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物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25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肿物穿刺装置,包括针管,针管的前端具有穿刺针头,针管还具有活塞,还具有与针管配合的定位架,定位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通过连接面与定位环相连,定位环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抵靠环通过缓冲弹簧组与定位环相连,固定环的端部具有连接臂,连接臂的表面具有凸子,还具有针管固定管,针管固定管包括外管与后盖,外管的外壁具有与凸子相配合的导轨,通过凸子与导轨的配合,针管固定管与连接臂滑动连接,外管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后盖,活塞固定架通过拉簧与后盖连接,活塞固定架具有通孔,活塞穿过通孔与活塞固定架相连接,外管的内壁具有开口环,杠杆设置在外管内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合理,便于操作,防止针头进针方向改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肿物穿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肿物穿刺,以采集肿物标本,观察肿物性质和病变的装置。
技术介绍
肿物穿刺是观察肿物性质和肿物周围病变情况最直接也是最好的方法,而常规的穿刺就是将肌肉注射针头插入肿物,保持进针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转动针头,利用针头的倒钩取下一块组织,同时拉回针管呈吸引状态,拔针;而在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时,由于患者会由于疼痛而身体发生位移,因此要保持进针方向不变的同时转动针头,还要拉回针管吸引就显得很困难,医护人员很难保证针头不歪斜,同时,双手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一旦失败,患者又要承受二次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操作,防止针头进针方向改变的肿物穿刺装置,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肿物穿刺装置,包括针管,针管的前端具有穿刺针头,针管还具有活塞,还具有与针管配合的定位架,定位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通过连接面与定位环相连,定位环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抵靠环通过缓冲弹簧组与定位环相连,固定环的端部具有连接臂,连接臂的表面具有凸子,还具有针管固定管,针管固定管包括外管与后盖,外管的外壁具有与凸子相配合的导轨,通过凸子与导轨的配合,针管固定管与连接臂滑动连接,外管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后盖,活塞固定架通过拉簧与后盖连接,活塞固定架具有通孔,活塞穿过通孔与活塞固定架相连接,外管的内壁具有开口环,杠杆设置在外管内,杠杆具有圆柱,通过圆柱嵌套在开口环内,杠杆与外管活动连接,活塞固定架位于杠杆的一侧开有插装孔,杠杆位于活塞固定架的端部具有销柱,销柱插装在插装孔内,杠杆位于穿刺针头的一侧还具有按钮,按钮通过外管上开有的槽孔露出外管,外管的内壁位于穿刺针头处还具有针管托,外管的内壁还具有与针管托相对布置的螺杆,螺母压块与螺杆装配连接,通过针管托与螺母压块,针管的能够固定在针管固定管内,且前端穿过固定环。所述外管内壁位于后盖处还具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另一侧端部与杠杆相固定。固定环的内径A小于定位环的内径B。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本技术具有与针管配合的定位架,定位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通过连接面与定位环相连,定位环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抵靠环通过缓冲弹簧组与定位环相连,而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针管的前端和穿刺针头在使用时是能够分别穿过固定环、定位环和抵靠环的,而在对准穿刺位置后,抵靠环是抵靠贴合在患者皮肤上的,这样相对来说就在患者身体和针管的穿刺针头之间增加了一个支撑点,能够避免穿刺时穿刺针头发生歪斜,而由于抵靠环和定位环之间又具有缓冲弹簧组,这样,既能够保证支撑抵靠的作用,同时又适当地增加了一点可供操作的位移,例如实际操作时,需要略略调整进针角度时,医护人员就能够使针管略微歪斜,而到一定程度时,抵靠环便能够接触到定位环,从而达到支撑定位,避免针管继续歪斜的作用。同时固定环的端部具有连接臂,连接臂的表面具有凸子,还具有针管固定管,针管固定管包括外管与后盖,外管的外壁具有与凸子相配合的导轨,通过凸子与导轨的配合,针管固定管与连接臂滑动连接,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需要进针时,医护人员只需要向前推动针管固定管,通过固定环与针管固定管之间的连接臂,针管固定管就可以带动针管向着固定环前进,穿刺针头就可以刺入患者身体同时还能够保证穿刺的同时,针管不会发生歪斜,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外管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后盖,活塞固定架通过拉簧与后盖连接,活塞固定架具有通孔,活塞穿过通孔与活塞固定架相连接,外管的内壁具有开口环,杠杆设置在外管内,杠杆具有圆柱,通过圆柱嵌套在开口环内,杠杆与外管活动连接,活塞固定架位于杠杆的一侧开有插装孔,杠杆位于活塞固定架的端部具有销柱,销柱插装在插装孔内,杠杆位于穿刺针头的一侧还具有按钮,按钮通过外管上开有的槽孔露出外管,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由于活塞是与活塞固定架相连接的,因此当活塞固定架发生移动时,势必也会牵拉到活塞,在使用前,杠杆的销柱是插装在插装孔内的,活塞固定架也就被杠杆所牵拉固定,当针头到达穿刺位置,需要抽吸组织液时,医护人员只需要按压按钮,杠杆的销柱就会从插装孔内脱出,由于拉簧的作用,活塞固定架会在向后盖移动的同时,牵拉活塞,实现了抽吸组织液的目的,相对于以往技术,本技术实现了单手就能够实现抽吸组织液,这样,医护人员可以把精力全部集中在找准穿刺点以及防止针头歪斜上,大大增加了穿刺精度,同时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而外管的内壁还具有与针管托相对布置的螺杆,螺母压块与螺杆装配连接,通过针管托与螺母压块,针管的能够固定在针管固定管内,且前端穿过固定环,采用了这种结构后,针管和活塞都分别得到了可靠的固定,同时,外管能够带动针管、针头和活塞前进,同时旋转外管时,还能够带动针管、针头和活塞转动,实现了勾取组织的目的。