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682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晒青、凉青、摇青、初次杀青、回潮、二次杀青和辉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经绿茶工艺加工出的桑叶茶口感一般的问题,在绿茶工艺的基础上再加入独特工艺,使桑叶茶有更好的塑形性,并形成珠形外观,加工出的茶叶外形更加紧致,便于包装,泡服。在口感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青气不但消失,甜香味也更加醇厚,更散发出淡淡花香。而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桑叶茶完好保存了桑叶的保健及医疗功效。

Preparation method of mulberry leaf t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mulberry leaf te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ollowing steps are successively carried out: sunning, cooling, shaking, first killing, moisture regaining, second killing and dry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general taste problem of mulberry leaf tea processed by the green tea technology, and adds a unique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green tea technology, so that the mulberry leaf tea has a better plastic property, and forms a beaded appearance, and the processed tea has a more compact shape, and is convenient for packaging and soaking clothes. The palate has also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green smell has not only disappeared, but the sweetness has become more mellow and the fragrance of flowers is more subtle. Moreover, the mulberry leaf tea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preserves the health care and medical effects of mulberry lea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桑叶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是人类绿色新食品源。桑叶中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多糖、生物碱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桑叶中内含一种叫做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一种生物碱,是一种α-糖苷酶的抑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桑叶中还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和植物甾醇,具有减肥、美容、降血糖的作用。将无污染的优质嫩桑叶经过加工泡制成茶,既增加茶的种类,又具防病治病的保健功效,但是以传统的绿茶工艺制备的桑叶茶在口感和香气中均泛青气。在申请号为201210296198.3、201310154811.2、201410256859.9、201410109008.1、201710203344.6、201710171143.2等多个中国专利申请中虽然对桑叶茶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仍然是遵循传统绿茶的制备工艺,加工出的桑叶茶在香气和口感上仍然泛青气,而且耐泡度也一般,跟同类型的其他茶类相比竞争性很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可以解决经绿茶工艺加工出的桑叶茶口感一般的问题,不但消除了青气,还具有更加醇厚的甜香味,更散发出淡淡花香,同时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桑叶茶便于包装,泡服。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晒青、凉青、摇青、初次杀青、回潮、二次杀青和辉干。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晒青包括:将采摘的桑叶薄摊于午后3至5时的阳光下晾晒25到60分钟,至叶子失重6-9%,外观失去原有光泽,颜色转暗,顶叶下垂。晒青适度直接影响摇青、杀青、辉干工序的效果。优选地,把鲜桑叶均匀摊在匾上,每匾1-1.5斤,可双手握住匾沿,有节奏地进行旋转摇动,使鲜桑叶均匀移动,摊放匾面,叶片不重叠或少量重叠。更优选地,光照强度在1.5-4.5×104勒克斯之间;更优选地,当光照强度为2.5-4.5×104勒克斯或鲜桑叶厚摊时,晒青过程中每隔3-5分钟进行轻手翻拌。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凉青包括:将晒青后的鲜桑叶轻手翻松,然后置于青架上,在凉爽处静置40-80分钟。通过凉青可以使鲜桑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同时散发叶间热量,降低失水和化学变化速度,凉青处理后桑叶失水率1%左右。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摇青包括:将鲜桑叶置于摇青机中,鲜桑叶的高度与摇青机笼体中心轴高度相当,然后闭合摇青机进行摇青操作;所述摇青机转速8~20r/min,时间为1~1.5小时。