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39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包括假套头和护套,假套头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挂钩,假套头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换向器定位块位于假套头的顶部;其中,护套是由护头、护颈和护壁组成,护颈位于护头和护壁之间,护壁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套装在护壁内腔,假套头的外径与护壁的内径相等,并且挂钩均位于护壁的外侧,假套头的高度不小于护壁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假挂钩组件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转子绕线紧固,基本上杜绝了线圈在绕制过程中出现断线现象的特点,同时本装置可以重复利用,在减少加工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线圈绕组的绕制质量。

A false hook assembly for motor commut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ake hook assembly for motor commutator, which comprises a fake sleeve and a sheath. The fake sleeve has a hollow cylindrical structure. A plurality of open-up hooks are uniformly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fake sleeve.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ake sleev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ommutator positioning block, and the commutator positioning block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fake sleeve. The sheath is composed of the head guard, the neck guard and the wall guard. The neck guar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head guard and the wall guard, and the wall guard is also hollow cylindrical structure. The false sheath is install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wall guar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false sheath is equal to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wall guard, and the hook is located outside the wall guard. The height of the false sheath is not less than the height of the wall guard. The fake hook assembly disclosed i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devic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tight rotor winding, basically eliminating the phenomenon of broken coil in the process of win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ice can be reused, and the winding quality of the coil winding is improved while the processing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机转子的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电机是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而电机的转子一般都是由连接轴、转子铁芯、换向器与线圈绕组构成。现有的转子在绕线过程中,往往是在换向器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从而将线圈绕组紧紧的与换向器进行固定,然后再将线圈绕组的接头与换向器的端部进行焊接固定;但是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电机在长时间使用后,线圈与换向器容易松脱,并且环形器的端部设有挂钩这也大大影响了环形器的外观,同时也加大了环形器的生产成本。本公司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6253559U中公开了一种换向器与铜线焊接用辅助装置,通过在换向器外部套装一个假套头替代了换向器外壁上的挂钩;该辅助装置节省了加工成本,并且假套头可以重复使用,同时也保证了铜线的张紧度;但是这种辅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没有缓冲装置进行保护,容易导致绕线机在绕线过程中的断线现象发生,使得绕线工艺停止;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通过假挂钩组件的配合使用,很好的解决了绕线容易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子在绕线过程中容易导致线圈断裂,线圈容易受强力拉伸变形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转子绕线紧固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包括假套头和护套,假套头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挂钩,假套头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换向器定位块位于假套头的顶部;护套是由护头、护颈和护壁组成,护颈位于护头和护壁之间,护壁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套装在护壁内腔,假套头的外径与护壁的内径相等,并且挂钩均位于护壁的外侧,假套头的高度不小于护壁的高度。工作时,先将假套头套装在换向器上,然后在将护套套在假套头上,开启绕线机即可对电机转子铁芯进行绕线,漆包线紧紧的贴覆护套外壁并依次经过护头、护颈和护壁的外侧,最终滑落到挂钩的沟槽内,绕线完成后即可将护套取走。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方便绕线能够很好的滑落在挂钩上,护壁的底端开设有锐边倒角。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适配换向器的使用,挂钩的个数为16~80个;也可以根据不同换向器中所含有的换向片数量的不同,为该换向器适配相同数量的挂钩。进一步的,锐边倒角为20~45°。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线圈在快速绕线过程中发生钩碰,对线圈造成部分应力损坏,护颈与护壁的连接处呈圆弧形结构,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柔顺”的滑落到挂钩内。