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310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解决了肠内营养液不能使用少渣营养液的问题、造瘘管管腔过大会出现食物返流的问题以及在家庭护理中不能匀速将食物注入肠内的问题,其主要包括补液袋、加热器、旋塞阀、单向阀、橡胶管和空肠造瘘管。补液袋通过橡胶管与空肠造瘘管连通,加热器设置在补液袋的外表面,旋塞阀设置在补液袋出口处的橡胶管上,单向阀设置在橡胶管与空肠造瘘管的连接处。设置在管路上的单向阀可以有效地防止食物因为管径加大出现返流的现象。在补液袋下方的管道上设置有旋塞阀,可以有效地控制进入肠内食物的速度,在家庭护理中,不会因为食物进入肠内速度过快给患者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肠内营养使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肠内营养(Entrant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只要肠道功能允许,选择肠内营养支持已成为营养支持的基本准则。空肠置管营养支持是肠内营养的方法之一,通过空肠造瘘术将空肠造瘘管植入空肠内,经腹壁引出并固定,适用于需要肠内营养的所有患者。术后空肠造瘘管的护理,尤其是家庭护理尤为重要。重点在于保持通畅,避免堵管,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目前国内临床使用的空肠造瘘管管腔较细,导管内径较小,没有空肠减压作用,肠内营养液必须选择医用肠内营养液,否则用其它肉汤菜汁等有渣营养物时易出现导管阻塞。但医用肠内营养液价格偏高,这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无疑增加了较大的经济负担,所以部分医院使用较粗的导尿管代替空肠造瘘管,这样可以注入少渣流质饮食而不易堵塞管道。但尿管为橡胶成分,易老化,管腔大会存在注入食物后返流的情况。肠内营养液进入肠道内的速度需要控制,不能过快,否则会引起患者胃肠道不适,但在家庭护理中,一般使用针筒注射饮食,其速度不容易控制,而且针筒容积较小,反复抽吸饮食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肠造瘘管装置,解决了肠内营养液不能使用少渣流质饮食的问题、造瘘管管腔过大会出现食物返流的问题以及在家庭护理中不能匀速将食物注入肠内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其包括补液袋、加热器、旋塞阀、单向阀、橡胶管和空肠造瘘管。补液袋通过橡胶管与空肠造瘘管连通,加热器设置在补液袋的外表面,旋塞阀设置在补液袋出口处的橡胶管上,单向阀设置在橡胶管与空肠造瘘管的连接处。进一步地,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补液袋外表面的充气袋,充气袋通过气管与充气泵连通,充气泵出口处设置有气压调节开关。进一步地,充气泵为手握式充气泵。进一步地,加热器包括电热丝、将电热丝与电源连通的电源线和电源插头、以及控制和显示电热丝发热状态的温控调节器,温控调节器设置在电热丝与电源插头之间的电源线上。加热器还包括测温元件以及将测温元件测得的温度信号传输到温控调节器内的信号线,测温元件设置在电热丝附近。进一步地,补液袋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瓶塞。进一步地,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还包括织物袋,织物袋内部设置有三层相互隔开的夹层,其中中间夹层放入补液袋,两边的夹层分别放入电热丝和充气袋。进一步地,空肠造瘘管的材质为硅胶,内径1.5厘米~2.0厘米。进一步地,单向阀与空肠造瘘管的连接是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加大了空肠造瘘管的直径,使管道不易堵塞,同时造瘘管采用硅胶材质,使其不容易老化。设置在管路上的单向阀可以有效地防止食物因为管径加大出现返流的现象。在补液袋下方的管道上设置有旋塞阀,可以有效地控制进入肠内食物的速度,在家庭护理中,不会因为食物进入肠内速度过快给患者造成不适。补液袋容量大,可以一次注入足够的食物,使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减轻了患者家庭护理的负担。在补液袋外表面设置有温控系统,可有效地控制食物的温度一直保持在需要的温度范围内。另外在补液袋另一外表面设置有充气袋,当需要给患者肠内注入食物时,利用充气袋的膨胀将补液袋里的食物压进肠内。附图说明图1为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加热器的结构图。其中,1、补液袋;101、瓶塞;2、加热器;201、电热丝;202、电源线;203、电源插头;204、温控调节器;205、测温元件;206、信号线;207、基底布;3、旋塞阀;4、单向阀;5、橡胶管;6、空肠造瘘管;7、充气袋;701、手握式充气泵;702、气压调节开关;703、气管;8、织物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其包括补液袋1、加热器2、旋塞阀3、单向阀4、橡胶管5和空肠造瘘管6。