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relates to a carbon nanotube conductive agent slurry for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dding active carbon into conductive agent slurry not only helps to disperse carbon nanotubes, but also helps to increase the adsorption of electrolyte on the anod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reduce the diffusion path of ions by dispersing active carbon in the anode material. The formation of SEI film on its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导电浆料,导电剂主要是碳纳米管。
技术介绍
负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孔隙率是决定负极材料性能的最关键因素,孔隙率大的负极材料能吸附更多的锂离子,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为了避免浓差极化的影响,要求电极具有最佳的孔隙结构。为了保证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电极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都必须是最佳的,低电阻的电极材料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负极材料的本征电导率并不是非常高,一般商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会掺杂导电剂。导电剂的特性会影响电极活性颗粒之间的孔隙尺寸和形状。另外,导电剂吸收电解质的能力也影响了电解质向电极内的渗透,增加电极密度,提高颗粒间的电接触,可以改善电极的电阻。碳纳米管可以在电极材料中形成导电网络,这是最理想的导电结构状况。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能优化电极材料颗粒间的电接触,改善了电极与集流体之间的接触,并且碳纳米管在电极材料中形成的网状结构,能锁紧电极活性材料颗粒,增强电极材料之间的接触。活性炭的比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其特征在于:组分重量比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85%‑90%;碳纳米管(CNTs)3%‑6%;活性炭(AC)5%‑1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2%;碳酸亚乙酯(VC)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其特征在于:组分重量比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85%-90%;碳纳米管(CNTs)3%-6%;活性炭(AC)5%-1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2%;碳酸亚乙酯(VC)1%-2%。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整个浆料制备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水分,调节室内湿度到15%以下,所用设备仪器充分干燥,并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充分清洗;步骤(2):称取NMP,加入搅拌罐中,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打开超声波,待充分溶解后,加入碳酸亚乙酯(VC),充分溶解;步骤(3):加入活性炭粉体,搅拌30min,然后加入碳纳米管(CNTs),高速搅拌,待碳材料充分浸润后,将复合浆料转移至砂磨机设备中;步骤(4):将砂磨机转速调至1000r/min,研磨8-10h,研磨过程中应该控制温度不宜过高,温度适宜保持在50度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粒径为5μm-10μm,比表面积在2000m2/g以上。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毅,冯智富,谢宇海,吴茂玲,方爱金,张亦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南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