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采用本假挂钩组件绕制的线圈绕组,具有绕线紧固,基本上不会发生线圈中途断裂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同时本装置可以重复利用,在减少加工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线圈绕组的绕制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假挂钩组件安装示意图;图2为假套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假套头与转子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假套头1和护套2,假套头1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如图2所示,假套头1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36个开口向上的挂钩11,假套头1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12,换向器定位块12位于假套头1的顶部;护套2是由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组成,护颈22位于护头21和护壁23之间,护壁23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1套装在护壁23内腔,假套头1的外径与护壁23的内径相等,并且挂钩11均位于护壁23的外侧,假套头1的高度不小于护壁23的高度。从而使得护壁23的底端与挂钩11的开口处留有间隙,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滑入到挂钩11开口内;工作时,如图3所示,先将假套头1套装在换向器2上,然后再将护套2套在假套头1上,开启绕线机即可对电机转子铁芯进行绕线,漆包线紧紧的贴覆护套2外壁并依次经过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的外侧,最终滑落到挂钩11的沟槽内,绕线完成后即可将护套2取走。其中,护壁23的底端开设有锐边倒角3,锐边倒角为20°。护颈22与护壁23的连接处4呈圆弧形结构,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柔顺”的滑落到挂钩内。实施例2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包括假套头1和护套2,假套头1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1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16个开口向上的挂钩11,为了更好的适配换向器的使用,也可以根据不同换向器中所含有的换向片数量的不同,为该换向器适配相同数量的挂钩。假套头1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12,换向器定位块12位于假套头1的顶部;护套2是由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组成,护颈22位于护头21和护壁23之间,护壁23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1套装在护壁23内腔,假套头1的外径与护壁23的内径相等,并且挂钩11均位于护壁23的外侧,假套头1的高度不小于护壁23的高度。从而使得护壁23的底端与挂钩11的开口处留有间隙,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滑入到挂钩11开口内;工作时,先将假套头1套装在换向器2上,然后再将护套2套在假套头1上,开启绕线机即可对电机转子铁芯进行绕线,漆包线紧紧的贴覆护套2外壁并依次经过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的外侧,最终滑落到挂钩11的沟槽内,绕线完成后即可将护套2取走。其中,护壁23的底端开设有锐边倒角3,锐边倒角为40°。护颈22与护壁23的连接处4呈圆弧形结构,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柔顺”的滑落到挂钩内。实施例3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包括假套头1和护套2,假套头1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1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80个开口向上的挂钩11,假套头1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12,换向器定位块12位于假套头1的顶部;护套2是由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组成,护颈22位于护头21和护壁23之间,护壁23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假套头1套装在护壁23内腔,假套头1的外径与护壁23的内径相等,并且挂钩11均位于护壁23的外侧,假套头1的高度不小于护壁23的高度。从而使得护壁23的底端与挂钩11的开口处留有间隙,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滑入到挂钩11开口内;工作时,先将假套头1套装在换向器2上,然后再将护套2套在假套头1上,开启绕线机即可对电机转子铁芯进行绕线,漆包线紧紧的贴覆护套2外壁并依次经过护头21、护颈22和护壁23的外侧,最终滑落到挂钩11的沟槽内,绕线完成后即可将护套2取走。其中,护壁23的底端开设有锐边倒角3。锐边倒角为45°。护颈22与护壁23的连接处4呈圆弧形结构,从而使得线圈能够“柔顺”的滑落到挂钩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假套头和护套,所述假套头为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假套头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挂钩,所述假套头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所述换向器定位块位于所述假套头的顶部;所述护套是由护头、护颈和护壁组成,所述护颈位于所述护头和护壁之间,所述护壁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假套头套装在所述护壁内腔,所述假套头的外径与所述护壁的内径相等,并且所述挂钩均位于所述护壁的外侧,所述假套头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护壁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换向器用假挂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假套头和护套,所述假套头为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假套头的外壁底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挂钩,所述假套头的内腔还设置有换向器定位块,所述换向器定位块位于所述假套头的顶部;所述护套是由护头、护颈和护壁组成,所述护颈位于所述护头和护壁之间,所述护壁也为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假套头套装在所述护壁内腔,所述假套头的外径与所述护壁的内径相等,并且所述挂钩均位于所述护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军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德力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