优选地,所述摇青还包括二次摇青,在初次摇青后静置0.5小时,然后进行二次摇青,二次摇青的转速为10~25r/min,时间为0.5~1小时。通过上述摇青处理后,可以使桑叶茶具有乌龙茶的香味,并有效减轻桑叶中的涩苦味道。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青包括:把摇青后的鲜桑叶置于杀青机中,以340-380℃杀青处理2-5分钟,杀青后鲜桑叶的含水量在60-65%之间。优选地,杀青的温度可以先高后低,先闷后抛,嫩叶老杀,老叶嫩杀。蒸发水分后的桑叶颜色会变暗绿色,表面光泽消失,青气消失,略带清香,叶质柔软,萎卷、折梗弯曲不断,紧捏叶子能成团便于揉切成茶。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切成形,并且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同时能够促进非酶性化学反应,提升茶汤品质,使得茶汤醇厚、鲜爽。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回潮包括:将杀青后的桑叶摊凉散热后再集中厚摊放置20-30min。通过回潮使桑叶中的芽、叶、茎内外水分重新分布均匀,转潮回软,不仅有利于下一步的揉切成型,同时还有利于成品茶色泽、干度一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揉切包括:将经过回潮后的桑叶,切成4-5mm的宽度。优选地,通过机械揉切机完成揉切,具体地:由进茶口经螺旋推进器进入机腔,在筒壁筋条的配合下,受到较强的滚揉、绞切作用,在经切刀花盘的切碎作用之后,切成4-5mm的宽度,排出机腔。揉切的功用除了做形,主要是造成细胞破碎、茶汁溢出,溢出的茶汁附着在已成形的叶表面,干燥后冲泡才能泡出颜色和滋味。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二次杀青包括:把回潮后的桑叶置于杀青机中,于320-340℃的条件下进行二次杀青,二次杀青的时间为5-10min。二次杀青用于桑叶提色和保色,使得成品茶叶的颜色苍绿云润。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三次杀青,所述三次杀青包括:在280~320℃的温度下慢速翻动轻炒15~20分钟。三次杀青是去除部分水分进行定型工序,在固定形状的基础上,同时还使桑叶茶的条索继续紧结弯曲。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辉干包括:以圆筒式辉干机在60-80℃温度下将桑叶辉干至水分含量小于10%。采用圆筒式辉干机辉干,在筒体的转动过程中,桑叶进行水分的蒸发和与筒壁的相互摩擦,使桑叶茶表面趋向光滑紧结。通过辉干步骤使桑叶茶继续干燥紧条,达到规定干燥标准,同时也使其色泽绿润,茶香浓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桑叶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经绿茶工艺加工出的桑叶茶口感一般的问题,在绿茶工艺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和探索将乌龙茶的部分工艺融入到桑叶茶的制备工艺中,在试验偶然发现可以赋予桑叶茶有更好的塑形性,并形成珠形外观,加工出的茶叶外形更加紧致,便于包装,泡服。在口感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青气不但消失,甜香味也更加醇厚,更散发出淡淡花香。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桑叶茶完好保存了桑叶的保健及医疗功效。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桑叶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中桑叶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专利技术”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专利技术,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专利技术或专利技术构思。实施例1桑叶茶的制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桑叶茶可以根据如图1所示的流程制备,具体说明如下下:晒青:形成乌龙茶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晒青适度直接影响摇青、炒青、塑型工序。晒青时间以午后4时阳光柔和时为宜,把鲜桑叶均匀摊在匾上,每匾1-1.5斤,叶子宜薄摊,以失去原有光泽,叶色转暗,手摸叶子柔软,顶叶下垂,一般30分钟,失重6—9%左右为适度。凉青:是日光萎凋的继续和减缓,是晒青的补充工序。将晒青后鲜桑叶翻松后凉于青架上,放在凉爽处,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晒青、凉青、摇青、初次杀青、回潮、二次杀青和辉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晒青、凉青、摇青、初次杀青、回潮、二次杀青和辉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晒青包括:将采摘的桑叶薄摊于午后3至5时的阳光下晾晒25到60分钟,至叶子失重6-9%,外观失去原有光泽,颜色转暗,顶叶下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凉青包括:将晒青后的鲜桑叶轻手翻松,然后置于青架上,在凉爽处静置40-80分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摇青包括:将鲜桑叶置于摇青机中,鲜桑叶的高度与摇青机笼体中心轴高度相当,然后闭合摇青机进行摇青操作;所述摇青机转速8~20r/min,时间为1~1.5小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伟王德涛贺晶孙军燕邹德海孙芹芹徐晓晖苏毅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供销社茶业有限公司烟台北方茶叶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