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赞专利>正文

一种四辊卷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95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40
一种四辊卷板机包括上辊、侧辊、下辊,侧辊通过侧辊电机驱动、侧辊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连接再通过联轴器与蜗杆轴连接,蜗杆轴与蜗轮啮合,蜗轮带动螺母及丝母转动,丝杠带动轴承座及侧辊完成伸缩动作,蜗杆轴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右支架上,蜗杆轴将转矩通过联轴器传递给轴,进而使用同样的传动部件传递给侧辊的另一轴端。下辊通过液压缸推动液压导杆,液压导杆通过销轴连接并推动轴承支座,下辊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轴承支座上,轴承支座与导轨通过卡槽接触,导轨横梁固定横向导轨,下辊在左侧支架外部可以通过手柄控制旋转位置,通过调节下辊的长轴母线与板材的接触长度调节板材的桶形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辊卷板机
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卷板机,特别是一种可根据不同板材调整下辊的四辊卷板机。
技术介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圆筒、圆锥及弧形板材,而钢材厂钢材出厂是都为板材,因此就需要我们对相关的板材进行机械式的弯曲、卷曲等塑性变形,而机械加工中所用的卷板机就能满足相关的要求,达到相关的卷曲半径。随着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与成熟,各种机械加工设备正在向高效率、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柔性加工单元方向发展,卷板机的总体发展趋势也正向高度智能化的柔性加工单元发展。随着造船、机械加工行业向大型、超大型、高度集约化方向发展,对于厚板、特厚板、复合材料板材、特型板材的加工机械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新型的加工方法则需要卷板机以数控技术为核心,向快速、成套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柔性加工单元发展,以适应人们不同的加工需求。卷板机主要有动力装置(主要为电动机)、传动装置(各种轴系、减速器、蜗轮蜗杆、导轨等)机架、底座及相关的控制系统所组成。按照分类标准的不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卷板机。目前多辊卷板机存在的问题,在卷板加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卷制出的筒体会出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情况,通常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桶状变形。变形的产生给焊接或内部装配带来极大的不便,若变形太大,必须通过对工件进行整形才能满足对后面工序的要求。但该种变形的整形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来讲,卷板机的上辊较粗,刚性较好,下辊略细,刚性不如上辊。如果卷板时上辊的下压力太大,而测辊的刚性不足时,就会使滚轴在卷制筒体的过程中发生变形而出现挠曲。产生桶状变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辊轴的刚性不足而发生变形,使得板材同一层面上滑辊轴长度方向各点受力不均造成的。为卷制出理想的筒体.始终保持上下辊轴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保证其对板材的压紧力和弯曲力相同是非常重要的。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米防止辊轴变形或对辊轴产生的变形予以弥补及消除。针对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选购的卷板机的各辊轴要有足够的刚性,即使在卷制最大规格的板料时各辊轴也不致于发生变形。但是,辊轴的刚性是和其截面模量相关的.受设备结构及其它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将辊轴做得特别粗,在此情况下,应建议设备制造厂家根据卷板机的长度及卷板材质的性能、板厚等不同参数,考虑将各辊轴设计成略带弧形(只适用于一定的板材厚度范围),即对辊轴进行弧形修正,目的就是为了在卷板过程中当上下辊受力出现挠曲变形后.其夹持板材的部分基本趋平直。保证夹持板材的上下辊之间的间隙一致。使板材沿辊轴长度方向各点受力均匀.弧形尺寸的大小应根据材质及适用的板料厚度范围等参数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慎密的计算。第二,选购的卷板机的下辊中间部位应带有辅助支撑滚轮以增强下辊的刚性,辅助支撑滚轮的数量根据设备长度设定;或者辊轴弧形修正与辅助支撑壤轮两者兼而有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四辊卷板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和板材厚度,调节下辊工位,已达到对下辊的刚度,从而减小桶状变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四辊卷板机,包括上辊、侧辊、下辊、侧辊通过侧辊电机驱动、侧辊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连接再通过联轴器与蜗杆轴连接,蜗杆轴与蜗轮啮合,蜗轮、螺母、压套及丝母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丝母与支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蜗轮带动螺母及丝母转动,丝杠带动轴承座及侧辊完成伸缩动作,蜗杆轴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右支架上,轴承端盖起密封作用,蜗杆轴将转矩通过联轴器及键传递给轴,进而使用同样的传动部件传递给侧辊的另一轴端,上辊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左支架及右支架上,螺钉用于拆卸左支架的上盖,左支架与右支架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下辊通过液压缸推动液压导杆,液压导杆通过销轴连接并推动轴承支座,下辊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轴承支座上