补液袋1通过橡胶管5与空肠造瘘管6连通,加热器2设置在补液袋1的外表面,旋塞阀3设置在补液袋1出口处的橡胶管5上,单向阀4设置在橡胶管5与空肠造瘘管6的连接处。旋塞阀3通过转动其阀杆控制开口的大小从而控制营养液的流速和管道的开闭。设置在橡胶管5与空肠造瘘管6的连接处的单向阀4可以防止肠内的营养液返流。单向阀4与空肠造瘘管6采用可拆卸连接后,可以在不需要给患者注入食物的情况下,将单向阀4及以上的装置拆下,这样患者身上仅留下一根空肠造瘘管6,可方便患者平时的活动。目前国内临床使用的空肠造瘘管的直径通常为0.4厘米,本设计中空肠造瘘管6的内径为1.8厘米,通过加大空肠造瘘管6的内径,可以让患者不必一定使用医用肠内营养液,自制的营养液即使含有少量的渣质,同样不会堵塞管道。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补液袋1外表面的充气袋7,充气袋7通过气管703与手握式充气泵701连通,手握式充气泵701出口处设置有气压调节开关702。握捏充气泵701即可对充气袋7进行充气,膨胀后的充气袋挤压补液袋1,使补液袋1内的营养液沿管道进入肠内,充气袋701的最大膨胀率为1000%。所以当需要给肠内注入食物时,只需要打开旋塞阀3和气压调节开关702,握捏充气泵701对充气袋7进行充气。气压调节开关702还可以放掉充气袋7内的空气。如图2所示,加热器2包括电热丝201、将电热丝201与电源连通的电源线202和电源插头203、以及控制和显示电热丝201发热状态的温控调节器204,温控调节器204设置在电热丝201与电源插头203之间的电源线202上。加热器2还包括测温元件205以及将测温元件205测得的温度信号传输到温控调节器204内的信号线206,测温元件205设置在电热丝201附近。温控调节器204上设置有显示屏,可以显示测温元件205测得的温度值。温控调节器204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增加温度、降低温度的按钮。通过温控调节器204可以控制电热丝201的通断电、温度的高低,温控调节器204上还设置有加热温度最大值限定功能,避免误操作使营养液温度过高对患者造成伤害。电热丝201的最大功率为50W,电热丝201和测温元件205放在基底布207上,然后用面罩将其全部抱起来,留出电源线202和信号线206出的位置即可。补液袋1的容积为500毫升,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瓶塞101。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还包括织物袋8,织物袋8内部设置有三层相互隔开的夹层,其中中间夹层放入补液袋1,两边的夹层分别放入电热丝201和充气袋7,织物袋8顶端设置有提手,可以像输液瓶一样悬挂在高处,减轻护理的负担。空肠造瘘管6的材质为硅胶,其使用寿命更长久。使用步骤为:将补液袋1、电热丝201和充气袋7放入织物袋8中,将过滤后的营养液装入补液袋1中,旋紧瓶塞101,然后将织物袋8悬挂在高处。打开温控调节器204的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液袋(1)、加热器(2)、旋塞阀(3)、单向阀(4)、橡胶管(5)和空肠造瘘管(6);所述补液袋(1)通过橡胶管(5)与空肠造瘘管(6)连通,所述加热器(2)设置在所述补液袋(1)的外表面,所述旋塞阀(3)设置在所述补液袋(1)出口处的所述橡胶管(5)上,所述单向阀(4)设置在所述橡胶管(5)与所述空肠造瘘管(6)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液袋(1)、加热器(2)、旋塞阀(3)、单向阀(4)、橡胶管(5)和空肠造瘘管(6);所述补液袋(1)通过橡胶管(5)与空肠造瘘管(6)连通,所述加热器(2)设置在所述补液袋(1)的外表面,所述旋塞阀(3)设置在所述补液袋(1)出口处的所述橡胶管(5)上,所述单向阀(4)设置在所述橡胶管(5)与所述空肠造瘘管(6)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补液袋(1)外表面的充气袋(7),所述充气袋(7)通过气管(703)与充气泵(701)连通,所述充气泵(701)出口处设置有气压调节开关(7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701)为手握式充气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包括电热丝(201)、将所述电热丝(201)与电源连通的电源线(202)和电源插头(203)、以及控制和显示所述电热丝(201)发热状态的温控调节器(204),所述温控调节器(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珊珊宋彦徐俐郭睿唐鹏赵正兰沈虹罗玉明赵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