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盘小刀盒调校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07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刀盘小刀盒调校工装,它包括底板和两组调校组件,所述底板6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两组调校组件对称设置于底板上,所述调校组件包括定位叉、调节螺杆、连接件、杆端关节轴承和连接杆;从底板的端部往底板的中心方向依次安装定位叉、调节螺杆和连接杆;所述定位叉安装在底板的两端,所述调节螺杆上安装螺母和杆端关节轴承,所述连接件穿过杆端关节轴承的轴承孔与杆端关节轴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机械式进给代替人工手动进给,避免了因维修技能高低影响调校时间,且采用本工装调校,刀盒精度和进刀精度有保障,调校时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盘小刀盒调校工装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ZJ17卷烟机上的刀盘中的小刀盒的调校,更具体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刀盘小刀盒调校工装。
技术介绍
ZJ17刀盘是主要构成是由小刀盒、刀架及刀盘盒等构成。ZJ17小刀盒调校影响烟支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烟支毛口及烟支切口不平齐,平均每半年调校一次。ZJ17小刀盒的调校流程主要是:首先从ZJ17卷烟机上拆卸下刀盘盒,从刀盘盒内拆出刀架、小刀盒,检查更换刀架及小刀盒损坏零件,重新组装小刀盒、刀架后在工装上调校找平,将调校好的的刀架及小刀盒组装回刀盘盒内,最后安装回ZJ17卷烟机。在整个刀盘调校过程中的难点在于小刀盒的调校,根据HAUNI公司ZJ17刀盘调校规程要求,a、进刀盒两刀盒平面度(简称切刀精度)≤3丝(0.03mm);b、刀盒边缘与工装板之间(简称刀盒精度)15丝--20丝之间(0.15mm—0.20mm),成人头发直径为0.05mm--0.08mm。现有的调校模式下容易出现的问题。1)、两小刀盒相对刀盘盒位置不居中,刀盘组装后,小刀盒与刀盘盒单边无间隙,小刀盒转动不灵活或卡死。需重新调校。2)、调校第一个小刀盒时,刀片不垂直,入口(刀跟)读数与出口(刀尖)读数差大于0.03mm,需重新调校3)、调校第二个小刀盒的尺寸超差,即两把刀平面度大于0.03mm,需对第二个小刀盒进行重新调校。传统的调整方法是将组装好的校验刀体安装在专用工装上,装上小刀盒对中工装,使小刀盒与工装板有0.1-0.15mm间隙。盘动刀体用千分表对任一刀盒进行校正,使刀片垂直,入口(刀跟)读数与出口(刀尖)读数基本一致,允差小于0.03mm。完成一把刀调校后并以此为基准,对另一把刀进行同样调整,并且使两把刀平面度小于0.03mm。在整个调整过程中,移动调整小刀盒位置均是靠铜棒、起子等敲、撬小刀盒来完成。因精度要求较高(小于0.03mm),此项工作费时费力,精度很难保证,平时调整到0.05mm以内属正常水平。经统计熟练维修人员、高级技师调校一套刀盘一般用时1-2小时,不熟练的维修人员调校用时6-8小时,且调校质量难以保证,且有返修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刀盘小刀盒调校工装的实施方式,以期望可以解决现有调校质量好坏完全依靠维修工的技能和经验、刀盒精度、进刀精度无法有效保障等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刀盘小刀盒调校工装,它包括底板和两组调校组件,所述底板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两组调校组件对称设置于底板上,所述调校组件包括定位叉、调节螺杆、连接件、杆端关节轴承和连接杆;从底板的端部往底板的中心方向依次安装定位叉、调节螺杆和连接杆;所述定位叉安装在底板的两端,所述调节螺杆上安装螺母和杆端关节轴承,所述连接件穿过杆端关节轴承的轴承孔与杆端关节轴承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凹垫、凸垫,所述凹垫、凸垫安装在调节螺杆上,并位于螺母与底板的接触面之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叉通过螺钉安装在底板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调节螺杆和连接杆均穿过底板,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底板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圆柱销,所述定位叉通过圆柱销进一步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小刀盒主要由稳定辊、切刀导板、传递辊、移动支承块等组成。针对以往采用手动移动的方式,要改变现状,提高调校精度,缩短调校时间,就必须抛弃以往敲撬的方法。