而所述外管内壁位于后盖处还具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另一侧端部与杠杆相固定,复位弹簧能够更好地使得销柱插装在插装孔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针管托、螺杆、螺母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杠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肿物穿刺装置,包括针管1,针管1的前端具有穿刺针头2,针管1还具有活塞3,还具有与针管1配合的定位架4,定位架4包括固定环5,固定环5通过连接面6与定位环7相连,定位环7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8,抵靠环9通过缓冲弹簧组8与定位环7相连,固定环5的端部具有连接臂10,连接臂10的表面具有凸子11,还具有针管固定管12,针管固定管12包括外管13与后盖14,外管13的外壁具有与凸子11相配合的导轨15,通过凸子11与导轨15的配合,针管固定管12与连接臂10滑动连接,外管13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后盖14,活塞固定架17通过拉簧18与后盖14连接,活塞固定架17具有通孔16,活塞3穿过通孔16与活塞固定架17相连接,外管13的内壁具有开口环19,杠杆20设置在外管13内,杠杆20具有圆柱29,通过圆柱29嵌套在开口环19内,杠杆20与外管13活动连接,活塞固定架17位于杠杆20的一侧开有插装孔21,杠杆20位于活塞固定架17的端部具有销柱22,销柱22插装在插装孔21内,杠杆20位于穿刺针头2的一侧还具有按钮23,按钮23通过外管13上开有的槽孔24露出外管13,外管13的内壁位于穿刺针头2处还具有针管托25,外管13的内壁还具有与针管托25相对布置的螺杆26,螺母压块27与螺杆26装配连接,通过针管托25与螺母压块27,针管1的能够固定在针管固定管12内,且前端穿过固定环5。所述外管13内壁位于后盖14处还具有复位弹簧28,复位弹簧28的另一侧端部与杠杆20相固定。固定环5的内径A小于定位环7的内径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物穿刺装置,包括针管(1),针管(1)的前端具有穿刺针头(2),针管(1)还具有活塞(3),还具有与针管(1)配合的定位架(4),其特征在于:定位架(4)包括固定环(5),固定环(5)通过连接面(6)与定位环(7)相连,定位环(7)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8),抵靠环(9)通过缓冲弹簧组(8)与定位环(7)相连,固定环(5)的端部具有连接臂(10), 连接臂(10)的表面具有凸子(11),还具有针管固定管(12),针管固定管(12)包括外管(13)与后盖(14),外管(13)的外壁具有与凸子(11)相配合的导轨(15),通过凸子(11)与导轨(15)的配合,针管固定管(12)与连接臂(10)滑动连接,外管(13)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后盖(14),活塞固定架(17)通过拉簧(18)与后盖(14)连接,活塞固定架(17)具有通孔(16),活塞(3)穿过通孔(16)与活塞固定架(17)相连接,外管(13)的内壁具有开口环(19),杠杆(20)设置在外管(13)内,杠杆(20)具有圆柱(29),通过圆柱(29)嵌套在开口环(19)内,杠杆(20)与外管(13)活动连接,活塞固定架(17)位于杠杆(20)的一侧开有插装孔(21),杠杆(20)位于活塞固定架(17)的端部具有销柱(22),销柱(22)插装在插装孔(21)内,杠杆(20)位于穿刺针头(2)的一侧还具有按钮(23),按钮(23)通过外管(13)上开有的槽孔(24)露出外管(13),外管(13)的内壁位于穿刺针头(2)处还具有针管托(25),外管(13)的内壁还具有与针管托(25)相对布置的螺杆(26),螺母压块(27)与螺杆(26)装配连接,通过针管托(25)与螺母压块(27),针管(1)的能够固定在针管固定管(12)内,且前端穿过固定环(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物穿刺装置,包括针管(1),针管(1)的前端具有穿刺针头(2),针管(1)还具有活塞(3),还具有与针管(1)配合的定位架(4),其特征在于:定位架(4)包括固定环(5),固定环(5)通过连接面(6)与定位环(7)相连,定位环(7)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8),抵靠环(9)通过缓冲弹簧组(8)与定位环(7)相连,固定环(5)的端部具有连接臂(10),连接臂(10)的表面具有凸子(11),还具有针管固定管(12),针管固定管(12)包括外管(13)与后盖(14),外管(13)的外壁具有与凸子(11)相配合的导轨(15),通过凸子(11)与导轨(15)的配合,针管固定管(12)与连接臂(10)滑动连接,外管(13)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后盖(14),活塞固定架(17)通过拉簧(18)与后盖(14)连接,活塞固定架(17)具有通孔(16),活塞(3)穿过通孔(16)与活塞固定架(17)相连接,外管(13)的内壁具有开口环(19),杠杆(20)设置在外管(13)内,杠杆(20)具有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丰刘艳萍李皓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