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平台登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45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平台登乘装置,包括可伸缩舷梯、中部转换平台、下部码头梯、悬吊提升装置;所述可伸缩舷梯的上端与海洋平台相铰接,所述可伸缩舷梯的下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的一边相铰接;所述下部码头梯的下端可移动搭放在船只甲板上,所述下部码头梯的上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上与所述可伸缩舷梯铰接位置相邻或相对的一边相铰接;所述中部转换平台与所述海洋平台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垂直移动副,所述悬吊提升装置中设置有能够将所述中部转换平台垂直提升的第一垂直提升机构和能够将所述下部码头梯下部提升收起的第二绳索提升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海洋平台登乘装置能够适应潮位变化,并且能够有效保证登乘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洋平台登乘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平台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海洋平台登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海上的各种平台越来越多,钻井、采油、风电、观察等等平台逐步增加,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在以往的海上平台设计中,对人员从船只登乘至平台的方式考虑的较少,常见方式如直爬梯、吊笼等,均存在着人员登乘不便、操作难度大,危险性大等问题,尤其是在海上对人员的保护救援难度极高,人身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另外,某些海域的潮位变化较大,而一些固定在平台上的登乘通道对潮位变化的应对能力较差。所以开发一种安全、便捷、操作简易,且能应对潮位变化的海洋平台登乘系统是极为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平台登乘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海洋平台登乘装置,人员登乘不便、安全系数不高、无法适应潮位变化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平台登乘装置,包括可伸缩舷梯、中部转换平台、下部码头梯、悬吊提升装置;所述可伸缩舷梯的上端与海洋平台相铰接,所述可伸缩舷梯的下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的一边相铰接;所述下部码头梯的下端可移动搭放在船只甲板上,所述下部码头梯的上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上与所述可伸缩舷梯铰接位置相邻或相对的一边相铰接;所述中部转换平台与所述海洋平台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垂直移动副,所述悬吊提升装置中设置有能够将所述中部转换平台垂直提升的第一垂直提升机构和能够将所述下部码头梯下部提升收起的第二绳索提升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动力驱动装置、至少两根第一提升绳索和与所述第一提升绳索数量相匹配的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在所述海洋平台上,且位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的上部,所述第一提升绳索的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后垂直垂下并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绳索提升机构包括第二动力驱动装置、至少两根第二提升绳索和与所第二提升绳索数量相匹配的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固定在所述海洋平台上,所述第二提升绳索的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后与下部码头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驱动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动力驱动装置为电动绞车。优选地,所述下部码头梯的上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上与所述可伸缩舷梯铰接位置相邻的一边相铰接,所述垂直移动副分别包括可以止挡所述中部转换平台向可伸缩舷梯相对一侧和向所述下部码头梯相对一侧移动的的第一止挡壁和第二止挡壁。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转换平台上分别设置有抵靠在所述第一止挡壁和所述第二止挡壁上的滚轮。优选地,所述可伸缩舷梯的下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之间还设置有保险插销。优选地,所述中部转换平台和/或所述下部码头梯与所述海洋平台之间还设置有保险装置。优选地,所述中部装换平台上包括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所述上层平台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下层平台上,且所述上层平台和所述下层平台分别与所述下部码头梯和所述可伸缩舷梯相铰接。优选地,下部码头梯的下端设置有便于避开船只护栏的增高梯,所述增高梯的下端设置有滚轮。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船只停泊完毕需要登乘时,先启动第一垂直提升机构,使中间转换平台降放到一定高度,再调整第二绳索提升机构使下部码头梯的下端搭放到船只的甲板上,人员即可登乘,空间利用率高,可以提高海洋平台与船只之间登乘的通畅性,保护人员的登乘安全,操作简易,且能适应不同的潮位高度;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海洋平台结构的高度不同,相应设置可伸缩舷梯和下部码头梯长度,结构灵活多样,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B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中部转换平台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伸缩舷梯与中部转换平台间的保险插销安装示意图。