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2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壳底座用机械螺丝拧紧在表壳的下表面上。从壳底座下表面突出的突出部分形成于围绕壳底座的周边的壳体位置上。在这一情况,由于带体的枢轴转动受在带体上形成的,并由外侧转动进入表壳突出部分的限制部分的限制,带体的限制部分不挡住壳底座的开或关。因此,可以不从壳底座卸走带体就开或关壳底座。因此,可以不需太多的劳动和太多的时间来开或关壳底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连接结构。例如,已知,一只手表包括表壳组件和表带,表壳组件具有设置在表壳组件的“12点”端和“6点”端的表带连接结构,而表带包括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两个带体,它们可枢轴转动地被相应连接至表壳的表带连接部份上。在某些这样类型的手表中,在每一带体的连接部份上成形有舌状限制部份。舌状限制部份移动进入构成表壳组件下表面的壳底座的下表面,从而限制每一带体的枢轴转动,这样,两个带体可具有像展开的扇子的形状,而表壳和带体看上去像一个整体。这样的带体对任何人的手腕都配合得很好,当手表跌落时,带体能吸收撞击,因为壳底座不是直接撞在地面上,而确是撞在限制部份上。然而,在这种普通的手表中,因为设置在带体连接部份上的舌状限制部份移动进入壳底座的下表面,当壳底座开或关,例如为了更换电池,修理或类似工作时,壳底座的开或关被两个带体的舌状限制部份挡住,就出现费工费时的问题。因此,除非将两个带体都从表壳卸走,否则就不能开或关壳底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体连接结构,它不仅能限制带体的枢轴转动,在手表跌落时,吸收撞击,还使壳底座得以方便地开或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带体连接结构包括壳构件,它包括被设置以形成其下表面的壳底座和从壳底座下表面突出,并设置在围绕壳底座周边位置的突出部份;并且,枢轴可转动地连接至壳构件的带体构件,它包括在枢轴转动期间,将表带构件转动进入突出部份,用于限制带体构件枢轴转动的限制部份。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从壳底座的下表面突出的突出部份是设置在围绕壳底座周边的位置,而带体构件的枢轴转动是通过将带体构件转动进入突出部份而加以限制的,带体构件的限制部份不挡住壳底座的开或关。因此,它可在带体构件的枢轴转动受限状态下,不需从表壳卸走带体构件而开或关壳底座。因此,可能不需很多的劳动和时间来开或关壳底座。此外,当手表跌落到地面时,从壳底座下表面突出的突出部份能吸收震动。附图说明图1是按图2中A-A线的剖面图,而图2表示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手表表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图2是示于图1中手表表带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示于图1中手表的侧视图;图4是示于图1中手表的底视图;以及图5是带体连接部份的透视图。以下将参考图1-5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手表表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图2是手表的俯视图,而图1是按图2中A-A线的剖面图。在这些图中,手表包括壳组件(壳构件)1和组成手表表带的两个带体(表带构件)2和3。壳组件1是由合成树脂或类似物制成的,并包括被机械螺丝拧紧以形成壳组件下表面的壳底座4,含有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或类似件的显示部件的手表模块5,电荧光元件,使显示部件在其中指示时间的电子线路,和放置在上表面侧的玻璃6。在壳1的一个预定的上部份上,设置有按钮7用于照明电荧光元件。按钮7可滑移地插入至成形于壳1的按钮插入孔1a中。当顶着设置于按钮头部和壳1之间的弹簧(未表示)的力按压按钮时,模块5中的开关板(未表示)从而受压而接通。在壳1四个预定的侧部份的每一个上,设置有按钮8(参见图3的侧视图)。每个按钮8具有与按钮7大致相同的结构。壳1具有一对表带连接部份9,它们成形在相互相对的壳1的“12点”端和“6点”端。在每一连接部份9的中央部份,如图2所示,成形有切掉的凹口部份10。在每一切掉的凹口部份10的相对表面上成形有插入孔27,用于将弹簧杆26的两个端部插入于其中,对弹簧杆将在下文解释。