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上壳体和将它装配到金属表带链节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159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将上壳体装配到一弹性链结机构的链节上的方法,上壳体具有可弯曲的端片,上壳体的结构和尺寸能覆盖住链节。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形成一个狭长的框架,它包括安排成一体互连的平行列的多个所述上壳体; 将一段所述链结机构结合在所述上壳体框架中,即使所述的链节与上述壳体对齐;以及 将所述框架分割成一个个分开的上壳体,并使所述端片变形,即绕在所述链节的端部使与所述链节端部机械地互相接合,从而使所述上壳体固定到所述链节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使用在手表带上的弹性链结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形成上壳体和将它装配到所述链结机构的链节上的改进的方法。尽管使用上并不限于一种用途,但本专利技术更适于将模制的塑料上壳体装配到可拉伸型的金属表面带链结机构中的上链节上。传统的可拉伸型表带包括一排上链节和一排被其覆盖的下链节。上链节的结构类似于带开口端的空盒子。每个下链节都通过一对对U形钉连接在两个相邻的上链节上。链节中容纳的弹簧与U形钉共同作用而使表带收缩。上、下链节以及U形钉和弹簧一般都是由金属冲压制成的。同样由金属冲压成的上壳体则装在上链节上,以使最终的产品具有装饰性外观。因为金属冲压而成的上壳体具有较薄的薄壁结构,所以上壳体对成品的总重量没有什么增加。在有些情况下,这就使得可拉伸型表带与价格较高的非拉伸型表带相比较为逊色,因为这种非拉伸型表带的特色就在于链节的厚而重,这种表带的链节通常是铸件或加工而成的加工件。在装配过程中,通常将金属冲压而成的上壳体分批加入振动给料器中,由此它们沿着导轨被送入一工位,在那里再被分别加到可拉伸型表带的各个链节上。由于金属上壳体在振动给料器中彼此有摩擦,与送料导轨的表面也有摩擦,因而其表面不可避免地会有刮痕。但这影响不大,因为上壳体在装配后总要经过成本较高的抛光,以去除由板材形成的立体冲压件的擦伤痕迹。此外,金属冲压而成的上壳体还需要预先精确的定向和对齐,即分别对各个链节进行精确定位和对齐。在大批量生产时,因为这样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将两种以上上壳体设计款式加到某一表带上就有困难,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切合实际的。近年来,可拉伸型表带
的进展业已表明可使用非金属的,尤其是用如热塑聚碳酸酯和类似的塑料模制的上壳体,来取代金属冲压成的上壳体。从设计者的观点来看,塑料的上壳体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包括可以引入更活泼的色彩,可以达到以前无法做到的形状和轮廓。从生产的观点来看,因为模制出来的塑料上壳体没有表面缺陷,不需要装配后的抛光,所以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更有效地形成上壳体和把上壳体安装到可拉伸型表带上的改进的方法,从而更进一步有利地使用塑料的上壳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将上壳体成形和安装的改进的方法,它不仅适用于非金属模制的上壳体,而且也适用于如铸件或冲压件的金属上壳体。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形成不同设计款式的上壳体,并可以以任意组合和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将它们装到链节上的方法,从而达到沿表带的长度方向可以变化的、以前不能达到的装饰性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先形成一细长的框架,它由安排成一体互连的平行列的多个上壳体组成,一段表带链结机构是这样与由上壳体组成的框架相结合的链结机构的每个链节与每个上壳体都对齐。接着,框架被分割以将上壳体彼此分开,然后装到链结机构的各链节上。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框架呈一塑料模制件,而表带则是可拉伸型的金属表带。框架由两个平行的边轨构成,其间具有多个横向延伸的上壳体,各个上壳体的端部都通过连成一体的端片与两个边轨相连。在装配过程中,一段可拉伸型表带的链结机构被置于框架的边轨之间,链结机构的上链节与上壳体对齐并且在它们的端片之间延伸。接着,将端片从边轨上切断下来,并同时使端片弯曲绕在各上链节的端部并与之机械地互相接合,从而使框架的所有上壳体同时装到数量相同的表带链结机构的上链节上。最好在上壳体下侧模制出凹部,在端片被切断和弯曲变形前,上链节就分别插在各个上壳体的凹部内。