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上下平衡式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889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25
一种上下平衡式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包括可伸缩结构的钢架,所述钢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竖向钢架和与两个竖向钢架上端固定连接的弧顶拱架;所述两个竖向钢架相对侧壁均设置有驱动竖向钢架沿竖直方向伸缩的驱动装置;所述弧顶拱架上设置有驱动弧顶拱架伸缩的驱动装置;钢架与巷道壁接触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两个竖向钢架的内侧均垂直固定有横向连接架,横向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两侧的横向连接架之间也固定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沿横向垂直于竖向钢架设置,且该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横向连接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拱架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拆卸后回收利用,降低支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平衡式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平衡式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
技术介绍
掘进头顶板事故一直威胁着井下人员的人生安全,而且经常发生。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生产中止等事故。在实行综采以前,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高达75%。随着液压支架的使用及对顶板事故的研究和预防技术的深入和逐步完善,顶板事故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掘进头作为最危险的地方之一,顶板事故时有发生。随着采深增加,掘进头顶板事故的预防变得更加重要。目前多数煤矿回采工作面使用的支柱依然比较落后,回柱基本上是人工作业,这样就容易埋下冒顶事故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上下平衡式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以有效地保证掘进工作面人员的相对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平衡式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包括可伸缩结构的钢架,所述钢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竖向钢架和与两个竖向钢架上端固定连接的弧顶拱架;所述两个竖向钢架相对侧壁均设置有驱动竖向钢架沿竖直方向伸缩的驱动装置;所述弧顶拱架上设置有驱动弧顶拱架伸缩的驱动装置;钢架与巷道壁接触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两个竖向钢架的内侧均垂直固定有横向连接架,横向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两侧的横向连接架之间也固定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沿横向垂直于竖向钢架设置,且该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横向连接架上。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泵或伸缩气缸。优选的,所述竖向钢架底部设置有轮子,最好在巷道地面上铺设引导拱架移动方向的轨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钢架可伸缩,弧顶拱架上的驱动装置驱动弧顶拱架伸长时紧贴巷道壁,配合两个竖向钢架之间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弧顶拱架横向伸长时能使两个竖向钢架紧贴巷道侧壁,缩短时可缩小钢架整体宽度便于调整和移动支架;竖向钢架上的驱动装置驱动竖向钢架伸长紧贴巷道壁缩时可拆卸分解或进行支架调整;这样可使顶板和两帮都得到极好的支护。(2)拱架可拆卸后回收利用,降低支护成本。(3)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安装的钢架数量可根据顶板围岩应力和两帮的应力确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上下平衡式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上下平衡式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侧视图。图中:1-钢架,101-竖向钢架,102-弧顶拱架,2-驱动装置,3-轮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附图1和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平衡式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包括可伸缩结构的钢架1,所述钢架1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竖向钢架101和与两个竖向钢架101上端固定连接的弧顶拱架102;所述两个竖向钢架101相对侧壁均设置有驱动竖向钢架101沿竖直方向伸缩的驱动装置2;所述弧顶拱架102上设置有驱动弧顶拱架102伸缩的驱动装置2;钢架1与巷道壁接触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03,两个竖向钢架101的内侧均垂直固定有横向连接架104,横向连接架104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5,两侧的横向连接架104之间也固定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沿横向垂直于竖向钢架101设置,且该驱动装置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横向连接架104上,所述竖向钢架101和弧顶拱架102均由两个半段钢架对接而成,其中一个半段钢架的端部设置有伸缩导向凸杆4,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半段钢架的端部开设有导向孔5,所述伸缩导向凸杆4伸至导向孔5内实现两个半段钢架的对接,以形成所述竖向钢架101或弧顶拱架102,所述驱动装置2的两端(伸缩端和固定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半段钢架上。钢架1与巷道壁接触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可供钻机打钻孔的通孔103。所述驱动装置2为液压泵或伸缩气缸,或电动推杆。所述竖向钢架101底部设置有轮子3,最好在巷道内铺设便于轮子3移动的轨道,轨道可同时起到固化拱架移动路径的作用。安装时可通过链条将拱架和掘进机连接,在需要拱架移动时,动过掘进机带动钢架整体移动即可将拱架移动到新掘巷道的位置。当需使用多个拱架时,两相邻拱架可用可拆卸方式连接。使用拱架进行支护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通过井下的运输设备将拱架的各部件运送到掘进头,铺设好轨道以后,将钢架组装起来,安放至轨道上。第二步:通过链条将拱架与掘进机连接起来,掘进机向前推进完成后,再把拱架拉到新掘进的巷道下。第三步:固定好轮子3的位置,若驱动装置2使用液压泵,先向竖向钢架101上的液压泵内加入液体,增加液压泵的支撑压力,使竖向钢架101在液压泵的驱动下沿纵向伸长;再向弧顶拱架102上的液压泵及两个竖向钢架101之间的液压泵内加入液体,增加其压力,使弧顶拱架102在液压泵的驱动下伸长,两个竖向钢架101之间距离在液压泵的作用下增大;至竖向钢架101和弧顶拱架102外侧侧壁均贴紧巷道壁为止。第四步:通过钢架上的通孔103和缝隙,向巷道周围打钻孔,再打入锚杆进行加固。第五步:移动拱架到下一个掘进的新位置,对打入锚杆的巷道壁加锚网或喷浆等二次加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平衡式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结构的钢架(1),所述钢架(1)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竖向钢架(101)和与两个竖向钢架(101)上端固定连接的弧顶拱架(102);所述两个竖向钢架(101)相对侧壁均设置有驱动竖向钢架(101)沿竖直方向伸缩的驱动装置(2);所述弧顶拱架(102)上设置有驱动弧顶拱架(102)伸缩的驱动装置(2);钢架(1)与巷道壁接触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03),两个竖向钢架(101)的内侧均垂直固定有横向连接架(104),横向连接架(104)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5),两侧的横向连接架(104)之间也固定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沿横向垂直于竖向钢架(101)设置,且该驱动装置(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横向连接架(10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平衡式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结构的钢架(1),所述钢架(1)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竖向钢架(101)和与两个竖向钢架(101)上端固定连接的弧顶拱架(102);所述两个竖向钢架(101)相对侧壁均设置有驱动竖向钢架(101)沿竖直方向伸缩的驱动装置(2);所述弧顶拱架(102)上设置有驱动弧顶拱架(102)伸缩的驱动装置(2);钢架(1)与巷道壁接触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03),两个竖向钢架(101)的内侧均垂直固定有横向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沉江成玉刘怀谦杨帅薛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