∶1.6~2.2的比例放量进行裁剪并缝合;b.将装饰条缝纫在服装上并烫平服装;c.分别将两袖折叠至前片两侧,熨平折叠袖;d.调整压褶机的温度 和转数,再将衣服置入压褶机压褶;其中装饰条为纱线、布条或毛条;压褶机的温度范围为180~210℃/3分,转数为200~500转/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旭兵张亚玲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