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排管微通道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822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排管微通道换热器,在换热器上下面设计有连接板,将四层换热器固定在一起。并利用独特的连接管、连接接头,连通相邻层的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内隔板将四排管微通道换热器划分为八个流程。换热器前后还连接有安装支架,在不同安装空间方便安装。解决了当安装空间受限时,如何保证换热面积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强度可靠,换热能力强、安装方便等优点。

A four row tube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ur-row tube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A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heat exchanger to fix the four-layer heat exchanger together. The four-row tube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is divided into eight processes by the inner diaphragm of the heat exchanger. Before and after the heat exchanger is connected with mounting bracket, which is convenient to install in different installation space. The problem of how to ensure the heat transfer area is solved when the installation space is limi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liable strength, strong heat exchange capability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排管微通道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四排管的微通道换热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微通道换热器被广泛应用在汽车空调、家用空调、工业制冷以及热泵热水器等行业。与常规换热器相比,微通道换热器不仅体积小换热系数大,换热效率高,而且结构紧凑、重量轻,可满足更高的能效标准,而且具有优良的耐压性能,可以CO2为工质制冷,符合环保要求。常见的微通道换热器以单层及双层微通道换热器为主。但是当安装空间受限,单层或双层的微通道换热器换热面积又不足时,便需要采用更多层的微通道换热器。多层微通道换热器关键技术需要解决各层换热器之间的连接问题,由于微通换热器内压力较高,要求连接接头强度可靠,不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四排管微通道换热器,解决了多层微通道换热器的连接和安装问题,结构简单、强度可靠,安装方便。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四排管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至第八集流管、第一至第三跨接管、以及第一至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至第八集流管的两端均封闭,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集流管平行设置、一端均固连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排管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至第八集流管、第一至第三跨接管、以及第一至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至第八集流管的两端均封闭,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集流管平行设置、一端均固连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另一端均固连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五至第八集流管平行设置、一端均固连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另一端均固连在所述第四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至第四集流管在其管道中均设有隔板、将其隔成不能流通的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五集流管之间、第二集流管和第六集流管之间、第三集流管和第七集流管之间、第四集流管和第八集流管之间都均匀的设有若干用于联通二者的扁管;所述第一跨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下管体和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排管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至第八集流管、第一至第三跨接管、以及第一至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至第八集流管的两端均封闭,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集流管平行设置、一端均固连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另一端均固连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五至第八集流管平行设置、一端均固连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另一端均固连在所述第四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至第四集流管在其管道中均设有隔板、将其隔成不能流通的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五集流管之间、第二集流管和第六集流管之间、第三集流管和第七集流管之间、第四集流管和第八集流管之间都均匀的设有若干用于联通二者的扁管;所述第一跨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下管体和第二集流管的上管体之间,用于联通第一集流管的下管体和第二集流管的上管体;所述第二跨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下管体和第三集流管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孝天冯诗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