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储液器、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1006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储液器、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系统,所述压缩机储液器包括壳体(1),该壳体(1)限定有储液腔(2)并具有进气通道(3)和出气通道(4),所述出气通道(4)具有扩张部(5),该扩张部(5)的通流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气通道(4)的其他部分的通流截面积。当冷媒流经扩张部(5)时,通流截面积的增大可以吸收冷媒的紊流能量,由此构成一种扩张型消音器,能够有效改善降噪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缩机储液器可以根据目标噪音频率设计扩张部的长度和径向尺寸,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等优点。

Compressor accumulator, rotary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pressors, and discloses a compressor reservoir, a rotary compressor and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compressor reservoir comprises a shell (1), which is defined as a liquid storage chamber (2) and has an air inlet channel (3) and an air outlet channel (4) with an expansion part (5) and a flow passage of the expansion part (5).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parts of the outgoing passage (4). When the refrigerant flows through the expansion part (5), the increase of the cross-section area of the flow can absorb the turbulent energy of the refrigerant, thus forming an expansion muffler,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oise reduction effect. The compressor liquid storag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design the length and radial dimension of the expansion part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noise frequency,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rea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储液器、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储液器。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压缩机储液器的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该旋转式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吸气口通常与储液器相连,以吸入冷媒进行压缩。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储液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该储液器包括壳体1、进气管6和出气管7,其中,壳体1限定有储液腔2,出气管7通过在储液腔2内延伸的气液分离管8连通至储液腔2。由此,进气管6限定有进气通道3,气液分离管8和出气管7限定有出气通道4,冷媒经进气通道3进入储液腔2,该储液腔2内的冷媒通过出气通道4排出至压缩机气缸内。一般地,储液器作为压缩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三种作用:1)气液分离:避免在吸气温度较低时,压缩机吸气带液,影响压缩可靠性;2)储存多余冷媒:当空调系统负荷较小时,将多余的冷媒储存在储液腔中;3)降噪:冷媒在流经储液器时,可以通过储液腔内设置的分离板等实现降噪。然而,现有储液器降噪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改善储液器的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储液器降噪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压缩机储液器,该压缩机储液器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储液器,包括壳体,该壳体限定有储液腔并具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具有扩张部,该扩张部的通流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其他部分的通流截面积。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通道穿过所述进气管延伸,所述出气管通过在所述储液腔内延伸的气液分离管连通至所述储液腔,且所述出气通道穿过所述气液分离管和所述出气管延伸。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通流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管段的通流截面积以形成为所述扩张部。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管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管段,且沿靠近所述出气管的方向,不同所述第二管段的通流截面积递增。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段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管段上形成有用于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管段的内螺纹孔。优选地,所述第二管段的朝向所述第一管段的端部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管段的端部过盈配合地嵌入该环形凹槽中。优选地,所述第二管段为钢制结构,或者,所述第二管段为内表面形成有吸音孔的复合材料结构。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管的靠近所述出气管的管段上形成有回油孔。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具有上述压缩机储液器。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空调系统。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媒流经扩张部时,通流截面积的增大可以吸收冷媒的紊流能量,由此构成一种扩张型消音器,能够有效改善降噪效果。本技术的压缩机储液器可以根据目标噪音频率设计扩张部的长度和径向尺寸,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压缩机储液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种压缩机储液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二种压缩机储液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压缩机储液器中第二管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压缩机储液器中另一种第二管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储液腔;3-进气通道;4-出气通道;5-扩张部;6-进气管;7-出气管;8-气液分离管;81-第一管段;82-第二管段;82a-内螺纹孔;82b-环形凹槽;83-回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参照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储液器,与传统技术类似地,具有壳体1,该壳体1可以由中间主体部分和两端盖体焊接而成。壳体1中限定有储液腔2,并具有连通至该储液腔2的进气通道3和出气通道4。其中,进气通道3可以由进气管6限定,出气通道4可以由气液分离管8和出气管7限定。特别地,本技术的压缩机储液器在出气通道4中具有扩张部5,该扩张部5的通流截面积大于出气通道4其他部分的通流截面积。由此,当冷媒流经扩张部5时,通流截面积增大可以吸收冷媒的紊流能量,由此构成一种扩张型消音器,能够有效改善降噪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述的扩张部5是指沿冷媒流动方向具有一定延伸长度的空间区域,由此实现降噪目的。正如上述,进气通道3可以穿过进气管6延伸,出气通道4可以通过气液分离管8和出气管7延伸,以实现冷媒的流入和流出。经进气通道3流入的液态冷媒沉积于储液腔2底部,气态冷媒可以进入气液分离管8经出气通道4排出至压缩机气缸,实现气液分离。此外,还可以在气液分离管8的靠近出气管7的管段上形成有回油孔83,以使进入到储液腔2内的冷冻机油返回到压缩机腔,避免机油沉积导致压缩不可靠。扩张部5可以以多种适当方式形成,例如,气液分离管8的中空通道形成具有不同内径的通道部分。在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气液分离管8包括第一管段81和第二管段82,该第二管段82的通流截面积大于第一管段81的通流截面积,以在第二管段82内形成扩张部5。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述第二管段82的通流截面积是指其主体部分的通流截面积,不包括与第一管段81连接的连接部位的通流截面积。图3显示了本技术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储液器的剖视结构,其结构与图2所示压缩机储液器基本相同。不同在于,该气液分离管8包括两个第二管段82,且沿靠近出气管7的方向,下侧的第二管段82的通流截面积大于上侧的第二管段82的通流截面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更多个第二管段82。这种设置可以实现多级降噪,以满足更高要求降噪需要。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管段81和第二管段8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如焊接。结合图4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二管段82上形成内螺纹孔82a,相应地在第一管段81上形成外螺纹,由此能够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组装。结合图5所示,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管段82的朝向第一管段81的端部可以形成有环形凹槽82b,由此将第一管段81的端部过盈配合地嵌入该环形凹槽82b中,便于提高装配效率。此外,还可以在第二管段82的两端采用不同连接方式连接至第一管段81,如一端焊接、一端螺纹连接等。第二管段82可以采用适宜的材料制成,例如由钢材制成,以确保具有较高的强度。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管段82为内表面形成有吸音孔的复合材料管,如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可以进一步改善降噪效果。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储液器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压缩机储液器的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可以为单缸压缩机或双缸压缩机。此外,本技术还提供具有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空调系统。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储液器,包括壳体(1),该壳体(1)限定有储液腔(2)并具有进气通道(3)和出气通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4)具有扩张部(5),该扩张部(5)的通流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气通道(4)的其他部分的通流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储液器,包括壳体(1),该壳体(1)限定有储液腔(2)并具有进气通道(3)和出气通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4)具有扩张部(5),该扩张部(5)的通流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气通道(4)的其他部分的通流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连接有进气管(6)和出气管(7),所述进气通道(3)穿过所述进气管(6)延伸,所述出气管(7)通过在所述储液腔(2)内延伸的气液分离管(8)连通至所述储液腔(2),且所述出气通道(4)穿过所述气液分离管(8)和所述出气管(7)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管(8)包括第一管段(81)和第二管段(82),所述第二管段(82)的通流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管段(81)的通流截面积以形成为所述扩张部(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管(8)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管段(82),且沿靠近所述出气管(7)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跃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