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43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调螺杆。一种自调螺杆,其包括沿预设方向设置在自调螺杆两端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棘轮;在第一连接部上,沿预设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以及第三轴体;第一轴体的直径预设方向逐渐增加;第二轴体的直径大于第一轴体的最大直径,第三轴体的直径大于第二轴体的直径;第三轴体靠近第二轴体的侧面用于与自调支撑杆抵靠;沿预设方向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凹槽,棘轮用于沿连接凹槽运动,并与第三轴体配合;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用于与自调螺套配合。该自调螺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A self adjusting screw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brak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self adjusting screw rod. A self-adjusting screw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a ratchet wheel between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self-adjusting screw in a preset direction;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the first shaft, the second shaft and the third shaft are successively included along the preset direction;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first shaft is preset; The direction increases gradually; the diameter of the second shaft is larger than the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first shaft,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third shaft is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second shaft; the side of the third shaft near the second shaft is used for reaching the self-adjusting support rod; a connect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long the preset direction, and the ratchet is used for moving along the connecting groov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thread which is used for matching with the self-adjusting screw sleeve. The self-adjusting screw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effective reduction of wear and tear in the use process, and prolonged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螺杆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调螺杆。
技术介绍
制动系统是关系到人车安全的关键部件,制动器在所有的行驶车辆中属最重要的安全、关键部件,汽车的制动系统按照可靠、省力等要求分为多种结构形式,拉臂式制动器是机械刹车制动器中常用的一种结构。鼓式制动器是轻、轿、微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执行装置,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动主缸总成产生的液压,通过制动管路传送至鼓式制动器使制动蹄片与后制动鼓相接触进而产生摩擦阻力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鼓式制动器的元件比盘式制动器的多,而且维修难度更大,但是鼓式制动器的制造成本低,并且易于与紧急制动系统及驻车制动系统相结合。所以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领域。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制动蹄片处在不工作的初始位置,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应保持合适的间隙。但是由于制动蹄片及制动鼓在行车制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从而导致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会逐渐增大,最终将延长制动时间,增加制动距离,这对于安全行车是十分不利的。为了保持良好的制动效率,制动蹄总成中的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要有一个最佳间隙值。随着摩擦片磨损,制动蹄总成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增大,需要有一个调整间隙的机构。而现有的自调螺杆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磨损较大,导致调整间隙的机构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调螺杆,该自调螺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一种自调螺杆,其包括沿预设方向设置在自调螺杆两端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棘轮;在第一连接部上,沿预设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以及第三轴体;第一轴体的直径预设方向逐渐增加;第二轴体的直径大于第一轴体的最大直径,第三轴体的直径大于第二轴体的直径;第三轴体靠近第二轴体的侧面用于与自调支撑杆抵靠;沿预设方向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凹槽,棘轮用于沿连接凹槽运动,并与第三轴体配合;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用于与自调螺套配合。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在第三轴体靠近第二轴体的侧面上设有用于与自调支撑杆抵靠的凸台。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在凸台靠近第二轴体的侧面设有弧形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绕自调螺杆的轴线,在凸台靠近第二轴体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凸台;多个凸台间隔均匀布置。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轴体靠近第二轴体的侧面上设有用于与自调支撑杆抵靠的凹槽;凹槽具备与自调支撑杆的端部配合的形状。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轴体沿预设方向的长度大于棘轮的厚度。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绕自调螺杆的轴线,在第一连接部上对称设有多个连接凹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自调螺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调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调螺杆的安装示意图。图标:100-自调螺杆;110-第一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130-棘轮;111-第一轴体;112-第二轴体;113-第三轴体;200-自调支撑杆;121-外螺纹;300-自调螺套;114-凸台;115-连接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间隙自调机构是鼓式制动器里非常关键的零部件之一。当制动蹄片及制动鼓工作表面磨损时,制动蹄片和制动鼓之间将产生更大的间隙。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制动时,在管路液压的作用下制动蹄片会向制动鼓靠近。由于间隙的增大,制动蹄片的位移增加,带动调节拨板的拨齿部分位移增加,使间隙自调机构的齿轮向前转动一个齿。齿轮上带有螺纹,因此它在转动时在轴向上产生位移,从而使自调机构整体长度增加,并推动支撑在两端部的制动蹄片向两侧移动,填补了由于磨损造成的间隙增大。因此它总是使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保持适当的间隙,保证了制动可靠性。而现有的自调螺杆100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磨损较大,导致调整间隙的机构寿命较短。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实施例中提供的自调螺杆100的具体结构。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自调螺杆100包括沿预设方向设置在自调螺杆100两端的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连接部120以及位于第一连接部110及第二连接部120之间的棘轮130。请参照图1、图2及图3,在第一连接部110上,沿预设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轴体111、第二轴体112以及第三轴体113;第一轴体111的直径预设方向逐渐增加,使得第一轴体111为锥形;第二轴体112的直径大于第一轴体111的最大直径,第三轴体113的直径大于第二轴体112的直径;第三轴体113靠近第二轴体112的侧面用于与自调支撑杆200抵靠。沿预设方向在第一连接部110上设有连接凹槽115,棘轮130用于沿连接凹槽115运动,并与第三轴体113配合。请参照图2及图3,第二连接部120上设置有外螺纹121,外螺纹121用于与自调螺套300配合。该自调螺杆100的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分别伸入自调支撑杆200和自调螺套300。并且,棘轮130可以沿连接凹槽115运动,并在运动到第三轴体113上后,与第三轴体113配合;第一连接部110在伸入自调支撑杆200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调螺杆包括沿预设方向设置在所述自调螺杆两端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棘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以及第三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的直径所述预设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轴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体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三轴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轴体的直径;所述第三轴体靠近所述第二轴体的侧面用于与自调支撑杆抵靠;沿预设方向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凹槽,所述棘轮用于沿所述连接凹槽运动,并与所述第三轴体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与自调螺套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调螺杆包括沿预设方向设置在所述自调螺杆两端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棘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以及第三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的直径所述预设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轴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体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三轴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轴体的直径;所述第三轴体靠近所述第二轴体的侧面用于与自调支撑杆抵靠;沿预设方向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凹槽,所述棘轮用于沿所述连接凹槽运动,并与所述第三轴体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与自调螺套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螺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轴体靠近所述第二轴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千幸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