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轮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11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洗衣机的顶盖及面架控制台的设计,其目的在于解决控制板面布局上的难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盛水桶,洗涤桶及由电机驱动并能形成洗涤水流的波轮,洗衣机顶盖是由面架上的面板,后盖板及前盖板构成的整体盖,前盖板延伸至机壳箱体正面的上端,前盖板上所设透明镜可作把手使用且其旁侧设置少量最为常用的功能开关,如电源、启动/暂停开关,常用的功能开关设在前盖板下面的面架控制台上,因而实现了节省空间的效果,便于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波轮洗衣机,具体讲是波轮洗衣机顶盖及控制板面的构造。随着洗衣机功能的增加,控制板面布局方面的设计难度越来越大,而一般的微电脑控制全自动洗衣机都有至少七、八个按键开关,如电源控制开关、启动/暂停开关、功能选择按键、程序选择按键、时间设定按键、水流选择按键、水位选择按键等,每个按键用来控制不少于四种选择,因此就有四十多个发光显示器。传统上习惯把控制台设计在整机的顶面前沿,加上采用面架与控制板分离的设计方案,就越发显得板面空间不够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控制板面布局上的难题,有效提高板面空间的利用以获得板面的合理和谐的布局,方便操作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波轮洗衣机,它包括一内部贮水进行洗涤的盛水桶,该盛水桶内设置有洗涤桶,洗涤桶内的底部设置一波轮,波轮由电机驱动并形成洗涤水流,上述构件置于洗衣机箱体内,箱体顶部是由面架上的面板、后盖板及前盖板构成,后盖板分别与面架上的面板及前盖板铰接,前盖板延伸至箱体正面的上端,前盖板居中位置处镶嵌一透明镜,透明镜的旁侧设置个别最为常用的功能操作开关按键,最为常用的功能开关是指启动/暂停开关、模糊控制开关,面架的面板上设置电源开关,透明镜所在的前盖板局部凹陷,该凹陷部位与透明镜后侧下面之间构成一可供手方便提拿透明镜以翻启前盖板的空腔,前盖板的下方为控制台,该控制台与面架为一整体结构,其上设置有正常操纵功能的选择开关按键。本技术一改传统的面架与控制分离结构为整体结构,即取消洗衣机面架上的操纵面板,采用塑料件拼结的方式将最为常用的少量功能按键和透明镜设置在前盖板上,常用的按键改置在前盖板下方的洗衣机前面架控制台上,这种结构不仅布局合理和谐,也达到了节省空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顶盖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箱体背面视图;图5是本技术面架控制台布局图;图6、7是本技术面架控制台与按键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A--A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洗衣机箱体(20)内有盛水桶,盛水桶内可贮水用于洗涤,盛水桶内设置有洗涤桶,洗涤桶内的底部为一波轮,波轮由电机驱动并形成洗涤水流,参见图1、图2、图3、图5,箱体(20)顶部的机盖由面架(10)上的面板(11),后盖板(50)及前盖板(40)构成,后盖板(50)位于面板(11)和前盖板(40)之间且分别与其铰接,面架(10)与箱体(20)固联为一体,所述的前盖板(40)延伸至箱体(20)的正面上端,这种机盖实质上是全盖式机盖,前盖板(40)居中位置处镶嵌一透明镜(30),透明镜(30)可选用透明有机材料制成,透明镜(30)所在的前盖板(40)局部凹陷,该凹陷部位(41)与透明镜(30)后侧反面之间构成一可功手方便提拿透明镜(30)的空腔,进而将翻启前盖板(40)、后盖板(50),如图3所示,透明镜(30)一方面是可供观察机内的洗涤状况,另一方面又可作为提启机盖的把手使用。前盖板(40)的下方为面架控制台(60),由于图5中前盖板(40)被翻启,因而可见控制台(60)上按键的布局状态,其上设置有常用操纵功能的选择开关按键及显示器件,图2中可见透明镜(30)的旁侧设置少量最为常用的功能开关按键(42),此处最为常用的功能开关按键(42)是指启动/暂停开关,模糊控制开关、电源开关之类,洗衣机的电源开关按键(111)设置在面板(11)上,而常用操纵功能是指时间设定,水位选择、水流选择、程序选择之类的功能。这样将电源开关、启动/暂停、程序三个最为常用开关设置在机盖外面,直观明了,操作方便。图4中可见,与水源相连的进水口(112)设在箱体(20)背面上部,这种进水结构不致破坏机盖的整体造型。