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式全自动洗衣机离合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693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浮力式全自动洗衣机离合传动装置,其结构是套装在盛水桶中的底部有气室的洗涤桶,与驱动主轴滑动装配,且内底面上有一个与驱动主轴上外牙齿轮相配的内牙齿轮;洗涤桶与盛水桶两桶口外沿上有相配的周边齿。洗涤时,洗涤桶浮起,桶底部的两内外牙齿轮脱开,桶上部的两周边齿啮合,洗涤桶不旋转。脱水时,洗涤桶落下,桶底部的两内外牙齿轮啮合,桶上部的两周边齿脱开,洗涤桶作脱水旋转。本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的洗涤与脱水的离合传动装置。通常,全自动洗衣机在洗涤状态下,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波轮或其它驱动掣,而洗涤桶则处于有效的旋转约束下,以保证被波轮或其它驱动掣带动而旋转着的被洗涤物与洗涤桶之间形成足够的机械摩擦;在脱水状态下,对洗涤桶的约束应自动解除,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波轮或其它驱动掣的同时也传递给洗涤桶,使洗涤桶高速运转,以实现离心式脱水。现有的全自动洗衣机采用摩擦离合器或超越离合器实现上述洗涤,即脱水的传动切换,采用单向螺旋抱簧和摩擦付制动器来实现对洗涤桶的约束,并由程序控制器控制电磁装置来实现上述的自动操作。这种离合器和制动器及其他控制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易磨损、可靠性差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洗涤水的浮力自动实现全自动洗衣机的洗涤,即脱水的传动切换并自动在洗涤过程中对洗涤桶进行旋转约束的离合传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的套装在盛水桶中的洗涤桶桶底设有气室,以便在洗涤水中产生浮力;洗涤桶的桶底与主轴的装配是滑动套装连接,以便于能使洗涤桶自由浮起和落下;在洗涤桶内,主轴的上端部装有波轮,波轮下面装有外牙齿轮,外牙齿轮与洗涤桶的内底面之间有一间隙,以保证洗涤桶的浮起和落下的行程。外牙卤轮外边有与之相啮合的,且固紧在下边洗涤桶的内底面上的内牙齿轮。洗涤桶落下时,两卤轮啮合,主轴通过外牙齿轮和内牙齿轮带动洗涤桶旋转;洗涤桶浮起时,两齿轮脱开,洗涤桶不转。这一结构称之为下离合机构。洗涤桶上桶口的外沿周边上有若干个凸起、凹下的周边外凸齿和周边外凹齿。盛水桶的上桶口内翻沿的外周边上,有与洗涤桶上桶口外沿周边外齿数量相同,并与之相对应的凹下、凸起的周边内凹齿和周边内凸齿。洗涤桶浮起时,两桶口的周边齿啮合,以限制洗涤桶在规定范围内荡动;洗涤桶落下时,两桶口的周边齿脱开,洗涤桶不再受周边齿限制。这一结构称之为上离合机构。洗涤桶桶底气室的体积应满足体积=(浮力+洗涤桶自重)/洗涤水比重。盛水桶上桶口内翻沿外周边上的内凹齿弧度大于洗涤桶上桶口外沿周边上的外凸齿弧度,外凸齿在内凹齿内能自由径向滑动。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其离合切换和对洗涤桶的旋转约束是随着洗涤水水位的变化所产生浮力的变化而自动实现的,无需程序控制器专门控制。因而其结构简单,省去了许多弹簧、轴、轴承、连杆等构件,同时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旋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的P向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轴与洗涤桶装配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向示意图。图5是图1中A-A向洗涤桶和盛水桶的桶口周边啮合情况局部展开示意图。图1中左半侧表示洗涤桶(1)已下落到下限位置,上离合机构(15)已脱开,下离合机构(10)已闭合;右半侧表示洗涤桶(1)在洗涤水的浮力下已上浮到上限位置,上离合机构(15)已闭合,下离合机构(10)已脱开。本技术是利用洗涤水的浮力自动实现全自动洗衣机中洗涤与脱水的传动切换和在洗涤过程中对洗涤桶进行旋转约束的离合传动装置。本技术的结构总体上如图1、2所示,可分为上离合机构(15)和下离合机构(10)。上离合机构(15)即为洗涤桶(1)与盛水桶(2)的桶口周边齿(14、20和13、19)的啮合和脱开部分;下离合机构(10)即为固紧在洗涤桶(11)内底面(5)上的内牙齿轮(11)与固紧在主轴(7)上的外牙齿轮(12)的啮合和脱开部分。本装置的构成与洗衣机的零部件结构及装配关系密不可分。