,轴承支座与导轨通过卡槽接触,导轨横梁固定横向导轨,下辊在左侧支架外部可以通过手柄控制旋转位置,手柄由端盖支撑,旋转手柄通过联轴器带动下辊旋转,手钮带动分度定位销插入分度转盘的定位孔内锁定下辊的旋转位置,当下辊为圆轴时,当板材材料强度较高时,下辊的挠度较大,容易引起桶形变形,当下辊为椭圆轴时,采用长轴母线与板材接触,轴的挠度最小,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小板材的桶形变形,根据不同板材的强度,调节手柄与分度定位销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的要求以减小桶形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常见卷板机加工时桶状变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装配图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截面剖视图;图4是图2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装配图的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装配图的右视图;图7是分度转盘的主视图;图8是下辊为圆轴时卷板示意图;图9是下辊为椭圆轴时卷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整四辊卷板机,包括上辊8、侧辊9、下辊10、侧辊通过侧辊电机14驱动、上辊8通过主电机驱动(装配图中未画出)、侧辊电机14通过联轴器15与减速器16连接,再通过联轴器17与蜗杆轴19连接,蜗杆轴19与蜗轮28啮合,蜗轮28、螺母39、压套37及丝母40通过螺钉36固定在一起,丝母40与支座4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蜗轮28带动螺母39及丝母40转动,丝杠20带动轴承座29及侧辊9完成伸缩动作。蜗杆轴19通过滚动轴承18固定在右支架上11,轴承端盖21起密封作用,蜗杆轴19将转矩通过联轴器22及键23传递给轴24,进而使用同样的传动部件传递给侧辊9的另一端。上辊8通过滚动轴承7固定在左支架6及右支架11上,螺钉5用于拆卸左支架6的上盖,左支架6与右支架11分别通过螺栓42固定在底座上。下辊10通过液压缸38推动液压导杆35,液压导杆35通过销轴34连接并推动轴承支座33,下辊10通过滚动轴承32固定在轴承支座33上,轴承支座与导轨30通过卡槽接触,导轨横梁31固定横向导轨。下辊10在左侧支架外部可以通过手柄1控制旋转位置,手柄1由端盖支撑,旋转手柄1通过联轴器带动下辊10旋转,手钮带动分度定位销2插入分度转盘3的定位孔内锁定下辊10的旋转位置。如图8所示,当下辊为圆轴时,当板材材料强度较高时,下辊的挠度较大,容易引起桶形变形。当下辊为椭圆轴时,采用长轴母线与板材接触时,轴的挠度最小,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小板材的桶形变形。根据不同板材的强度,调节手柄1与分度定位销2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的要求以减小桶形变形。综上所述,将四辊卷板机的下辊加工成椭圆辊,根据相同的均布载荷作用在椭圆辊不同母线上将获得不同挠度的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的板材通过分度装置调节下辊的角度,从而可以减小挠度,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所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辊卷板机,包括上辊(8)、侧辊(9)、下辊(10)、侧辊通过侧辊电机(14)驱动、侧辊电机(14)通过联轴器(15)与减速器(16)连接再通过联轴器(17)与蜗杆轴(19)连接,蜗杆轴(19)与蜗轮(28)啮合,蜗轮(28)、螺母(39)、压套(37)及丝母(40)通过螺钉(36)固定在一起,丝母(40)与支座(4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蜗轮(28)带动螺母(39)及丝母(40)转动,丝杠(20)带动轴承座(29)及侧辊(9)完成伸缩动作,蜗杆轴(19)通过滚动轴承(18)固定在右支架(11)上,轴承端盖(21)起密封作用,蜗杆轴(19)将转矩通过联轴器(22)及键(23)传递给轴(24),进而使用同样的传动部件传递给侧辊(9)的另一轴端,上辊(8)通过滚动轴承(7)固定在左支架(6)及右支架(11)上,螺钉(5)用于拆卸左支架(6)的上盖,左支架(6)与右支架(11)分别通过螺栓(42)固定在底座上,下辊(10)通过液压缸(38)推动液压导杆(35),液压导杆(35)通过销轴(34)连接并推动轴承支座(33),下辊(10)通过滚动轴承(32)固定在轴承支座(33)上,轴承支座与导轨(30)通过卡槽接触,导轨横梁(31)固定横向导轨,下辊(10)在左侧支架外部可以通过手柄(1)控制旋转位置,手柄(1)由端盖支撑,旋转手柄(1)通过联轴器带动下辊(10)旋转,手钮带动分度定位销(2)插入分度转盘(3)的定位孔内锁定下辊(10)的旋转位置,当下辊(10)为圆轴时,当板材材料强度较高时,下辊的挠度较大,容易引起桶形变形,当下辊(10)为椭圆轴时,采用长轴母线与板材接触,轴的挠度最小,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小板材的桶形变形,根据不同板材的强度,调节手柄(1)与分度定位销(2)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的要求以减小桶形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辊卷板机,包括上辊(8)、侧辊(9)、下辊(10)、侧辊通过侧辊电机(14)驱动、侧辊电机(14)通过联轴器(15)与减速器(16)连接再通过联轴器(17)与蜗杆轴(19)连接,蜗杆轴(19)与蜗轮(28)啮合,蜗轮(28)、螺母(39)、压套(37)及丝母(40)通过螺钉(36)固定在一起,丝母(40)与支座(4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蜗轮(28)带动螺母(39)及丝母(40)转动,丝杠(20)带动轴承座(29)及侧辊(9)完成伸缩动作,蜗杆轴(19)通过滚动轴承(18)固定在右支架(11)上,轴承端盖(21)起密封作用,蜗杆轴(19)将转矩通过联轴器(22)及键(23)传递给轴(24),进而使用同样的传动部件传递给侧辊(9)的另一轴端,上辊(8)通过滚动轴承(7)固定在左支架(6)及右支架(11)上,螺钉(5)用于拆卸左支架(6)的上盖,左支架(6)与右支架(11)分别通过螺栓(42)固定在底座上,下辊(10)通过液压缸(38)推动液压导杆(35),液压导杆(35)通过销轴(34)连接并推动轴承支座(33),下辊(10)通过滚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赞
申请(专利权)人:王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