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502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其中,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安装于压缩主体上方或下方的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包括壳体、进气管、回气管以及滤网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液腔,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所述回气管的入气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所述回气管的回气端与所述压缩机主体相连通,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滤网组件分隔所述出气端和所述入气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液器安装于压缩机主体的上方或下方,通过储液器内布置的滤网组件能有效过滤吸入储液器冷媒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气缸损伤气缸,保证气缸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1、压缩机为制冷设备的核心部件,由于从制冷系统进入压缩机的冷媒中可能含有铁屑等杂质,因此压缩机的储液器中需要有滤网用于过滤从制冷系统进入的冷媒中可能含有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压缩机的气缸。传统储液器布置在压缩机的侧方,如果需要将储液器一体式布置在压缩机的上方或下方,一体式的储液器结构与传统侧置的储液器结构不同,所以需要从新设计滤网布置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储液器安装于压缩机主体的上方或下方,通过储液器内布置的滤网组件能有效过滤吸入储液器冷媒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气缸损伤气缸,保证气缸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压缩机,包括:

3、压缩机主体;以及

4、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安装于压缩机主体的上方或下方,所述储液器包括壳体、进气管、回气管以及滤网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液腔,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所述回气管的入气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所述回气管的回气端与所述压缩机主体相连通,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滤网组件分隔所述出气端和所述入气端。

5、可选地,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和/或所述回气管的入气端。

6、可选地,所述滤网组件包括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的滤网件,所述支架套在所述出气端的外壁。

7、可选地,所述滤网件呈筒状,所述滤网件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呈弧面设置。

8、可选地,所述回气管还包括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回油孔,所述滤网组件还包括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套在所述入气端的外壁,所述第二过滤件套设在所述回气管的外壁,并遮盖所述回油孔。

9、可选地,所述第二过滤件包括套在所述回气管外壁的保持架、和与所述保持架相连接的过滤网,所述保持架包括第一子架和第二子架,所述第一子架、所述过滤网和第二子架依次相连接,所述过滤网套设所述回油孔。

10、可选地,所述滤网组件连接所述储液腔的腔壁。

11、可选地,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支架和滤网件,所述支架与所述储液腔的腔壁相连接,所述支架形成有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过滤腔,所述滤网件围设所述过滤腔的腔壁,所述支架设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第一管口伸入所述过滤腔内,所述回气管的回气端通过所述第二管口伸出所述支架。

12、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柱体部、及分别设于所述柱体部上下两端的辐条部,所述柱体部与所述储液腔的腔壁相连接,所述柱体部和所述辐条部围合形成所述过滤腔,所述滤网件设于所述辐条部,所述第一管口设于所述柱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管口沿上下方向贯穿两所述辐条部。

13、可选地,所述入气端位于所述出气端的上方。

1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缩机。

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压缩机主体、安装于压缩主体上方或下方的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包括壳体、进气管、回气管以及滤网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液腔,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所述回气管的入气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所述回气管的回气端与所述压缩机主体相连通,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滤网组件分隔所述出气端和所述入气端。相比现有技术中储液器布置压缩机主体侧方的方案,所述储液器设于所述压缩机主体的上方或下方,如此,使得压缩机的径向尺寸较小,压缩机所需的放置区域较小,并降低压缩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压缩机发出的噪音较小,及储液器连接压缩机的管路受到的应力较小,能更好的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的气缸,避免液击的产生,改善回气管容易产生振动的问题,并且无需额外的固定结构,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滤网组件分隔所述出气端和所述入气端。通过滤网组件阻挡从进气管随冷媒流入储液腔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压缩机的气缸。如此,优化了储液器的结构,简化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和/或所述回气管的入气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包括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的滤网件,所述支架套在所述出气端的外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件呈筒状,所述滤网件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呈弧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管还包括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回油孔,所述滤网组件还包括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套在所述入气端的外壁,所述第二过滤件套设在所述回气管的外壁,并遮盖所述回油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件包括套在所述回气管外壁的保持架、和与所述保持架相连接的过滤网,所述保持架包括第一子架和第二子架,所述第一子架、所述过滤网和第二子架依次相连接,所述过滤网套设所述回油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连接所述储液腔的腔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支架和滤网件,所述支架与所述储液腔的腔壁相连接,所述支架形成有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过滤腔,所述滤网件围设所述过滤腔的腔壁,所述支架设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第一管口伸入所述过滤腔内,所述回气管的回气端通过所述第二管口伸出所述支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柱体部、及分别设于所述柱体部上下两端的辐条部,所述柱体部与所述储液腔的腔壁相连接,所述柱体部和所述辐条部围合形成所述过滤腔,所述滤网件设于所述辐条部,所述第一管口设于所述柱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管口沿上下方向贯穿两所述辐条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端位于所述出气端的上方。

1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和/或所述回气管的入气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包括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的滤网件,所述支架套在所述出气端的外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件呈筒状,所述滤网件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呈弧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管还包括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回油孔,所述滤网组件还包括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套在所述入气端的外壁,所述第二过滤件套设在所述回气管的外壁,并遮盖所述回油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件包括套在所述回气管外壁的保持架、和与所述保持架相连接的过滤网,所述保持架包括第一子架和第二子架,所述第一子架、所述过滤网和第二子架依次相连接,所述过滤网套设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东黄庆洋闫卓朱晓涵陈锐周杏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