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以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装备
,尤其是一种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以及工艺。
技术介绍
气举采油原理是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生流体在井筒中的混合,利用气体的膨胀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将流入到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式。在油气田开采中,石油较重,在上千米甚至几千米的井筒中会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使地层中的石油无法流到地面。如果能人为地将气体压入井筒,使井筒中的液体混气后变轻,原油则容易喷至地面。传统用的气举需要两趟管柱完成,即封隔器坐封管柱和气举投产管柱。下入封隔器坐封管柱,下到位后,投球打压坐封,封隔器坐封完成后进行倒扣或液压丢手,然后下入气举管柱插入密封插管。其缺点如下:1.需下入两趟管柱,浪费人力,物力。2.封隔器丢手结构存在低压丢手及不能成功丢手问题。3.封隔器打捞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以及工艺,实现一趟管柱即完成工具下入、坐封、验封、丢手、打掉球座以及气举生产步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之一是提供气举采油一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b)、送入工具(c)、密封装置(d)、封隔器(e)、打孔管(f)以及丝堵(g),具体如下:(一)送入工具所述送入工具包括上接头(1)、销钉(2)、丢手销钉(3)、悬挂销钉(4)、锁套(5)、第一活塞(6)、第一球座(7)、支撑环(8)、防转销钉(9)、下连接头(10)、内连接头(11)以及O型圈(12);其中所述上接头(1)、锁套(5)以及下连接头(10)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构成外管部分,所述第一球座(7)、内连接头(11)上下连接构成内管部分;所述外管部分具体为:所述上接头(1)的上端通过螺纹与所述油管(b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b)、送入工具(c)、密封装置(d)、封隔器(e)、打孔管(f)以及丝堵(g),具体如下:(一)送入工具所述送入工具包括上接头(1)、销钉(2)、丢手销钉(3)、悬挂销钉(4)、锁套(5)、第一活塞(6)、第一球座(7)、支撑环(8)、防转销钉(9)、下连接头(10)、内连接头(11)以及O型圈(12);其中所述上接头(1)、锁套(5)以及下连接头(10)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构成外管部分,所述第一球座(7)、内连接头(11)上下连接构成内管部分;所述外管部分具体为:所述上接头(1)的上端通过螺纹与所述油管(b)连接,所述上接头(1)的下端的外表面设有凸台,所述锁套(5)的内表面设有凹槽,所述锁套(5)和上接头(1)通过凸台和凹槽配合装配定位;所述锁套(5)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下连接头(10);所述内管部分具体为:所述第一球座(7)上端以接触面台阶定位安装在上接头(1)内部且第一球座(7)与上接头(1)之间设有液流间隙;所述第一球座(7)贯穿所述外管部分且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内连接头(11);所述第一球座(7)与外管之间形成第一环空,且所述第一环空通过液流间隙与上接头(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环空内滑动密封配合安装第一活塞(6),所述第一活塞(6)上部通过丢手销钉(3)与上接头(1)连接,第一活塞(6)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支撑环(8),所述支撑环(8)支撑于与所述上接头(1)下端内表面,并抵触上接头(1)下端外表面的凸台而将其压紧在所述锁套(5)的凹槽内;所述第一活塞(6)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上接头(1)安装有与限位槽配合的悬挂销钉(4);当所述丢手销钉(3)受压被剪断后,所述第一活塞(6)能够沿第一环空以滑动密封配合向下滑行,至悬挂销钉(4)与限位槽实现限位配合停止;上提油管柱时所述上接头(1)下端的凸台失去所述支撑环(8)的压紧作用而脱离所述锁套(5)的凹槽,此时所述锁套(5)与上接头(1)实现分离;(二)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筒(13)、密封插杆(14)以及下变扣(20);其中所述密封插杆(14)通过滑动密封配合安装在所述密封筒(13)内部;所述密封筒(13)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下连接头(10)连接,所述密封筒(13)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下变扣(20);所述密封插杆(14)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内连接头(11)连接;(三)封隔器所述封隔器为液压封隔器,所述封隔器内部设有第二球座(43)以及钢球(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包括外管部分、内管部分以及二者之间连接的卡瓦机构,具体如下:所述外管部分包括上连接头(21)、上导向环(22)、拉压环(23)、坐封销钉(24)、锁环(25)、护套(26)、液压缸(31)、套筒(33)、小胶筒(34)、大胶筒(35)以及隔环(36),具体如下:所述上连接头(21)上端部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下变扣(20)连接,所述上导向环(22)通过螺纹配合套接在所述上连接头(21)的外部,所述拉压环(23)位于上导向环(22)的下部且通过坐封销钉(24)与上连接头(21)的外部套接;所述护套(26)与所述拉压环(23)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护套(26)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液压缸(31)连接;所述液压缸(31)的下端通过台阶定位安装所述套筒(33)并与其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套筒(33)的外部上下依次密封套接有所述小胶筒(34)和大胶筒(35),所述套筒(33)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的隔环(36)压紧小胶筒(34)和大胶筒(35);所述内管部分包括上中心管(28)、解封销钉(27)、第二活塞(291)、第三活塞(292)、连接杆(30)、下中心管(32)、钢球(41)、球座销钉(42)以及球座(43),具体如下:所述连接杆(30)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上中心管(28)、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下中心管(32);所述护套(26)和连接杆(30)之间构成第二环空,所述第二活塞(291)安装在所述第二环空内且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连接杆(30)及护套(26)之间构成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二活塞(291)与所述护套(26)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所述连接杆(3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环空连通的坐封孔;所述液压缸(31)和下中心管(32)之间构成第三环空,所述第三活塞(292)安装在所述第三环空内且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下中心管(32)及液压缸(31)之间构成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三活塞(292)与所述液压缸(31)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所述下中心管(32)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环空连通的坐封孔;所述下中心管(32)的下端内部通过所述球座销钉(42)安装所述第二球座(43),所述钢球(41)为后期坐封前投入油管(b)中落至所述第二球座(43)上;所述上中心管(28)上端的外壁设有多个凹槽,所述上连接头(21)下端设有多个与所述凹槽对应的杆;所述上连接头(21)的中部和上中心管(28)的上端部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所述杆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凹槽内,且所述杆与上中心管(28)之间通过解封销钉(27)相对固定;所述锁环(25)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上中心管(28)上端的外侧,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瑞思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