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直径管、棒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129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打磨抛光管材效率低,不稳定性因素大,表面不光滑,容易局部超出偏差范围的问题提供一种小直径管、棒抛光机,它包括支撑装置及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夹持装置、抛光装置和固定轨道,固定轨道设置在夹持装置与抛光装置之间,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轮,夹持装置包括夹持轮,抛光轮轮孔中心线与夹持轮轮孔中心线相互平行设置,抛光轮与夹持轮相对设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直径管、棒抛光机,在旋转过程中,抛光轮对小直径管材或棒材表面进行抛光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固定轨道选用管材,小直径管材或棒材设置在管材内腔中,通过管材内腔控制小直径管材或棒材的震动幅度,保证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直径管、棒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直径管、棒抛光机。
技术介绍
管材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外表面难免会有磕伤、划伤的痕迹,影响管材的外表美观。这些痕迹需要通过打磨处理去掉。另外,一些对管材外观要求严格的产品,需要对管材的外表面进行抛光以达到一定要求的光洁度。实践中,管材表面的修磨抛光大多采用人工打磨等手工方式进行。人工打磨抛光效率低,不稳定性因素大,表面不光滑,容易局部超出偏差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打磨抛光管材效率低,不稳定性因素大,表面不光滑,容易局部超出偏差范围的问题提供一种小直径管、棒抛光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直径管、棒抛光机,包括支撑装置及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夹持装置、抛光装置和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设置在夹持装置与抛光装置之间,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轮,抛光轮轮孔中心线与夹持轮轮孔中心线相互平行设置,抛光轮与夹持轮相对设置,小直径管材/棒材设置在固定轨道上,小直径管材/棒材一端夹持在抛光轮与夹持轮之间,在抛光轮与夹持轮的共同作用下小直径管材/棒材向前移动的同时抛光轮对其进行抛光操作;抛光轮和夹持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直径管、棒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及设置在支撑装置(1)上的夹持装置(6)、抛光装置(2)和固定轨道(9),所述固定轨道(9)设置在夹持装置(6)与抛光装置(2)之间,所述抛光装置(2)包括抛光轮(3),所述夹持装置(6)包括夹持轮(5),抛光轮轮孔中心线与夹持轮轮孔中心线相互平行设置,抛光轮与夹持轮相对设置,小直径管材/棒材设置在固定轨道(9)上,小直径管材/棒材一端夹持在抛光轮(3)与夹持轮(5)之间,在抛光轮(3)与夹持轮(5)的共同作用下小直径管材/棒材向前移动的同时抛光轮对其进行抛光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直径管、棒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及设置在支撑装置(1)上的夹持装置(6)、抛光装置(2)和固定轨道(9),所述固定轨道(9)设置在夹持装置(6)与抛光装置(2)之间,所述抛光装置(2)包括抛光轮(3),所述夹持装置(6)包括夹持轮(5),抛光轮轮孔中心线与夹持轮轮孔中心线相互平行设置,抛光轮与夹持轮相对设置,小直径管材/棒材设置在固定轨道(9)上,小直径管材/棒材一端夹持在抛光轮(3)与夹持轮(5)之间,在抛光轮(3)与夹持轮(5)的共同作用下小直径管材/棒材向前移动的同时抛光轮对其进行抛光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径管、棒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轮(3)和夹持轮(5)的轮心连接线与小直径管材/棒材的运行方向呈角度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直径管、棒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轮(3)轮孔中心线、夹持轮(5)轮孔中心线、小直径管材/棒材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直径管、棒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轮(3)与夹持轮(5)之间的间隙与小直径管材/棒材外径相匹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径管、棒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聪李明马宗仁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核诚镍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