如图1中所示,套装在盛水桶(2)中的洗涤桶(1)的桶底设有气室(4),以便能在洗涤水中产生浮力,将洗涤桶(1)浮起。洗涤桶(1)桶底的气室(4)应足够大,要满足盛水桶(2)中的洗涤水在“最低水位线”时洗涤桶(1)上所受的浮力的要求F=V·r-G式中F——浮力V——气室体积r——洗涤水比重G——洗涤桶自重因此,洗涤桶(1)桶底的气室(4)的体积应满足体积=(浮力+洗涤桶自重)/洗涤水比重洗涤桶(1)桶底与紧固在盛水桶(2)底部的电机的轴相连接的主轴(7)的装配,是滑动套装连接,洗涤桶(1)能在主轴(7)上上下滑动,以便于洗涤桶(1)在洗涤水浮力F的作用下浮起、落下。在主轴(7)与洗涤桶(1)桶底滑动套装的轴段上边有一个轴肩(9),轴肩(9)的上边和与波轮(3)固紧的下边之间,有一个与之滚花固紧的外牙齿轮(12)。外牙齿轮(12)外边有一个与之相啮合的,且固紧在下边洗涤桶(1)内底面(5)上的“”形倒扣盒状内牙齿轮(11)。洗涤桶(1)落下时,如图1、3、4的左侧所示,两齿轮(11和12)啮合;洗涤桶(1)浮起时,如图1、3、4的右侧所示,两齿轮(11和12)脱开。如图1、图2和图5中所示,洗涤桶(1)上桶口(16)的外沿周边上,有若干个凸起、凹下的周边外凸齿(14)和周边外凹齿(20)。本实施例为4对。盛水桶(2)上桶口(17)内翻沿外周边上,有与洗涤桶(1)上桶口(16)外沿周边外齿数量相同,并与之相对应的凹下、凸起的周边内凹齿(13)和周边内凸齿(19)。洗涤桶(1)浮起时,两桶口的周边齿相齿合;洗涤桶(1)落下时,两桶口的周边齿脱开。盛水桶(2)上桶口(17)的内翻沿外周边上的内凹齿(13)弧度大于洗涤桶(1)上桶口(16)外沿周边上的外凸齿(14)的弧度。外凸卤(14)在内凹齿(13)内能自由径向滑动,本实施例允许自由滑动45°,亦即洗衣机在洗涤过程中,洗涤桶(1)可在45°弧度中自由荡动。如图2中所示。如图1所示,盛水桶(2)上桶口(17)的内翻沿外周边上的内凹齿(13),即为洗涤桶(1)浮起的上限位置。洗涤桶(1)落下到其外底面(8)与盛水桶(2)的内底面(6)相接触,即为洗涤桶(1)落下的下限位置。盛水桶(2)上桶口(17)的内翻止口(18)与洗涤桶(1)下落到下限位置时的上桶口(16)之间有一间隙S,即为洗涤桶(1)浮起落下的行程。当洗衣机处于洗涤状态时,由程序控制器以及进水和水位检测器件构成的控制系统保证了盛水桶(2)内洗涤水维持在一定高度的水位上。此时洗涤桶(1)在浮力F的作用下,向上浮起至上限位置,即洗涤桶(1)上桶口(16)的周边外凸齿(14)与盛水桶(2)上桶口(17)的周边内凹齿(13)相接触,设在洗涤桶(1)下部与主轴(7)之间的下离合机构(10)脱开。亦即固紧在洗涤桶(1)内底面(5)上的内牙齿轮(11)与固紧在主轴(7)轴肩(9)上边的外牙齿轮(12)脱开。如图1、3、4中的右侧所示。而设在洗涤桶(1)和盛水桶(2)上部之间的上离合机构(15)闭合。亦即洗涤桶(1)上桶口(16)外沿周边上的外凸齿和外凹齿(14和20)与盛水桶(2)上桶口(17)内翻沿外周边上的内凹齿和内凸齿(13和19)啮合。旋转着的主轴(7)此时仅带动波轮(3)旋转,而洗涤桶(1)不能得到主轴(7)的力矩,不旋转。由于洗涤桶(1)和盛水桶(2)两桶口周边齿的啮合,洗涤桶(1)受到盛水桶(2)施于的旋转约束,因此,仅在45°弧度内荡动。当洗衣机处于脱水状态时,由于程序控制器以及排水和水位检测器件构成的控制系统保证了盛水桶(2)内无洗涤水,作用于洗涤桶(1)的浮力F消失,洗涤桶(1)在自重的作用下下落到下限位置。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力式全自动洗衣机离合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套装在盛水桶(2)中的洗涤桶(1)桶底设有气室(4);洗涤桶(1)的桶底与主轴(7)的装配是滑动套装连接;在洗涤桶(1)内,主轴(7)的上端部装有波轮(3),波轮(3)下面装有外牙齿轮(12 ),外牙齿轮(12)与洗涤桶(1)的内底面(5)之间有一间隙,以保证洗涤桶(1)浮起和落下的行程;外牙齿轮(12)外边有与之相啮合的,且固紧在下边洗涤桶(1)内底面(5)上的内牙齿轮(11);洗涤桶(1)落下时,两齿轮(11和12)啮合;洗涤桶(1)浮起时,两齿轮(11和12)脱开;洗涤桶(1)的上桶口(16)的外沿周边上有若干个凸起、凹下的周边外凸齿(14)和周边外凹齿(20);盛水桶(2)的上桶口(17)内翻沿的外周边上,有与洗涤桶(1)桶口(16)外沿周边外齿( 14和20)数量相同,并与之相对应的凹下、凸起的周边内凹齿(13)和周边内凸齿(19);洗涤桶(1)浮起时,洗涤桶(1)和盛水桶(2)两桶口的周边齿啮合;洗涤桶(1)落下时,两桶口的周边齿脱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梅胡克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