由图5中可见,薄膜开关(70)贴敷在前盖板(40)下面的控制台(60)上并保持面架控制台(60)为一平整台面,控制台(60)两旁设置的垫圈(61)与前盖板(40)接触支承,以壁免前盖板(40)落下时撞击面架控制台(60),常用开关按键按弧状分布,其弧状与盛水桶及洗涤桶的圆弧方向一致,发光器件布置在上述开关按键所围成的弧状范围内并以横竖兼容的形式排列,这种布置格局使面架控制台(60)的有限面积得以充分利用。参见图6、7、8,薄膜开关(70)下面的大、小按键片(80)、(90)分别镶嵌在面架控制台(60)上所开的空框(62)内,图6是大、小按键片(80)、(90)镶嵌完毕时的结构状况,图7是大按键片(80)未镶嵌时结构方案,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装配工艺性,同时也便于各构件的成型加工,此外,通过使用不同结构的大小按键片可实现同一付面架生产不同型号、不同功能的机种,因此提高了面架的通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波轮洗衣机,它包括一盛水桶,该盛水桶内设置有洗涤桶,洗涤桶内的底部为一波轮,波轮由电机驱动,上述构件置于洗衣机壳体(20)内,其特征在于箱体(20)顶部的机盖由面架(10)上的面板(11),后盖板(50)及前盖板(40)构成,后盖板(50)位于面板(11)和前盖板(40)之间且分别与其铰接,面架(10)与箱体(20)固连为一体,上述的前盖板(40)延伸至箱体(20)正面的上端,前盖板(40)居中位置处镶嵌一透明镜(30),透明镜(30)的旁侧设置少量最为常用的功能操作开关按键,透明镜(30)所在的前盖板(40)局部凹陷,该凹陷部位(41)与透明镜(30)后侧下面之间构成一空腔,前盖板(40)的板面遮盖着控制台(60),该控制台(60)与面架(10)为一整体结构,其上设置常用操作功能的选择开关按键及显示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轮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衣机的电源开关按键(111)设置在面架(10)的面板(11)上,与水源相连的进水口(112)设在箱体(20)背面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轮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薄膜开关(70)贴敷在所述的前盖板(40)下面的控制台(60)上,常用开关按键弧状分布,其弧状与盛水桶及洗涤桶的圆弧方向一致,发光器件布置在上述开关按键所围成的弧状范围内并以横竖兼容的形式排列,透明镜(30)与控制台(60)上的开关按键及发光器件上下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轮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开关(70)下面的大、小按键片(80)、(90)分别镶嵌在控制台(60)上所开的空框(61)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洗衣机的顶盖及面架控制台的设计,其目的在于解决控制板面布局上的难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盛水桶,洗涤桶及由电机驱动并能形成洗涤水流的波轮,洗衣机顶盖是由面架上的面板,后盖板及前盖板构成的整体盖,前盖板延伸至机壳箱体正面的上端,前盖板上所设透明镜可作把手使用且其旁侧设置少量最为常用的功能开关,如电源、启动/暂停开关,常用的功能开关设在前盖板下面的面架控制台上,因而实现了节省空间的效果,便于使用。文档编号D06F23/04GK2265385SQ9624244公开日1997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程礼银 申请人: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波轮洗衣机,它包括一盛水桶,该盛水桶内设置有洗涤桶,洗涤桶内的底部为一波轮,波轮由电机驱动,上述构件置于洗衣机壳体(20)内,其特征在于:箱体(20)顶部的机盖由面架(10)上的面板(11),后盖板(50)及前盖板(40)构成,后盖板(50)位于面板(11)和前盖板(40)之间且分别与其铰接,面架(10)与箱体(20)固连为一体,上述的前盖板(40)延伸至箱体(20)正面的上端,前盖板(40)居中位置处镶嵌一透明镜(30),透明镜(30)的旁侧设置少量最为常用的功能操作开关按键,透明镜(30)所在的前盖板(40)局部凹陷,该凹陷部位(41)与透明镜(30)后侧下面之间构成一空腔,前盖板(40)的板面遮盖着控制台(60),该控制台(60)与面架(10)为一整体结构,其上设置常用操作功能的选择开关按键及显示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礼银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