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和底滤鱼缸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68064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和底滤鱼缸,所述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用于底滤鱼缸,所述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包括:虹吸式下水管、固液分离器、排污管和排水管,所述虹吸式下水管一端插入鱼缸主缸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底部分别连接所述排污管的入口和所述排水管的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非能动设计,根据虹吸原理,利用压差将鱼缸中的水和废物引出,排出废物,保留液体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鱼缸水质的清洁度和稳定性,有利于培养鱼缸过滤槽中的硝化细菌,延长了鱼缸的换水频率和每次的换水量。

Siphon automatic drain system and bottom filter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iphon-type automatic sewage system and a bottom filter fish tank. The siphon-type automatic sewage system is used for a bottom filter fish tank. The siphon-type automatic sewage system comprises a siphon-type sewer pipe, a solid-liquid separator, a sewer pipe and a drain pipe. One end of the siphon-type sewer pipe is inserted into the bottom of the main cylinder of the fish tank,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he bottom part of the solid-liquid separato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sewage pipe and the inlet of the sewage pipe. The invention adopts passive design, according to siphon principle, uses pressure difference to draw water and waste from the fish tank, discharges waste, and retains liquid water.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cleanliness and stability of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fish tank, is beneficial to cultivating nitrifying bacteria in the filter tank of the fish tank, and prolongs the frequency of water exchange and the amount of water exchange each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和底滤鱼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观赏鱼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和底滤鱼缸。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设置观赏鱼缸水族箱的比例越来越多。而随着所养观赏鱼体型越来越大,底滤鱼缸的使用率逐渐提高。自然界中鱼类的粪便、食物残渣以及腐烂的植物等都会被硝化细菌分解掉,因而保持了水质的清洁和稳定,而鱼缸中硝化细菌的培养达不到自然界的程度,即使有很强的底缸过滤,也不能完全分解鱼缸中的废物和鱼便等,需要定期换水来保持鱼缸中水质的稳定。目前底滤鱼缸中,过滤系统可以分解大部分鱼便和杂质,但还有一部分废物不能分解,堆积于过滤底缸中的滤棉上,需要频繁清洗或更换过滤棉,且要加大换水频率,而由于底滤鱼缸的体积都比较大,因此清洁底缸和换水的工作量都比较大,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不破坏鱼缸现有部件的前提下,为底滤鱼缸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造价低廉、操作方便的自动排污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所述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用于底滤鱼缸,所述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包括:虹吸式下水管、固液分离器、排污管和排水管,所述虹吸式下水管一端插入鱼缸主缸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底部分别连接所述排污管的入口和所述排水管的入口。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虹吸式下水管上,且不与鱼缸内的液体接触。可选的,所述电磁阀的垂直高度低于鱼缸的液面高度。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出口置于鱼缸的底滤缸之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非能动设计,根据虹吸原理,利用压差将鱼缸中的水和废物引出,排出废物,保留液体水。本专利技术提高了鱼缸水质的清洁度和稳定性,有利于培养鱼缸过滤槽中的硝化细菌,延长了鱼缸的换水频率和每次的换水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虹吸式下水管;2、电磁阀;3、固液分离器;4、排污管;5、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不破坏鱼缸现有部件的前提下,为底滤鱼缸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造价低廉、操作方便的自动排污系统。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包括虹吸式下水管1、电磁阀2、固液分离器3、排污管4和排水管5,虹吸式下水管1一端插入鱼缸底部,另一端连接固液分离器3,电磁阀2安装于二者之间的虹吸式下水管上,电磁阀2的垂直高度应低于鱼缸液面高度,以达到虹吸效果;固液分离器3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污管4和排水管5,排污管4用于排出鱼便等废物,排水管5的出口置于过滤底缸之上。本专利技术利用压差原理,采用虹吸的方法将鱼缸中的水和废物抽出,然后通过固液分离器将固体状废物和液体水分离,废物排出,液体水循环利用。在系统中增加电磁阀2,实现系统的定时自动控制,电磁阀通电时,系统运行,电磁阀断电时,系统关闭。电磁阀2需位于鱼缸最高水位以下,当系统关闭后再重新启动时,由于虹吸管内残留的液位低于鱼缸最高液面,依靠压差原理,鱼缸水可以继续排出。本系统的工作流程为:通过虹吸式下水管1将缸底中的水引出至固液分离器3中,固液分离器3将颗粒状的鱼便、残渣等废物与水分离,废物由排污管4排出,鱼缸水通过排水管5排入鱼缸底滤缸中,然后由鱼缸本身的水循环系统将水重新注入水缸中,实现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提高了鱼缸水质的清洁度和稳定性,有利于培养鱼缸过滤槽中的硝化细菌,延长了鱼缸的换水频率和每次的换水量。另外,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造价低廉、体积小而效率高,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和社会需求。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用于底滤鱼缸,所述系统包括:虹吸式下水管、固液分离器、排污管和排水管,所述虹吸式下水管一端插入鱼缸主缸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底部分别连接所述排污管的入口和所述排水管的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用于底滤鱼缸,所述系统包括:虹吸式下水管、固液分离器、排污管和排水管,所述虹吸式下水管一端插入鱼缸主缸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底部分别连接所述排污管的入口和所述排水管的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自动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丽琴张红升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