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DC-DC转换电路以及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50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DC‑DC转换电路以及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源,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该双向DC‑DC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第五可控开关、第六可控开关、第七可控开关、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以及第一电容、第二电容。该双向DC‑DC转换电路采用组合电感代替普通DC‑DC电路中的单一电感,有效地提升了双向DC‑DC电路的输出电压范围,且双向DC‑DC电路的工作模式减小了控制难度,降低了对主开关的损耗。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sion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for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idirectional DC_DC conversion circuit and a power supply for electric vehicles,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s. The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circuit includes the first controllable switch, the second controllable switch, the third controllable switch, the fourth controllable switch, the fifth controllable switch, the sixth controllable switch, the seventh controllable switch, the first inductance, the second inductance, the first capacitor and the second capacitor. The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uses a combined inductor instead of a single inductor in the conventional DC/DC converter, which effectively enhances the output voltage range of the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and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reduces the control difficulty and the loss of the main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DC-DC转换电路以及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向DC-DC转换电路以及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DC-DC变换器在电动汽车的电源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近几年中,双向DC-DC转换电路已经逐渐取代了单向DC-DC转换电路。但是现有的双向DC-DC转换电路一般通过几个主开关交替导通实现电路的双向供电,这种工作方式不仅主开关损耗大、共模噪音大,且输出的电压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DC-DC转换电路以及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源,该双向DC-DC转换电路用组合电感结构替代了普通DC-DC电路中的单一电感,提高了电路的输出电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双向DC-DC转换电路,该双向DC-DC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第五可控开关、第六可控开关、第七可控开关、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以及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第五可控开关、第六可控开关和第七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口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第五可控开关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感与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六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五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七可控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电感与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口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容连接在第一接口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第二电容连接在第二接口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优选地,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第五可控开关、第六可控开关和第七可控开关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IGBT管。优选地,还包括阳极和阴极分别与IGBT管的源极和漏极连接的二极管。优选地,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第五可控开关、第六可控开关和第七可控开关为三极管或场效应管。优选地,还包括阳极和阴极分别与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连接的二极管,或阳极和阴极分别与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连接的二极管。优选地,双向DC-DC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二电压传感器,第一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接口的电压,第二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接口的电压。优选地,双向DC-DC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和第二电流传感器,第一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接口的正极的电流,第二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接口的正极的电流。在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源,包括如上述的任意一种双向DC-DC转换电路以及控制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组合电感代替普通DC-DC电路中的单一电感,有效地提升了双向DC-DC电路的输出电压范围,且双向DC-DC电路的工作模式减小了控制难度,降低了对主开关的损耗。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双向DC-DC转换电路的电路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双向DC-DC转换电路的主开关占空比与输出电压放大倍数的关系图;图3示出了传统双向DC-DC转换电路的主开关占空比与输出电压放大倍数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双向DC-DC转换电路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双向DC-DC转换电路,双向DC-DC转换电路可以包括第一可控开关S1、第二可控开关S2、第三可控开关S3、第四可控开关S4、第五可控开关S5、第六可控开关S6、第七可控开关S7、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以及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可控开关S1、第二可控开关S2、第三可控开关S3、第四可控开关S4、第五可控开关S5、第六可控开关S6和第七可控开关S7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可控开关S1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口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可控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控开关S2的第二端接地;第五可控开关S5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感L1与第三可控开关S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可控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六可控开关S6的第一端与第五可控开关S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七可控开关S7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可控开关S7的第一端与第四可控开关S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电感L2与第一可控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可控开关S3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口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第四可控开关S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可控开关S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容C1连接在第一接口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第二电容C2连接在第二接口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其中,第一可控开关S1、第二可控开关S2、第三可控开关S3和第四可控开关S4为主开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可控开关S1、第二可控开关S2、第三可控开关S3、第四可控开关S4、第五可控开关S5、第六可控开关S6和第七可控开关S7例如可以为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IGBT管。双向DC-DC转换电路还可以包括阳极和阴极分别与IGBT管的源极和漏极连接的多个二极管。二极管的数量与IGBT管的数量相同。在IGBT管断开的情况下,二极管可以起到导通电路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可替换实施方式中,第一可控开关S1、第二可控开关S2、第三可控开关S3、第四可控开关S4、第五可控开关S5、第六可控开关S6和第七可控开关S7可以例如为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双向DC-DC转换电路还可以包括阳极和阴极分别与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连接的二极管,或阳极和阴极分别与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连接的二极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双向DC-DC转换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二电压传感器,第一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接口的电压,第二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接口的电压。在本专利技术的可替换实施方式中,双向DC-DC转换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和第二电流传感器,第一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接口的正极的电流,第二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接口的正极的电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双向DC-DC转换电路可以同时包括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二电压传感器和第一电流传感器和第二电流传感器。在第一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电压信号或者第一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电流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第二可控开关S2和第三可控开关S3断开,第一可控开关S1、第四可控开关S4、第五可控开关S5和第七可控开关S7共同导通或共同断开,以及在控制第一可控开关S1、第四可控开关S4、第五可控开关S5和第七可控开关S7共同断开的同时控制第六可控开关S6导通。此时第一接口与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DC‑DC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DC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S1)、第二可控开关(S2)、第三可控开关(S3)、第四可控开关(S4)、第五可控开关(S5)、第六可控开关(S6)、第七可控开关(S7)、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以及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可控开关(S1)、所述第二可控开关(S2)、所述第三可控开关(S3)、所述第四可控开关(S4)、所述第五可控开关(S5)、所述第六可控开关(S6)和所述第七可控开关(S7)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S1)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口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S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可控开关(S5)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与所述第三可控开关(S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可控开关(S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可控开关(S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七可控开关(S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可控开关(S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可控开关(S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L2)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可控开关(S3)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口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可控开关(S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可控开关(S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口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口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DC-DC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DC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S1)、第二可控开关(S2)、第三可控开关(S3)、第四可控开关(S4)、第五可控开关(S5)、第六可控开关(S6)、第七可控开关(S7)、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以及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可控开关(S1)、所述第二可控开关(S2)、所述第三可控开关(S3)、所述第四可控开关(S4)、所述第五可控开关(S5)、所述第六可控开关(S6)和所述第七可控开关(S7)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S1)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口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S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可控开关(S5)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与所述第三可控开关(S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可控开关(S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可控开关(S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七可控开关(S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可控开关(S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可控开关(S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L2)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可控开关(S3)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口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可控开关(S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可控开关(S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口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口的正极和负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DC-DC转换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鹏吴升吕东冬翟周林汪国军黄少峰朱立山廖华波朱承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一维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