每个表带连接部份9具有突出部份11,如图4的底视图所示,该突出部份从壳底座4的下表面突出,在表带连接部份9的下方位,围绕表底座的周边而设置。每个带体2和3由例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或类似的合成树脂制成,并如图5所示,在其一个端部设置有连接部份21。连接部份21包括具有近似为扇形截面的插入端部22和设置在插入端部22两侧的舌状限制部份23。在插入端部22的中央部份成形有一个弹簧杆插入孔24。插入端部22的每一端部上半部份,在每一个弹簧杆插入孔24的端部成形的位置,被切去一小段长度,以便成形一个切除的台阶25,使夹具得以插入以移动弹簧杆26。当带体2和3的每个插入端部22被插入至表带连接部份9的每个切掉的凹口部份10中,且已经插入在每一带体的弹簧杆插入孔24中的弹簧杆26的两个端部被插入至切掉的凹口部份10中的插入孔27中以便将插入端部22支撑在表带连接部份9上时,如图2所示,带体2和3能通过弹簧杆26可枢轴转动地连接至表带连接部份9上。在这一情况,带体2和3的枢轴转动能通过带体2和3的限制部份23由外侧转动进入壳1的突出部份而被限制,从而,带体2和3处于像展开的扇子那样的展开状态。因此,当手表跌落时,带体2和3能使震动得以吸收,能很好地配合任何人的手腕,并能在设计上与手表壳组件结合成整体。由例如聚氨基甲酸(乙)酯或类似物的合成树脂制成的保护壳31被连接以覆盖除玻璃6之外的壳1的整个上表面,以及壳1与带体2和3的包括切掉的凹口部份10的连接部份。保护壳用于保护手表免遭撞击,并防止壳1与带体2和3的连接部份,以及按钮7和8免受外界物质,诸如污物、灰尘和类似物的入侵。由于保护壳31覆盖了作为壳1与带体2和3的连接部份的切掉的凹口部份10,带体2和3的向上方的枢轴转动就受到保护壳31的限制。虽然在图中并未表示,在第一带体2的另一端的附近,若干安装孔以预定的间隔而形成,而在第二带体3的另一端的附近,设置了一个包括框架和榫舌的环扣,和环圈。第一带体2的另一端插入至框架中,而榫舌与一个要求的安装孔相啮合。通过将第一带体2的另一端插入至环圈中,连接得以保持。这样,在手表的表带连接结构中,由于从表壳1的壳底座4的下表面突出的突出部份11设置在围绕壳底座4的周边部份上,当带体的限制部份23从外侧转动进入突出部份11时,带体2和3的枢轴转动受到限制,而带体2和3的限制部份23不会挡住壳底座4的开或关。因此,在带体2和3的枢轴转动受限的状态下,可以不将带体2和3从壳1卸去而开或关壳底座4。因此,可以不需要多的劳动和时间就开或关壳底座4。此外,由于从壳底座4下表面突出的突出部份11能使震动得以吸收,当具有这种表带连接结构的手表跌落时,可以阻止手表的损坏。权利要求1.一种带体连接结构,包括壳构件,它包括被设置以形成其下表面的壳底座,和从壳底座下表面突出,并设置在围绕壳底座周边位置的突出部份;和枢轴可转动地连接至壳构件的带体构件,它包括在枢轴转动期间,将带体构件转动进入突出部份,用于限制带体构件枢轴转动的限制部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体连接结构,其中壳构件是手表壳,而带体构件是将手表壳放置在手腕上的表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体连接结构,其中壳构件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体连接结构,其中带体构件是由软合成树脂制成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体连接结构,其中在每一带体构件的一端,按宽度方向,靠壳构件的一侧都设置有限制部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体连接结构,其中在每一带体构件的一端,靠壳构件的一侧设置有插入端部,它被插入至形成于壳构件的每一凹口部份中,并在其中形成有一个插入孔,以便连接销钉由此通过,而限制部份成形于插入端部的两个外侧部份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体连接结构,其中保护构件被安装在壳构件的上侧以覆盖突出部份和限制部份。全文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体连接结构,包括:壳构件,它包括被设置以形成其下表面的壳底座,和从壳底座下表面突出,并设置在围绕壳底座周边位置的突出部份;和枢轴可转动地连接至壳构件的带体构件,它包括在枢轴转动期间,将带体构件转动进入突出部份,用于限制带体构件 枢轴转动的限制部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昌秋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