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具垫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56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具垫板组件,包括推拉平板和装在推拉平板下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至少设有两个且各支撑板之间相互平行,相邻支撑板之间装有高度可调的滚动装置,支撑板的一端装有用于推拉限位的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滚动装置将垫板组件与模具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避免了垫板组件滑动摩擦时的损坏,延长了垫板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滚动装置的滚轮通过弹性部件实现高度调节,避免了模具压筋时对滚动装置的损坏;对称设置的限位杆保证了垫板组件的回拉时的准确限位,方便了垫板组件的多次循环使用,保证了垫板组件的推拉时的安全可靠性。

A new type of die plat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mold pad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push-pull plate and a support plate mount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a push-pull plate.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parallel support plates, and a highly adjustable roll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adjacent support plates. One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for pushing and pull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transforms the sliding friction between the pad assembly and the die into rolling friction by a rolling device, avoids the damage of the pad assembly when sliding friction,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ad assembl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oller of the rolling device realizes the height adjustment through the elastic component, avoids rolling when the die is pressed. The symmetrical limit bar ensures the accurate limit of the backing plate assembly when pulling back, facilitates the repeated recycling of the backing plate assembly, and ensures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acking plate assembly when pushing and pu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模具垫板组件
本技术涉及叉车加工
,具体是一种新型模具垫板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部分叉车的叉车外壁板轮廓尺寸大,在加工时需要在工件上加工一道U型的加强筋,根据U型加强筋的成型工艺,在工件弯曲成型前,需要先压型加强筋。由于加强筋成型所需的压力非常大,需要在模具托料板下方放置用于承载压力的组件,承载压力的组件在加强筋加工前后需要重复的推拉。在实现托料板变形的同时,还要保证承载压力的组件的强度,另外,由于作业时,操作人员要频繁地推拉承载压力的组件,导致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比较大。目前,常用的承载压力的组件普遍存在推拉定位速度慢、效果差的问题,常用的承载压力组件重量大,不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同时,承载压力的组件在不断推拉过程中与模具之间存在较大的滑动摩擦力,导致承载压力的组件容易被毁损,提高了使用成本,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模具垫板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模具垫板组件,包括推拉平板和装在推拉平板下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至少设有两个且各支撑板之间相互平行,相邻支撑板之间装有高度可调的滚动装置,支撑板的一端装有用于推拉限位的限位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动装置至少设有一组,滚动装置包括滚轴、装在滚轴上的滚轮和通过连接件装在滚轴两端上部的弹性部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下部开设有高度凹槽,高度凹槽顶面开设有与连接件旋合的连接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拉平板位于限位杆上方的一端设有倒角、另一端开设有推拉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轴中部为圆柱形结构、两端为开设有安装孔的板形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相邻支撑板之间设有等间距布置的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焊接成一体的推拉平板和支撑板以及高度可调的滚动装置,结构牢固,使用安全可靠;通过设置的滚动装置将垫板组件与模具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省时省力,避免了垫板组件滑动摩擦时的损坏,延长了垫板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滚动装置的滚轮通过弹性部件实现高度调节,避免了模具压筋时对滚动装置的损坏,还便于垫板组件的推拉;开设的倒角实现了垫板组件的快速定位与推拉,对称设置的限位杆保证了垫板组件的回拉时的准确限位,方便了垫板组件的多次循环使用,保证了垫板组件的推拉时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滚轴和滚轮的立体图。