图中:1、可伸缩舷梯2、中部转换平台3、下部码头梯4、电动绞车5、第一垂直提升机构6、第二绳索提升机构7、船只8、海洋平台9、保险插销10/11、保险装置31、增高梯32、滚轮21、下层平台22、上层平台23、竖直旋转轴24、滚轮51、第一提升绳索52、第一定滑轮61、第二提升绳索62、第二定滑轮81、第一止挡壁82、第二止挡壁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平台登乘装置,包括可伸缩舷梯1、中部转换平台2、下部码头梯3、悬吊提升装置;所述可伸缩舷梯1的上端与海洋平台8相铰接,所述可伸缩舷梯1的下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2的一边相铰接;所述下部码头梯3的下端可移动搭放在船只7甲板上,所述下部码头梯3的上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2上与所述可伸缩舷梯1铰接位置相邻的一边相铰接;所述中部转换平台2与所述海洋平台8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垂直移动副,所述悬吊提升装置中设置有能够将所述中部转换平台2垂直提升的第一垂直提升机构5和能够将所述下部码头梯3下部提升收起的第二绳索提升机构6。当船只7停泊完毕需要登乘时,先启动第一垂直提升机构5,使中间转换平台降放到一定高度,再调整第二绳索提升机构6使下部码头梯3的下端搭放到船只7的甲板上,人员即可登乘,空间利用率高,可以提高海洋平台8与船只7之间登乘的通畅性,保护人员的登乘安全,操作简易,且能适应不同的潮位高度;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海洋平台8结构的高度不同,相应设置可伸缩舷梯1和下部码头梯3的长度,结构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垂直提升机构5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多种机构式,如丝杠提升机构、链条提升机构等,但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构5包括第一动力驱动装置、至少两根第一提升绳索51和与所述第一提升绳索51数量相匹配的第一定滑轮52;所述第一定滑轮52固定在所述海洋平台8上,且位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2的上部,所述第一提升绳索51的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52后垂直垂下并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绳索提升机构6包括第二动力驱动装置、至少两根第二提升绳索61和与所第二提升绳索61数量相匹配的第二定滑轮62;所述第二定滑轮62固定在所述海洋平台8上,所述第二提升绳索61的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62后与下部码头梯3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述第一动力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动力驱动装置也可以独立设置,如在第一垂直提升机构5和第二绳索提升机构6中各设置一台绞车,但是考虑到能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动力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动力驱动装置为同一台电动绞车4,使用时可以将电动绞车4上不同的卷绳筒进行切换。本专利技术中的垂直移动副,可以为直线导轨副和导柱滑块副等常用直线移动副,只要能限制所述中部转换平台2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即可,但考虑到直线导轨的安装精度较高,且在海洋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损坏,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垂直移动副分别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洋平台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舷梯、中部转换平台、下部码头梯、悬吊提升装置;所述可伸缩舷梯的上端与海洋平台相铰接,所述可伸缩舷梯的下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的一边相铰接;所述下部码头梯的下端可移动搭放在船只甲板上,所述下部码头梯的上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上与所述可伸缩舷梯铰接位置相邻或相对的一边相铰接;所述中部转换平台与所述海洋平台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垂直移动副,所述悬吊提升装置中设置有能够将所述中部转换平台垂直提升的第一垂直提升机构和能够将所述下部码头梯下部提升收起的第二绳索提升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平台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舷梯、中部转换平台、下部码头梯、悬吊提升装置;所述可伸缩舷梯的上端与海洋平台相铰接,所述可伸缩舷梯的下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的一边相铰接;所述下部码头梯的下端可移动搭放在船只甲板上,所述下部码头梯的上端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上与所述可伸缩舷梯铰接位置相邻或相对的一边相铰接;所述中部转换平台与所述海洋平台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垂直移动副,所述悬吊提升装置中设置有能够将所述中部转换平台垂直提升的第一垂直提升机构和能够将所述下部码头梯下部提升收起的第二绳索提升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平台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动力驱动装置、至少两根第一提升绳索和与所述第一提升绳索数量相匹配的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在所述海洋平台上,且位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的上部,所述第一提升绳索的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后垂直垂下并与所述中部转换平台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平台登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绳索提升机构包括第二动力驱动装置、至少两根第二提升绳索和与所第二提升绳索数量相匹配的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固定在所述海洋平台上,所述第二提升绳索的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后与下部码头梯相连接。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代龙秦东平周焱田宏吉廖君张守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