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869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第一基板,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离型层;在第一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驱动层,薄膜晶体管驱动层环绕离型层;在第一基板上形成显示元件,其中,部分显示元件形成于离型层的上方,部分显示元件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驱动层的上方;利用激光打断离型层与第一基板之间的键结;移除离型层以及离型层上的显示元件,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空心部;对显示元件进行封装,形成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第一封装部,第一封装部形成于第一基板上,至少环绕空心部;以及在显示面板上与空心部对应的区域开设一贯穿显示面板的通孔,第一封装部环绕通孔。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display pane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oviding a first substrate to form an off-form layer on the first substrate; forming a thin film transistor drive layer on the first substrate, and a thin film transistor drive layer surrounding the off-form layer; and forming a display element on the first substrate, wherein a portion is formed; The display element is formed above the release layer, and part of the display element is formed above the drive layer of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the bond between the release layer and the first substrate is broken by laser; the display element on the release layer and the release layer is removed to form a hollow part on the first substrate; and the display element is packaged to form a display surface. The display panel comprises at least a first package portion formed on a first substrate, at least surrounded by a hollow portion, and a through hole through the display panel is arranged on the display panel corresponding to the hollow portion, and the first package portion surrounds the through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OLED显示面板具有高色域、高对比、高对比、重量轻、体积薄、省电等其诸多优点,在平面显示领域已逐渐取代LCD显示面板,现已大量应用于手机中。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产品越来越向功能化、微型化及便携性方向发展,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式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智能穿戴设备作为近几年的新兴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其时尚的外形、功能多元化、携带便利性使其成为可以媲美手机的产品。为了提高智能穿戴设备的显示性能、并实现其微型化,智能穿戴设备目前也已纷纷采用OLED显示面板。为了让智能穿戴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外观设计自由度更高,更贴近使用者需求,因此,不可避免需要在智能穿戴设备的显示面板上开设通孔。例如智能手表,使用者更希望在智能手表的基础上,增加传统的机械指针表的指针的设计,因此,为了设置指针便需要在显示面板上开设通孔。然而,目前,OLED显示面板的封装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使用紫外光固化(UV)胶或者玻璃(Frit)胶等材料将基板与盖板胶黏在一起,达到密封的效果;另一类是使用薄膜封装(TFE)工艺,通过在基板上沉积阻水的薄膜层,来达到阻隔水氧的效果。但无论是使用上述两类技术的哪一类对显示面板进行封装,在显示面板的中心开设通孔后,都无法避免外界水氧由通孔处侵入显示面板内与显示元件接触、影响显示元件的显示性能、甚至使其失效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可在显示面板上开设通孔,并且避免水氧由通孔处侵入显示面板中、与显示元件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离型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驱动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层环绕所述离型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显示元件,其中,部分所述显示元件形成于所述离型层的上方,部分所述显示元件形成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层的上方;利用激光打断所述离型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键结;移除所述离型层以及所述离型层上的所述显示元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空心部;对所述显示元件进行封装,形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第一封装部,所述第一封装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至少环绕所述空心部;在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空心部对应的区域开设一贯穿所述显示面板的通孔,所述第一封装部环绕所述通孔。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离型层的步骤中,所述离型层是通过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涂布聚酰亚胺材料或有机光阻,并经曝光显影后形成的。优选地,在对所述显示元件进行封装的步骤中,还包括如下子步骤: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涂布封装胶,其中,所述封装胶分别环绕所述空心部以及所述显示元件涂布;将一第二基板盖合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方;对封装胶进行固化、形成第一封装部和第二封装部,粘结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封装部环绕所述空心部,所述第二封装部环绕所述显示元件。优选地,所述封装胶为紫外光固化胶,通过紫外线光照射后固化,粘结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优选地,所述封装胶为玻璃胶,经激光烧结后固化,粘结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优选地,在对所述显示元件进行封装的步骤中,还包括如下子步骤: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交替沉积无机薄膜层和有机薄膜层,直至覆盖所述显示元件,其中,所述无机薄膜层和所述有机薄膜层形成第一封装部以及第三封装部,所述第一封装部形成于所述空心部,所述第三封装部环绕且覆盖所述显示元件。优选地,所述有机薄膜层由丙烯酸类树脂材料制成;所述无机薄膜层由氮化硅、氧化铝或者二氧化钛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使用激光打断所述离型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键结的步骤在氮气环境下进行。