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洗涤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68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洗衣机洗涤内桶,在洗涤桶外侧设置若干壳盖,桶内侧相应部位光滑平整,壳盖与桶两者相连后围成的空腔构成循环水道,在其上方开设通孔与桶内相连,因此,桶内壁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结构,在桶内减少毛边,翘起等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持了喷射喷淋水流或类似水流的洗涤效果,又达到桶内侧平整光滑、避免划伤衣物的目的。(*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内桶,特别是喷射喷淋水流或类似水流水道的结构。现在,洗衣机喷射喷淋水流及类似水流的洗涤效果很好,因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虽然如此,形成这种水流的水道具体构造还有不足之处。形成喷射喷淋或类似水流主要靠波轮反面设置的叶片在电机驱动下,随波轮同步转动,此时对水产生搅动,水在循环水道的引导下从其出口处喷出。现在市场上所有上述水流的洗衣机都是通过把循环水道的壳盖通过螺钉或侧卡结构安装在洗衣机洗涤桶内部,这种结构存在几个缺点1.制造、安装工艺盖。由于循环水道的壳盖和洗涤桶内侧面要配合平整,而实际制造时误盖几乎不可避免,这样,装配后两构件就难以确保平整;2.如前所述,装配时循环水道壳盖和洗涤桶内壁配合不平整,将可能在洗涤时划伤衣物;3.装配中循环水道壳盖设置在洗涤桶内部,如果配合不可避免地存在配合缝隙,在视觉上将显得粗糙,甚至影响美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内含循环水道的内壁为光滑整体式结构的洗衣机洗涤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洗衣机洗涤桶,在洗涤桶的外部设有若干水道壳盖,壳盖与洗涤桶之间围成的空腔构成循环水道,水道的底部进水处位于洗衣机波轮泵叶片排水处,水道的上方设有通孔与桶内空间连通。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洗涤桶外部设置若干壳盖,桶内侧相应部位光滑隆起,壳盖与桶两者相连后围成的空腔构成循环水道,在其上方开设通孔与桶内相通,而桶内壁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结构,在桶内不存在配件的毛边、翘起等缺陷,因而可有效避免划伤衣物,本技术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循环水道壳盖和洗涤桶内壁之间的配合缝隙及装配中造成的不平整,从而确保了喷射喷淋水流或类似的水流的洗涤效果,又达到了洗涤桶内侧平整光滑、美观,避免划伤衣物。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3分别是图1的俯视、仰视图;图4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5是壳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洗涤桶包括桶体(10)和桶底(20),桶体(10)和桶底(20)可一次加工成型,也可以是分别加工后两者固联为一体,桶体(10)上设有小孔和凸筋,桶底(20)的中部孔(22)处设置洗衣机波轮(图中未画出),波轮反面有叶片起泵水作用。如图2、3所示,洗涤桶的外侧设有若干水道壳盖(30),同时参见图4,壳盖(30)与洗涤桶之间围成的空腔构成循环水道(40),图4中箭头所示,水道(40)的底部进水处与洗衣机波轮反面设置的叶片周边排水处相衔接,水道(40)的上部设有通孔(21)与桶内空间连通。参见图3、4,壳盖(30)位于桶底(20)外侧,水道(40)底部进水处至上部喷水通孔(21)处的通径由大逐渐变小,这种水道(40)可使经通孔(21)进入洗涤桶内的水流具有适当的压力。参见图2、4,通孔(21)为栅格状且对称布置在桶体(10)和桶底(20)的边角处,通孔(21)附近处的桶底(20)的局部表面(22)为隆起的光滑曲面,这样,对洗涤桶来讲既具有循环水道(40),且桶内又是一完整结构。参见图4、5、6,壳盖(30)构成水道(40)的内表面为光滑的流体状曲面,水流在水道(40)引导下流动时受到的阻碍可减少至最少,壳盖(30)的周边部位设置三个台面(31)、(32)、(33),由螺钉类紧固件实现与桶底(20)相应部位的固定联接,其外部还设有卡爪件(34)与桶体(10)或桶底(20)上设置的卡槽(50)卡接固定。附图中给的具体结构是壳盖(30)设置在桶底(20)的外侧下方,通孔(21)设置在桶体(10)与桶底(20)的边角处,通孔(21)还可以设置在桶体(10)的中部或上部,壳盖(30)的具体形状只需稍稍改变,再加上一段沿桶体(10)外侧向上沿伸的壳盖,即可将水流引向桶内中、高部位。本技术通过在洗涤桶外侧设置相应的部件成循环水道,这种构造可以确保洗涤桶内不必或减少安装零部件,客观上避免桶内出现毛边,翘起等缺陷,保持洗涤桶内壁的光滑、平整,使洗涤效果保持优良的前提下,减少对衣物的损伤。权利要求1.一种洗衣机洗涤桶,其特征在于在洗涤桶的外部设有若干水道壳盖(30),壳盖(30)与洗涤桶之间围成空腔构成循环水道(40),水道(40)的底部进水处位于洗衣机波轮泵叶片排水处,水道(40)的上方设有通孔(21)与桶内空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洗涤桶,其特征在于壳盖(30)位于桶底(20)外侧,水道(40)底部进水处至上部出水通孔(21)处的通径由大逐渐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洗涤桶,其特征在于通孔(21)为栅格状且对称布置在桶体(10)和桶底(20)的边角处,通孔(21)附近处的桶底(20)的局部内表面为微凸的光滑曲面,壳盖(30)的内表面为光滑流体状表面,其周边部设置三个台面(31)、(32)、(33),并由紧固件与桶底(20)的相应部位固定连接,其外部有卡爪件(34)与桶体(10)或桶底(20)卡接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洗衣机洗涤内桶,在洗涤桶外侧设置若干壳盖,桶内侧相应部位光滑平整,壳盖与桶两者相连后围成的空腔构成循环水道,在其上方开设通孔与桶内相连,因此,桶内壁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结构,在桶内减少毛边,翘起等缺陷,本技术保持了喷射喷淋水流或类似水流的洗涤效果,又达到桶内侧平整光滑、避免划伤衣物的目的。文档编号D06F37/00GK2325410SQ9821179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日专利技术者肖凤生, 翟俊峰 申请人: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洗涤桶,其特征在于:在洗涤桶的外部设有若干水道壳盖(30),壳盖(30)与洗涤桶之间围成空腔构成循环水道(40),水道(40)的底部进水处位于洗衣机波轮泵叶片排水处,水道(40)的上方设有通孔(21)与桶内空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凤生翟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