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502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8
本公开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包括:壳体、光源组件和投影镜头,所述投影装置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第二反光镜、第二风机和透镜组件;所述第二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侧,用于反射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进入所述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用于对光进行准直;所述容纳空间包括空气流动空间,所述空气流动空间包括第一子空间和第二子空间,所述光源组件、所述第二反光镜、所述透镜组件和所述壳体的一部分限定出所述第一子空间,所述第二子空间位于所述第一子空间的周围;所述第二风机用于推动所述空气流动空间内的内部空气循环,使所述内部空气在所述第一子空间与所述第二子空间之间循环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1、投影装置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与计算机、游戏机、电视等设备连接,从而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投影装置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娱乐场所。

2、目前,市面上的投影装置主要包括crt(cathode ray tube)投影装置、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投影装置、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投影装置。lcd投影装置主要包括单lcd投影装置,三lcd投影装置等。单lcd 投影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普及到中低消费群体,因此具有可观的增长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投影装置。

2、本公开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包括:壳体、光源组件和投影镜头,所述投影装置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第二反光镜、第二风机和透镜组件;所述第二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侧,用于反射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进入所述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用于对光进行准直;

3、所述容纳空间包括空气流动空间,所述空气流动空间包括第一子空间和第二子空间,所述光源组件、所述第二反光镜、所述透镜组件和所述壳体的一部分限定出所述第一子空间,所述第二子空间位于所述第一子空间的周围;

4、所述第二风机用于推动所述空气流动空间内的内部空气循环,使所述内部空气在所述第一子空间与所述第二子空间之间循环流动。

<p>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包括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壳体包括功能区和非功能区,所述功能区设置有第二入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非功能区设置有贯穿所述风机壳体的通风部;

6、所述第二入风口朝向所述第二子空间,所述第二出风口被配置为同时向所述第一子空间和所述第二子空间排入空气;

7、其中,排入所述第一子空间的空气经过所述通风部进入所述第二入风口;排入所述第二子空间的空气在所述第二子空间内流动后进入所述第二入风口。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

9、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处;所述发光组件、所述投影镜头、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

10、所述第二子空间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二风机之间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至少部分构成所述第一风道的一侧侧壁;

11、其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向所述第一子空间排入的空气能够依次经过所述通风部和所述第一风道,再进入所述第二入风口。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入风口朝向所述第一风道设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和第一透镜,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透镜组件远离所述第二反光镜的一侧,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透镜组件的一侧;

14、所述透镜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具有第三间隙;

15、所述第二子空间还包括u型风道,所述u型风道包括并排设置且互相连通的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包括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三风道包括所述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入所述第二子空间的空气的流动路径包括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三风道和所述第一风道。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风道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入所述第二子空间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三风道和所述第一风道后,进入所述第二入风口。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反光面方向,所述第二反光镜在所述第二风机的风机壳体上的投影与至少部分通风部无交叠。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反光面呈梯形,所述梯形具有互相平行的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以及连接在第一底边与所述第二底边之间的腰,所述第一底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底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底边位于所述第一子空间靠近所述透镜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二底边位于所述第二子空间远离所述透镜组件的位置;

19、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反光面方向,所述梯形的腰在所述风机壳体上的投影与所述通风部接触或相邻。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部分布在所述第二反光镜的两个腰侧;所述通风部包括多个通风孔,所述第二反光镜的每个腰侧均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与所述第二子空间相对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位于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子空间一侧的其余区域;

22、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为第一有效排入面积,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为第二有效排入面积,所述通风部的通风面积与所述第一有效排入面积之比在[1,1.3] 范围内。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部的通风面积与所述第一有效排入面积之比在 [1.1,1.3]范围内。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与所述第二子空间相对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位于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子空间一侧的其余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为第一有效排入面积,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为第二有效排入面积;

25、所述第二入风口的通风面积为所述第一有效排入面积与所述第二有效排入面积之和的m倍,m在[1,1.2]范围内。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与所述第二子空间相对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位于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子空间一侧的其余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为第一有效排入面积,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为第二有效排入面积;

27、所述第二有效排入面积为所述第一有效排入面积面积的(1,3]倍。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光部和第二透镜,所述透光部位于所述第二透镜远离所述第二反光镜的一侧。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件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的空气分流,使一部分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一子空间,使一部分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子空间。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光部和第二透镜,所述透光部位于所述第二透镜远离所述第二反光镜的一侧;

31、所述透镜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

32、所述透光部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二透镜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一侧的边缘均通过所述固定件限位。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长度;

34、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的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装置,包括:壳体、光源组件和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第二反光镜、第二风机和透镜组件;所述第二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侧,用于反射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进入所述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用于对光进行准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包括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壳体包括功能区和非功能区,所述功能区设置有第二入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非功能区设置有贯穿所述风机壳体的通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风口朝向所述第一风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和第一透镜,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透镜组件远离所述第二反光镜的一侧,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透镜组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风道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入所述第二子空间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三风道和所述第一风道后,进入所述第二入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反光面方向,所述第二反光镜在所述第二风机的风机壳体上的投影与至少部分通风部无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反光面呈梯形,所述梯形具有互相平行的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以及连接在第一底边与所述第二底边之间的腰,所述第一底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底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底边位于所述第一子空间靠近所述透镜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二底边位于所述第二子空间远离所述透镜组件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部分布在所述第二反光镜的两个腰侧;所述通风部包括多个通风孔,所述第二反光镜的每个腰侧均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与所述第二子空间相对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位于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子空间一侧的其余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部的通风面积与所述第一有效排入面积之比在[1.1,1.3]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与所述第二子空间相对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位于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子空间一侧的其余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为第一有效排入面积,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为第二有效排入面积;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与所述第二子空间相对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二出风口中位于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第一子空间一侧的其余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为第一有效排入面积,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为第二有效排入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光部和第二透镜,所述透光部位于所述第二透镜远离所述第二反光镜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的空气分流,使一部分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一子空间,使一部分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子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光部和第二透镜,所述透光部位于所述第二透镜远离所述第二反光镜的一侧;

1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所述第二开口部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装置,包括:壳体、光源组件和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第二反光镜、第二风机和透镜组件;所述第二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侧,用于反射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进入所述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用于对光进行准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包括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壳体包括功能区和非功能区,所述功能区设置有第二入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非功能区设置有贯穿所述风机壳体的通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风口朝向所述第一风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和第一透镜,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透镜组件远离所述第二反光镜的一侧,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透镜组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风道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入所述第二子空间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三风道和所述第一风道后,进入所述第二入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反光面方向,所述第二反光镜在所述第二风机的风机壳体上的投影与至少部分通风部无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反光面呈梯形,所述梯形具有互相平行的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以及连接在第一底边与所述第二底边之间的腰,所述第一底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底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底边位于所述第一子空间靠近所述透镜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二底边位于所述第二子空间远离所述透镜组件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部分布在所述第二反光镜的两个腰侧;所述通风部包括多个通风孔,所述第二反光镜的每个腰侧均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刚王光泉张伟李熙王宇杰刘小龙董大林杨昱鲁健敏吴鹏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