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Z二维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维码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单位面积信息显示量的双Z二维码结构。
技术介绍
二维码是在一维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1980年代末,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就开始了二维码的研究。1989年美国国际资料公司专利技术了DataMatrix原名为DataCode;1991年美籍华人王寅敬博士专利技术一种二维码并由Symbol公司制定完成了PDF417码;1992年美国著名的UPS快递公司推出了UPS码即MaxiCode;1994年日本DensoWave公司专利技术了QR码;到2009年微软推了的一种新的二维码MicrosoftTag,增加了色彩维度,称为彩色条码。目前常用的二维码以矩阵的形式组成,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单个黑色(或深色)模块表示二进制的“1”,单个白色(或浅色)模块表示二进制的“0”,模块的排列组合确定了矩阵所代表的意义。例如:要表示一个英文字母“r”的信息,其ASCII码值用8位(基本ASCII码用7位,最高位置0,扩展的ASCII用8位)的二进制码表示为“011100102”,对应的编码则是 ...
【技术保护点】
1.双Z二维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码标空间,该基础码标空间为6*6的单元格(5)构成的等距空间,在该基础码标空间中设置有两个轴对称的“Z”字型码标。
【技术特征摘要】
1.双Z二维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码标空间,该基础码标空间为6*6的单元格(5)构成的等距空间,在该基础码标空间中设置有两个轴对称的“Z”字型码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Z二维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字型码标包括两组平行紧贴在一起的像素填充条,每个像素填充条包括三个色块(6),每个色块(6)对应一个单元格(5);其中一个像素填充条的第一个色块(6)和第二个色块(6)分别与另一个像素填充条的第二个色块(6)和第三个色块(6)紧贴,呈“Z”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Z二维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码标空间包括四种填充方式,分别对应“0”码标(1)、“1”码标(2)、“2”码标(3)以及“3”码标(4),所述的“0”码标(1)、“1”码标(2)、“2”码标(3)以及“3”码标(4)分别对应四进制的“0”、“1”、“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Z二维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0”码标(1)的填充方式为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