图中:1-支撑板、2-推拉平板、3-滚动装置、31-滚轴、32-滚轮、33-弹性部件、4-限位杆、5-高度凹槽、6-推拉通孔、7-加强筋、8-连接件、9-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支撑板1、推拉平板2和高度可调的滚动装置3及装在支撑板1一端前后两侧面上的限位杆4等焊接在一起组成的垫板组件,实现了将模具组件方便的推至模具托料板压筋镶块向下方并在压型完成后快速拉出,提高了成型工艺的工作效率。请参阅图1-4,新型模具垫板组件包括推拉平板2和装在推拉平板2下表面的支撑板1,推拉平板2与支撑板1相互垂直,推拉平板2的下表面与支撑板1的上端面固定贴合,支撑板1至少设有两个且各支撑板1之间相互平行,支撑板1下部开设有高度凹槽5,每个支撑板1下部的高度凹槽5至少开设有两个且关于支撑板1中部对称开设,相邻支撑板1之间设有等间距布置的加强筋7,加强筋7的设置可有效提高垫板组件的强度,提高垫板组件使用的安全可靠性,相邻支撑板1之间装有高度可调的滚动装置3,滚动装置3至少设有一组,滚动装置3包括滚轴31、装在滚轴31上的滚轮32和通过连接件8装在滚轴31两端上部的弹性部件33,高度凹槽5顶面开设有与连接件8旋合的连接孔9,连接件8可选用螺栓等部件,安装时,将螺栓穿过滚轴31两端对称开设的安装孔并贯穿弹性部件33,螺栓的顶端与设有内螺纹的连接孔9旋合,通过调整连接件8与连接孔9的旋合长度可实现滚动装置3的高度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弹性部件33可选用压缩弹簧等部件。在垫板组件在受到压力较大时,压缩弹簧的压缩量增大,位于弹性部件33下部的滚轴31沿着穿在滚轴31内的连接件8向上移动,滚轴31的两端缩进高度凹槽5内,位于两支撑板1之间的滚轮32在滚轴31的带动下沿着连接件8向上移动,滚动装置3向上移动的距离最大可达到滚轴31两端的上表面与高度凹槽5顶面贴合接触;在垫板组件受到压力较小时,压缩弹簧的压缩量减小并推动下部的滚轴31向远离高度凹槽5内侧顶面的方向向下移动,滚动装置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连接件8向下移动,滚轮32与模具接触并将垫板组件支撑起来,使得垫板组件与模具脱离接触,支撑板1的一端装有用于推拉限位的限位杆4,限位杆4对称安装在位于推拉平板2下部最外侧的支撑板1上,实现垫板组件在推拉使用过程中的限位,避免推程与回程过度,推拉平板2位于限位杆4上方的一端设有倒角、另一端开设有推拉通孔6。请参阅图5,滚轴31中部为圆柱形结构、两端为开设有安装孔的板形结构,滚轴31中部的圆柱形结构用于安装滚轮32,使得滚轮32可绕滚轴31转动,滚轴31两端为开设有安装孔的板形结构,连接件8穿过滚轴31两端板形结构的安装孔并贯穿在弹性部件33中部,连接件8顶端旋合进高度凹槽5顶面开设的连接孔9内,连接件8选用的螺栓可为内六角圆柱头螺栓,当滚动装置3下移至最低点时,螺栓装进连接孔9的底端面与滚轴31两端的下表面齐平。使用模具对部件进行压筋工艺前,操作人员可手握推拉平板2一端开设的推拉通孔6,推拉平板2的外边缘设有圆角,避免锋利的边缘线划伤操作人员,提高推拉使用的舒适度,操作人员将垫板组件推送至模具托料板压筋镶块正下方,在推拉过程中,滚轮32装置的滚轮32在弹性部件33张力作用下伸出支撑板1下端面,将垫板组件在推送过程中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及滑动摩擦对垫板组件的损坏,推拉快速方便,省时省力,垫板组件在推拉过程中,推拉平板2前后两端面利用模具上的两组导柱定位,推拉平板2位于限位杆4上方的一端设有倒角,倒角的设置可避免垫板组件在推送时与模具的两组导柱发生撞击,加快了推拉平板2的快速定位;将垫板组件推送至模具托料板压筋镶块正下方后,模具在进行压筋工艺时,模具压在垫板组件上部,模具的压力较大,使得弹性部件33被压缩并带动滚轮32回缩,滚轴31两端缩进支撑板1下部开设的高度凹槽5内,此时,滚动装置3的滚轮32下部与支撑板1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内,支撑板1下端面支撑在模具上,使得模具压筋时的工作压力作用在垫板组件的支撑板1和推拉平板2上而不是滚轮32上,避免了压筋工艺对滚轮32的损坏,在相邻的支撑板1之间设有等间距布置的加强筋7,支撑板1的厚度较大,保证了垫板组件的强度,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模具垫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拉平板(2)和装在推拉平板(2)下表面的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至少设有两个且各支撑板(1)之间相互平行,相邻支撑板(1)之间装有高度可调的滚动装置(3),支撑板(1)的一端装有用于推拉限位的限位杆(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模具垫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拉平板(2)和装在推拉平板(2)下表面的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至少设有两个且各支撑板(1)之间相互平行,相邻支撑板(1)之间装有高度可调的滚动装置(3),支撑板(1)的一端装有用于推拉限位的限位杆(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具垫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装置(3)至少设有一组,滚动装置(3)包括滚轴(31)、装在滚轴(31)上的滚轮(32)和通过连接件(8)装在滚轴(31)两端上部的弹性部件(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妍程双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好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