优选地,所述移除所述离型层以及所述离型层上的所述显示元件的步骤在氮气环境下进行。优选地,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开设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3cm。本专利技术的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将光刻技术与蒸镀技术相结合,在沉积显示元件之前通过光刻技术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离型层,使沉积显示元件的过程中显示元件可同时形成于第一基板和离型层上。从而去除离型层的同时可以在第一基板上形成一空心部,进而,封装的过程中可以在该空心部形成环绕通孔的第一封装部,阻挡外接水氧由所述通孔处侵入后与所述显示元件接触,避免影响显示元件的显示性能以及出现失效等情况,并且提高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基板上形成负光阻并经曝光显影后形成离型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驱动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基板上形成显示元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激光打断离型层与第一基板之间的键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移除离型层以及离型层上的显示元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封装胶对显示面板进行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上开设通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在图9中的显示面板上盖合第二基板后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开设通孔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进一步地说明。第一实施例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8,其分别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制造过程中各步骤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说,所述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提供一第一基板,在第一基板上形成一离型层。优选地,所述离型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中心区域。所述离型层是通过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涂布聚酰亚胺材料或有机光阻,并经曝光显影后形成的。具体来说,请参见图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型层的形成方式为:在第一基板11上涂布一层负光阻21后,对负光阻21进行曝光显影,在曝光显影的过程中,使用掩膜板3对负光阻21进行遮挡,其中,掩膜板3的尺寸与负光阻21的尺寸相适应,其中心区域具有一开口,负光阻21上与该开口对应的区域经过光线照射后未溶于显影液,而其余部分全部溶于显影液,经去除后,上述未溶于显影液的部分负光阻21形成一离型层2。步骤S200: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驱动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层环绕所述离型层。具体来说,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层是通过使用黄光工艺(即经曝光显影等步骤)形成的。如图3所示,薄膜晶体管驱动层4在离型层2所在位置处断开,即避开离型层2。步骤S300: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显示元件,其中,部分所述显示元件形成于所述离型层的上方,部分所述显示元件形成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层的上方。具体地,显示元件5通过沉积镀膜(如蒸镀)的方式形成于图3所示的第一基板11上,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基板11上已形成有离型层2以及薄膜晶体管驱动层4,因此,在显示元件5沉积的过程中,部分显示元件5是形成于离型层2上的,而部分显示元件5是沉积于薄膜晶体管驱动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离型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驱动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层环绕所述离型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显示元件,其中,部分所述显示元件形成于所述离型层的上方,部分所述显示元件形成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层的上方;利用激光打断所述离型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键结;移除所述离型层以及所述离型层上的所述显示元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空心部;对所述显示元件进行封装,形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第一封装部,所述第一封装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至少环绕所述空心部;以及在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空心部对应的区域开设一贯穿所述显示面板的通孔,所述第一封装部环绕所述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离型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驱动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层环绕所述离型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显示元件,其中,部分所述显示元件形成于所述离型层的上方,部分所述显示元件形成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层的上方;利用激光打断所述离型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键结;移除所述离型层以及所述离型层上的所述显示元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空心部;对所述显示元件进行封装,形成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第一封装部,所述第一封装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至少环绕所述空心部;以及在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空心部对应的区域开设一贯穿所述显示面板的通孔,所述第一封装部环绕所述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离型层的步骤中,所述离型层是通过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涂布聚酰亚胺材料或有机光阻,并经曝光显影后形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显示元件进行封装的步骤中,还包括如下子步骤: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涂布封装胶,其中,所述封装胶分别环绕所述空心部以及所述显示元件涂布;将一第二基板盖合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方;对封装胶进行固化、形成第一封装部和第二封装部,粘结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豪陈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