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物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25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肿物穿刺装置,包括针管,针管的前端具有穿刺针头,针管还具有活塞,还具有与针管配合的定位架,定位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通过连接面与定位环相连,定位环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抵靠环通过缓冲弹簧组与定位环相连,固定环的端部具有连接臂,连接臂的表面具有凸子,还具有针管固定管,针管固定管包括外管与内管,外管的外壁具有与凸子相配合的导轨,通过凸子与导轨的配合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合理,便于操作,防止针头进针方向改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物穿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肿物穿刺,以采集肿物标本,观察肿物性质和病变的装置。
技术介绍
肿物穿刺是观察肿物性质和肿物周围病变情况最直接也是最好的方法,而常规的穿刺就是将肌肉注射针头插入肿物,保持进针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转动针头,利用针头的倒钩取下一块组织,同时拉回针管呈吸引状态,拔针;而在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时,由于患者会由于疼痛而身体发生位移,因此要保持进针方向不变的同时转动针头,还要拉回针管吸引就显得很困难,医护人员很难保证针头不歪斜,同时,双手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一旦失败,患者又要承受二次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操作,防止针头进针方向改变的一种肿物穿刺装置,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肿物穿刺装置,包括针管,针管的前端具有穿刺针头,针管还具有活塞,还具有与针管配合的定位架,定位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通过连接面与定位环相连,定位环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抵靠环通过缓冲弹簧组与定位环相连,固定环的端部具有连接臂,连接臂的表面具有凸子,还具有针管固定管,针管固定管包括外管与内管,外管的外壁具有与凸子相配合的导轨,通过凸子与导轨的配合,针管固定管与连接臂滑动连接,内管嵌套在外管内,内管的内壁具有针管托,内管的内壁还具有与针管托相对布置的螺杆,螺母压块与螺杆装配连接,通过针管托与螺母压块,针管的后端能够固定在针管固定管内,且前端穿过固定环。所述外管的外周表面还连接有手托组,手托组包括与外管相固定的连杆,连杆的端部具有腕托。腕托上具有拉簧,拉簧的端部具有卡块,活塞的端部具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座,通过卡块与卡座的配合,拉簧与活塞相接。固定环的内径A小于定位环的内径B。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包括针管,针管的前端具有穿刺针头,针管还具有活塞,还具有与针管配合的定位架,定位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通过连接面与定位环相连,定位环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抵靠环通过缓冲弹簧组与定位环相连,而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针管的前端和穿刺针头在使用时是能够分别穿过固定环、定位环和抵靠环的,而在对准穿刺位置后,抵靠环是抵靠贴合在患者皮肤上的,这样相对来说就在患者身体和针管的穿刺针头之间增加了一个支撑点,能够避免穿刺时穿刺针头发生歪斜,而由于抵靠环和定位环之间又具有缓冲弹簧组,这样,既能够保证支撑抵靠的作用,同时又适当地增加了一点可供操作的位移,例如实际操作时,需要略略调整进针角度时,医护人员就能够使针管略微歪斜,而到一定程度时,抵靠环便能够接触到定位环,从而达到支撑定位,避免针管继续歪斜的作用。而固定环的端部具有连接臂,连接臂的表面具有凸子,还具有针管固定管,针管固定管包括外管与内管,外管的外壁具有与凸子相配合的导轨,通过凸子与导轨的配合,针管固定管与连接臂滑动连接,内管嵌套在外管内,内管的内壁具有针管托,内管的内壁还具有与针管托相对布置的螺杆,螺母压块与螺杆装配连接,通过针管托与螺母压块,针管的后端能够固定在针管固定管内,且前端穿过固定环,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针管的后端位于针管固定管内,且通过针管托钰螺母压块的配合,能够实现与针管固定管可靠固定,当定位完毕,需要进针时,医护人员只需要向前推动针管固定管,通过固定环与针管固定管之间的连接臂,针管固定管就可以带动针管向着固定环前进,穿刺针头就可以刺入患者身体同时还能够保证穿刺的同时,针管不会发生歪斜;而当需要转动穿刺针头,勾取组织时,患者只需要握住针管转动,针管就能够带动内管转动而外管不转动(实际使用时,内管和外管之间更加可以加入滚珠,做成类似轴承的结构)。