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建雄专利>正文

阳台顶部晒衣杆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318 阅读:4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装于楼房阳台顶部各种型式挂钩上,可使晒衣杆升降的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成对的活架、定架、中架及独立的支架上均装有滑轮。两定架、中架固于两端挂钩,支架装于台窗左上部。尼龙绳按序通过所有滑轮弧槽,使定架一端双绳悬活架及衣杆,支架一端挂配重。轻操配重上下,就能使单或双衣杆降升,使人们收取或晾晒衣物时不费时、费劲,而操作方便、灵活、省力。(*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技术涉及人们在楼房阳台使用顶部挂钩上衣杆凉晒或收取衣物时能升降衣杆,方便操作的装置。检索现有阳台晒衣杆架装置,功能单一,都未能解决顶部衣杆使用时能升降的问题。这些装置使用时都伸出阳台外,顶部伸出的,虽遇雨能自收,但结构笨重,安装费劲、困难;旋转体伸出的,安装虽方便,但结构复杂、占位,凉晒床单、棉被类物品就不适用;平阳台伸出的,使用方便,但雨天不适用,安装也不方便。随着现代城镇都市化高层住宅的兴起,伸出阳台晒衣架装置就逐渐失去功用,一是阳台风大,所晒衣物易丢失,二是城建部门不许伸出晒物影响美观。这样,住户凉晒衣物就集中于阳台顶部。现住宅设计部门已注意到这一问题,阳台顶部都予留有托护衣杆的挂钩。现时,人们凉晒或收取衣物,需用棒叉把撑好衣物的衣架一个一个地往高悬顶部的衣杆上挂或取下,既费时又费劲,遇刮风飘斜雨,收取时有赶不及。凉晒床单、棉被等大件物品时,多放置平阳台伸出衣杆上。住高层住宅,没有了平阳台衣杆架,这类物品就无法晒出;放置搁搭阳台下部的衣杆上,高度不够,也影响行动;放置顶部挂钩上衣杆,棒叉托不上去,把顶部衣杆叉下放置好再用棒叉托上去,困难多,湿重斜度大,所晒物品易滑向一边。由于阳台宽度限制,顶部实际应用双衣杆。本技术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装于楼房阳台顶部各种型式挂钩上,可使晒衣杆升降,让人们凉晒或收取衣物时不费时、费劲、操作方便、灵活、省力的装置。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用尼龙绳传递力的作用,轮架改变力的运动方向。尼龙绳一头挂配重,按序通过装于支架、中架、定架、活架上的滑轮弧槽后反结于阳台顶部两头挂钩上。支架装于台窗左撑方上部,上托绳和轮组,下悬配重。尼龙绳成双通过支架后分叉通向两头挂钩。两中架、定架紧固于各型挂钩两头,两活架连衣杆被悬吊于定架下。人在窗左一侧轻便操纵配重上下,就可实现单或双衣杆的降升,使人们不用棒叉就可方便地凉晒或收取衣物及床毯、棉被等大件物品,省时、省劲。克服了顶部衣杆凉晒或收取床类大件物品较困难的毛病。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用打洞,采用配重、滑轮组、双绳悬杆结构,实现了操纵的方便、灵活、省力。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叙述。附图说明图1是阳台顶部有一对挂钩时装置的安装斜视图。图2是图1支架俯视图。图3是图1定架俯视图。图4是图2支架左视图。图5是图2支架沿B-B线剖视图。图6是图1配重位窗左上方放大图。图7是图1配重位窗左下方放大图。图8是图1活架沿A-A线剖视图。图9是直杆二对挂钩时装置示意图。图10是顶部有山型、U型、杆型挂钩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11是图10K向左视图。图12是图11沿C-C线中架安装剖视图。参照图1,阳台顶部两头挂钩(1)上竖直部分装有一对定架(5),如图3所示,通过螺栓(26)、螺帽(23)紧固于挂钩(1)上。挂钩(1)若直径小,可垫电工用塑带(31)。(参见图12)。同时支杆(2)也被紧固。紧固时,支杆(2)与挂钩(1)成一斜角,斜向阳台中顶紧顶面,支杆(2)过长用其上孔调整,以增强挂钩(1)在衣杆上升受力时不被拉斜。两定架(5)、活架(6)(参见图8),通过短轴(22)。开口销(19),装有一组滑轮(14)。