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瀑布水流的双桶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355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瀑布水流的双桶洗衣机,它由洗涤桶和波轮、皮带轮及波轮轴构成的动力转动装置与相关部件组成,其特征是至少在洗涤桶的周边一角上设置一个上部有喷口的喷水腔,并在其左右相邻处对称设有供水腔,组成喷水机构,凭借波轮下底面上的筋叶将洗涤桶底的水甩在喷水腔中并从喷口喷射出,形成瀑布状从上而下冲击衣物,达到防止局部磨损,提高洗净比和洗涤均匀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瀑布水流的双桶洗衣机。已有的洗衣机凭借波轮不断进行正转、反转,搅动洗涤桶内的水冲击衣物,以达到洗涤衣物的目的。尽管可以设计合理的波轮筋叶和调整波轮的转停比来形成较好的水流,但不可避免的对衣物的磨损率提高,尤其是衣物较多时更甚,这是由于波轮转动传递给上部衣物的动力难以翻转衣服,下部的衣服却因不断与波轮摩擦,洗的很干净,但磨损率更高,洗涤不均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形成瀑布水流的双桶洗衣机,从上而下冲击衣物并使其在桶中容易上下翻转,以防止局部磨损,提高洗净比和洗涤均匀性。本技术是在已有双桶洗衣机的基础上,在洗涤桶周边一至四个角上专门设计了上端有喷口的喷水腔和左右相邻处对称设有的供水腔组成的喷水机构,供水腔两腔室下端口汇通于波轮下的近轴处,喷水腔下端口靠近波轮筋叶的外缘,洗涤中波轮转动,依靠波轮底面上的筋叶将洗涤桶底的水甩到该喷水腔中并从喷口喷射至衣服上,此时波轮底下形成空腔,在负压力作用下洗涤桶内的水通过供水腔进入波轮下的空腔,如此循环形成连续的瀑布水流。以下结合附图详细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洗涤桶周边一角上的俯视及水流示图。其中1.洗涤桶 2.波轮 3.皮带轮 4.波轮轴 5.供水腔 6.喷水腔 7.喷口 8.筋叶如图1,本技术由洗涤桶1和波轮2、皮带轮3及波轮轴4构成的动力转动装置与相关部件组成。其特征是至少在洗涤桶1周边的一角上设置一个上部有喷口7的喷水腔6,并在其左右相邻处对称设有用来提供循环水的供水腔,如图2A-A剖线所示。供水腔5的下端口汇通于波轮2下的近轴处,且供水腔5内壁上有多个小孔(图省略),以使洗涤桶内的水随时流入供水腔以补充喷水腔的喷水,喷水腔6的下端口靠近波轮筋叶8的外缘,依靠波轮2下底面上的筋叶8将洗涤桶底的水甩到该喷水腔6中,从喷口7向下喷射,形成瀑布状从上而下冲击衣物。为了保证其喷射效果,上述在洗涤桶1内由喷水腔6和供水腔5组成的喷水机构可以有1-4个,也可以考虑改变波轮底面上筋叶的形状及尺寸,以甩动足够的水量,提高喷射力度。权利要求1.一种瀑布水流的双桶洗衣机,它由洗涤桶和波轮、皮带轮及波轮轴构成的动力转动装置与相关部件组成,其特征是至少在洗涤桶周边的一角上设置一个上部有喷口的喷水腔,并在其左右相邻处对称设有供水腔,供水腔的下端口汇通于波轮下的近轴处,且供水腔内壁的上有多个小孔,喷水腔的下端口靠近波轮筋叶的外缘。专利摘要一种瀑布水流的双桶洗衣机,它由洗涤桶和波轮、皮带轮及波轮轴构成的动力转动装置与相关部件组成,其特征是至少在洗涤桶的周边一角上设置一个上部有喷口的喷水腔,并在其左右相邻处对称设有供水腔,组成喷水机构,凭借波轮下底面上的筋叶将洗涤桶底的水甩在喷水腔中并从喷口喷射出,形成瀑布状从上而下冲击衣物,达到防止局部磨损,提高洗净比和洗涤均匀性。文档编号D06F23/00GK2360434SQ9921991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11日专利技术者宋春光, 曹春华, 卢金波, 方艳萍, 刘殿滨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瀑布水流的双桶洗衣机,它由洗涤桶[1]和波轮[2]、皮带轮[3]及波轮轴[4]构成的动力转动装置与相关部件组成,其特征是至少在洗涤桶[1]周边的一角上设置一个上部有喷口[7]的喷水腔[6],并在其左右相邻处对称设有供水腔[5],供水腔[5]的下端口汇通于波轮[2]下的近轴处,且供水腔[5]内壁的上有多个小孔,喷水腔[6]的下端口靠近波轮筋叶[8]的外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光曹春华卢金波方艳萍刘殿滨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