而所述外管的外周表面还连接有手托组,手托组包括与外管相固定的连杆,连杆的端部具有腕托,使用时,医护人员的手腕能够承托在腕托上,而医护人员的手能够直接握住外管或者针管,进行操作,这样,不但方便握持,同时更加不容易使得针管发生歪斜。而腕托上具有拉簧,拉簧的端部具有卡块,活塞的端部具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座,通过卡块与卡座的配合,拉簧与活塞相接,当穿刺针头刺入患者身体内的肿物,需要吸引时,医护人员可以将卡块卡入卡座内,这样通过拉簧直接匀速拉动活塞,当活塞运动到需要的位置时,医护人员拨出卡块即可,这样,整个操作过程医护人员基本上只要通过一只手就可以操作,而另一只手就可以扶住患者或者进行别的操作。而固定环的内径A小于定位环的内径B,固定环的内径在实际使用中只需要略略比针管的直径大,让针管通过即可,而定位环的直径可以比固定环大,这样就可以增大与患者身体的接触面积,方便操作,而固定环与定位环之间的连接面可以为透明材料,例如医用塑料等,这样还能够方便医护人员观察针头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针管托、螺杆、螺母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腕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肿物穿刺装置,包括针管1,针管1的前端具有穿刺针头2,针管1还具有活塞3,还具有与针管1配合的定位架4,定位架4包括固定环5,固定环5通过连接面6与定位环7相连,定位环7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8,抵靠环9通过缓冲弹簧组8与定位环7相连,固定环5的端部具有连接臂10,连接臂10的表面具有凸子11,还具有针管固定管12,针管固定管12包括外管13与内管14,外管13的外壁具有与凸子11相配合的导轨15,通过凸子11与导轨15的配合,针管固定管12与连接臂10滑动连接,内管14嵌套在外管13内,内管14的内壁具有针管托16,内管14的内壁还具有与针管托16相对布置的螺杆17,螺母压块18与螺杆17装配连接,通过针管托16与螺母压块18,针管1的后端能够固定在针管固定管12内,且前端穿过固定环5。所述外管13的外周表面还连接有手托组19,手托组19包括与外管13相固定的连杆20,连杆20的端部具有腕托21。腕托21上具有拉簧22,拉簧22的端部具有卡块23,活塞3的端部具有与卡块23相配合的卡座24,通过卡块23与卡座24的配合,拉簧22与活塞3相接。固定环5的内径A小于定位环7的内径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物穿刺装置,包括针管(1),针管(1)的前端具有穿刺针头(2),针管(1)还具有活塞(3),还具有与针管(1)配合的定位架(4),其特征在于:定位架(4)包括固定环(5),固定环(5)通过连接面(6)与定位环(7)相连,定位环(7)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8),抵靠环(9)通过缓冲弹簧组(8)与定位环(7)相连,固定环(5)的端部具有连接臂(10), 连接臂(10)的表面具有凸子(11),还具有针管固定管(12),针管固定管(12)包括外管(13)与内管(14),外管(13)的外壁具有与凸子(11)相配合的导轨(15),通过凸子(11)与导轨(15)的配合,针管固定管(12)与连接臂(10)滑动连接,内管(14)嵌套在外管(13)内,内管(14)的内壁具有针管托(16),内管(14)的内壁还具有与针管托(16)相对布置的螺杆(17),螺母压块(18)与螺杆(17)装配连接,通过针管托(16)与螺母压块(18),针管(1)的后端能够固定在针管固定管(12)内,且前端穿过固定环(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物穿刺装置,包括针管(1),针管(1)的前端具有穿刺针头(2),针管(1)还具有活塞(3),还具有与针管(1)配合的定位架(4),其特征在于:定位架(4)包括固定环(5),固定环(5)通过连接面(6)与定位环(7)相连,定位环(7)的端面具有缓冲弹簧组(8),抵靠环(9)通过缓冲弹簧组(8)与定位环(7)相连,固定环(5)的端部具有连接臂(10),连接臂(10)的表面具有凸子(11),还具有针管固定管(12),针管固定管(12)包括外管(13)与内管(14),外管(13)的外壁具有与凸子(11)相配合的导轨(15),通过凸子(11)与导轨(15)的配合,针管固定管(12)与连接臂(10)滑动连接,内管(14)嵌套在外管(13)内,内管(14)的内壁具有针管托(16),内管(14)的内壁还具有与针管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皓闵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