本技术设计新的工装,在刀体的一固定支点上对小刀盒根部(小刀盒锁紧螺丝在根部,受力在根部),用螺杆配螺母的方法进行推、拉,就可改变小刀盒位置,达到快速、精确调整其位置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刀盘小刀盒调校工装,用机械式进给代替人工手动进给,避免了因维修技能高低影响调校时间,且采用本工装调校,刀盒精度和进刀精度有保障,调校时间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刀盘小刀盒调校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刀盘小刀盒调校工装,它包括底板6和两组调校组件,所述底板6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两组调校组件对称设置于底板6上,所述调校组件包括定位叉7、调节螺杆1、连接件10、杆端关节轴承11和连接杆8;从底板6的端部往底板6的中心方向依次安装定位叉7、调节螺杆1和连接杆8;所述定位叉7安装在底板6的两端,所述调节螺杆1上安装螺母9和杆端关节轴承11,所述连接件10穿过杆端关节轴承11的轴承孔与杆端关节轴承11连接。更佳的,本实施例还包括凹垫2、凸垫3,所述凹垫2、凸垫3安装在调节螺杆1上,并位于螺母9与底板6的接触面之间。所述定位叉7通过螺钉5安装在底板6上。所述调节螺杆1和连接杆8均穿过底板6,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底板6上。另外,还包括圆柱销4,所述定位叉7通过圆柱销4进一步固定安装在底板6上。调校步骤为:1、将检查装配完成的刀架、小刀盒进行组装,小刀盒4颗紧固螺钉不用紧固,以方便后续调整;2、工装底板通过4颗双头螺钉与刀架固定;3、将4颗连接件分别与小刀盒的夹紧螺钉相连接,并紧固,确保小刀盒处于夹紧状态;4、4根调节杆通过螺母、凸垫、凹垫及关节轴承分别与主板及连接件相连接;5、将工装、刀架、小刀盒组件安装在刀盘调校工装上,小刀盒内装入新刀片,安装千分表支座及千分表;6、确保小刀盒边缘与对中工装间隙有0.1mm----0.15mm,首先对任意一个小刀盒进行调整,可通过两根调节螺杆上的螺母,对小刀盒两侧进行推、拉,保证千分表的读数在0.03mm以内,紧固小刀盒紧固螺钉;7、一个小刀盒调校完成后,以此为基准,对另一个小刀盒进行同样的调校,确保两刀盒千分表读数在0.03mm以内,紧固小刀盒紧固螺钉;8、拆出工装,刀架组件,组装刀盘。底板中间开通孔便于刀盘半轴通过,实现小刀盒在刀盒调校工装上调校,两边通孔为工艺孔,开孔目的是为了减轻底板重量,便于拿取。方案实施后的直观效果该工装使用后,对维修技能要求不高,能各项调校精度,小刀盒调校时间大大缩短,并且调试效果很好,见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对维修工技能要求不高,且调校精度及调校后的使用效果均达到理想的状态。方案实施前,平均每半年需要进行校对,有的时间可能更短;对维修技能要求较高,普通维修工需调校6-8小时;调校精度不能保障,有些设备调校后,第二个月即进行返修。方案实施后,调校精度得到了保障,半年没有出现返修情况;对维修人员技能要求不高,普通维修也能在1个半小时之内完成调校。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盘小刀盒调校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6)和两组调校组件,所述底板(6)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两组调校组件对称设置于底板(6)上,所述调校组件包括定位叉(7)、调节螺杆(1)、连接件(10)、杆端关节轴承(11)和连接杆(8);从底板(6)的端部往底板(6)的中心方向依次安装定位叉(7)、调节螺杆(1)和连接杆(8);所述定位叉(7)安装在底板(6)的两端,所述调节螺杆(1)上安装螺母(9)和杆端关节轴承(11),所述连接件(10)穿过杆端关节轴承(11)的轴承孔与杆端关节轴承(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盘小刀盒调校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6)和两组调校组件,所述底板(6)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两组调校组件对称设置于底板(6)上,所述调校组件包括定位叉(7)、调节螺杆(1)、连接件(10)、杆端关节轴承(11)和连接杆(8);从底板(6)的端部往底板(6)的中心方向依次安装定位叉(7)、调节螺杆(1)和连接杆(8);所述定位叉(7)安装在底板(6)的两端,所述调节螺杆(1)上安装螺母(9)和杆端关节轴承(11),所述连接件(10)穿过杆端关节轴承(11)的轴承孔与杆端关节轴承(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盘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雄王江华苏波王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