双尼龙绳(3)出支架(4)上部后分叉两端通过两定架(5)、活架(6)上的滑轮(14)弧槽,然后反结于定架(5)上的挂钩(1),把活架(6)悬吊于定架(5)下。如图8所示,活架(6)通过下装有杆环(28)的螺杆(27)与晒衣杆相连。螺帽(23)用于杆环(28)转向后拼紧螺杆(27)定位,以避免定架(5)装各型挂钩上由于方向的改变而使悬挂衣杆的两绳(3)打绞。这即双绳悬杆结构,使人通过尼龙绳(3)拉升衣杆衣物时省力一半。如图2、图4、图5所示,支架(4)下部用木螺帽(17)(参见图6)紧固于台窗左撑方上方。上部水平伸出顶宽中央,滑轮(14)、上轮(16)用上轴(15)、螺帽(9)装其上,上分销(21)也用螺牙紧于上方。支架(4)直角接部通过长轴(24),开口销(19)装有中轮(20)一只,边轮(25)一对;紧接下方用螺牙拧紧一下分销(13),其上设前后台阶;最下端为一水平短台,其上前后占有一样大两孔。上轮(16)、中轮(20)、分销(13)后阶、短台后孔为一对或靠台外的一对挂钩(1)上的尼龙绳(3)成双通过,一双滑轮(14)、边轮(25),前阶、前孔为二对靠台里的一对挂钩(1)上的尼龙绳(3)成双通过。(参见图9)上分销(21)、下分销(13)为防止尼龙绳(3)打绞,便于滑轮转动所设。如图6所示,一组尼龙绳(3)成双通过短台孔后穿过胶垫(11)、垫圈(12)、重环(18)打双活结,结节由双绳变5绳圈,节下变2绳圈。双尼绳(3)在这里无断头,断头在阳台顶部两端挂钩(1)上。打结时,胶垫(11)、垫圈(12)在结上,重环(18)在结下,配重(7)挂重环(18)上。两垫内孔刚好通过一双尼龙绳(3),结节大于内孔,两垫外径大于短台孔,短台孔有大间隙通过双尼龙绳(3)。这样,衣杆的下降位置,通过调整结点位至衣杆降到家里成人能晒或取衣物的高度。二组尼龙绳(3)的打结调整方法同样。双杆共用配重(7)挂在两重环(18)上,如图9所示为双杆下降位。单或双杆配重(7)重量选择以单或双杆置日常换洗衣物干时两边能平衡为度。因衣物干时重量很轻,因而衣物取后,配重(7)与衣杆仍能保持平衡。衣杆下降置好湿衣物后,轻拉配重(7)湿衣物随杆上升,到定好高度,把重环(18)上双绳圈套入台窗左下方园头木螺丝(8)即可。双衣杆的,可将配重(7)挂钩脱离短台前孔重环(18),先拉后孔靠台外的衣杆上升,后拉靠台里的衣杆上升,至高度后,两杆重环(18)上绳圈先后套入螺丝(8),配重(7)挂钩挂入两重环(18)内,晒衣工作完结。(参见图10)先升后孔外杆,后升前孔里杆,避免了水滴和二组尼绳工作的干扰,也使升杆省力。为方便,双杆可同时提升。若杆升不够或配重(7)升得过高,如图6所示,可用细毛织线(10)在短台上方将至下分销(13)处将双尼绳圈放长即解决。双杆下降取衣,可将双杆重环(18)上绳圈从螺丝(8)一道脱出,轻托配重(7)上升至短台,双杆下降到位,即可取衣物,毕,轻拉配重(7),双杆上升至定高。此时,两边是平衡的,双杆重环(18)上绳圈不必套入螺丝(8)而让配重(7)自然垂吊,取衣工作完毕。阳台挂钩除图1、图9所示单、双直杆类挂钩型外,还有如图10所示山型、U型、杆型等横杆类挂钩。其安装、调整、使用方法基本与单双直杆挂钩相同。不同的是增加中架(29)转向,定架(5)变水平为竖直安装挂钩杆上,钩杆直径比直杆类大。支杆(2)除增强挂钩受力外,还起分绳作用,使两上轮(16)转动灵活。如图11、图12所示,两上轮(16)用两上销(21)装于中架(29)底面。中架(29)通过塑带(31)、螺栓(26)、螺帽(23)、紧固于挂钩横杆中部。支杆(2)用短螺栓(30)紧于中架(29)侧面。台窗左窗扇用棒叉操作时需关上,本装置同样,衣杆升空后可打开。本装置结构简单、不占位,安装方便、不打洞。零件成形方法,中架(29)、定架(5)精铸、支杆(2)、支架(4)簿板冲压,配重(7)铸造,其余铸塑。尼龙绳径2.5~4.5毫米。配重,单杆1~2公斤,双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木螺丝(8)、滑轮组、尼龙绳(3)及支架(4)、中架(29)、定架(5)、活架(6)组成的阳台顶部晒衣杆升降装置,其特征是两定架(5)、中架(29)固于顶部两端挂钩(1)上,支架(4)固于台窗左撑方上部,尼龙绳(3)按顺序通过两活架(6)、定架(5)、中架(29)及单个支架(4)上滑轮弧槽,使两定架(5)下双绳连活架(6),支架(4)下连配重(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苏建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