在模制出的框架内,上壳体被有利地设置成横向彼此间隔开的关系,链结机构则充份拉伸以使上链节能与间隔开的上壳体对齐。端片通过切削刀片被切断和弯曲变形,所述的切削刀片在模制框架的相对两侧同时进行操作。每个模制框架的上壳体并不需要完全相同,色彩、形状、表面光洁度等都可以变化。因而就能提供上壳体款式不同的表带,所述的上壳体款式可以是端到端的变化,也可以是链节与链节之间的变化。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一些目的、优点将在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更为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可拉伸型的表带的透视图,表带上具有模制和装配于其上的塑料上壳体;图2是沿图1中线2-2剖开的且经过放大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2中线3-3剖开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模制框架的透视图;图5是沿图4中线5-5剖开且经过放大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5中线6-6剖开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方法中所用的工位及其刀具和夹紧装置的透视图;图中示出的是本专利技术装配方法中的一个阶段的情况;图8和图9是分别沿图7中线8-8和9-9剖开且经过放大的剖视图;图10是和图8相似的视图,示出了装配方法中的下一个阶段;图11是沿图10中线11-11剖开的剖视图;图12是与图8和图10相似的剖视图,图中示出了装配方法中的再下一个阶段;图13和图14是一根结合了不同款式的上壳体的表带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图15是模制框架的俯视图,其中的上壳体能满足图13和图14中所示的款式的要求;首先参见图1-3。图中示出的可拉伸型表带上具有端部连接件12和14,它们用来将表带连接到表壳上(未画出)。该表带的结构是已知的,包括一排上链节18和被其覆盖的一排下链节20。每个下链节20都通过相对的U形钉对22而与两个上链节18相连,所述U形钉受到置于链节中的片弹簧24的作用。如本
的熟练人员所熟知的那样,片簧通过与U型钉共同产生的弹性配合作用而提供表带的纵向拉伸和收缩功能。上链节18的结构类似于一个空盒子,它由上、下壁18a、18b以及侧壁18c构成,其开口端横向延伸过下链节的端部。上链节18上覆盖有装饰性的上壳体26。上、下链节18、20以及U形钉22和弹簧24都是由金属冲压而成的,上壳体26则完全是由塑料材料模制而成。参见其余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上壳体26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模制在总的以28表示的细长的框架上。框架包括两条平行的边轨30,上壳体26在两边轨之间横向延伸。最好在上壳体下侧模制出凹槽或凹部32,端片34把上壳体与边轨30连成一体。图7中描绘了将上壳体26装配到表带的上链节18上的一个工位。该工位上有一个固定齿条36,其上形成有一连串具有一定间隔的竖齿38。齿条36延伸在两个刀片40之间,所述刀片能相对于齿条36同时作相对方向的移动。刀片的移动是通过传统的活塞-缸体机构(未画出)完成的。一在垂直方向可调节的下压装置42设置在齿条36的上方。将塑料上壳体26装配到一表带的上链节18上是用下述方式完成的如图7所示,将模制而成上壳体框架28放在齿条36上。这样放好之后,一个个上壳体倒置在齿条的竖齿38之间的空档内,而边轨30则处于两边刀片40操作范围之上的一平面内。接着,如图10和11所示,将一翻转的表带链结机构置于边轨30之间。链结机构被拉长并固定在齿条36两端的竖杆44之间,其拉长的程度要能使各个上链节18与下面的上壳体26对齐。接着降低下压装置以下压链结机构,从而使每个上链节18都牢固地置于下面的上壳体26的凹槽或凹部32中,此时每个上链节的两端都处于端片34之间。再接着,如图12所示,刀片40进给,以将端片34从边轨30上切断,并同时使端片弯曲而且永久变形且使之与延伸其间的上链节18的端部机械地互相接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上壳体装配到一弹性链结机构的链节上的方法,所述上壳体的结构和尺寸能覆盖住所述链节,它还具有能弯曲的端片,所述的方法包括:形成一个细长的框架,它包括多个安排成一体地互连的平行列的所述上壳体;将所述链结机构的一段与所述框架结合,即 使所述的链结机构段与所述上壳体对齐;以及将所述框架分割成一个个分开的上壳体,并使所述端片变形而与所述链节机械地相互接合,从而将所述上壳体固定到所述链节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纳尔杰克理查德E里普利
申请(专利权)人:希尔施斯派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