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稀水产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6805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珍稀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第一箱壳体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一箱壳体顶部的滑行盖,所述第一箱壳体外表面与所述滑行盖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箱壳体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二箱壳体,所述第二箱壳体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底部内壁内箱壳体设有左右相称的第一锥形槽,所述第一锥形槽底部内壁内通连设有通连孔,所述通连孔底部内壁内通连设有第二锥形槽,所述第二箱壳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形槽底部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左右内壁内与所述第二锥形槽底部内壁之间通连设有相称的排水槽。

A rare aquacultur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re aquacultur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ase housing and a sliding cover sleev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case hous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case hous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cover, and the first cas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avity, and the first cas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ase housing, and the first cas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the second case housing. A second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of the two cases, and the inner shell of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second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ical groove of left and right proportions, and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conical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a through connecting hole. A second conical groove is connect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connecting ho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conical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of the second case. The third cavity of the third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second conical groove and the left and right inner walls of the third cavity are connected with a corresponding drainag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珍稀水产养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是一种珍稀水产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在珍稀水产养殖过程中时常要对养殖水进行更换,然而这些污染水一般都是直接排放的外界中,容易造成污染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现有中也有较大水循环装置,但其使用成本极高且用电量极大,难以满足现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珍稀水产养殖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珍稀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第一箱壳体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一箱壳体顶部的滑行盖,所述第一箱壳体外表面与所述滑行盖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箱壳体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二箱壳体,所述第二箱壳体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底部内壁内箱壳体设有左右相称的第一锥形槽,所述第一锥形槽底部内壁内通连设有通连孔,所述通连孔底部内壁内通连设有第二锥形槽,所述第二箱壳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形槽底部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左右内壁内与所述第二锥形槽底部内壁之间通连设有相称的排水槽,所述滑行盖底部端面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腔体正上方的第四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滑行配合连接有滑行板,所述滑行板内上下贯穿设有左右相称且位于所述第一锥形槽顶部的通连槽,所述滑行板内设有贯穿所述通连槽的净化装置,所述滑行板顶部端面中心上设有套筒,所述滑行板顶部设有与所述套筒外表面滑行配合连接的压水板,所述压水板与所述第二腔体内壁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板底部端面上设有向下延长且位于所述通连孔正上方的顶杆,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一腔体顶部内壁体内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底部延长末梢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内并与所述滑行板顶部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旋杆顶部延长末梢伸入所述第四腔体内且在末梢动力连接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四腔体顶部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上设有位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的第一齿形轮,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一腔体顶部内壁体内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螺旋杆两端且相互相称的上下延长的单面斜纹滑块,所述单面斜纹滑块底部延长末梢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内且与所述压水板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腔体内顶部内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螺旋杆和所述单面斜纹滑块之间且左右相称的向下延长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形轮齿合连接的第二齿形轮,所述第一转轴底部末梢设有用以与所述单面斜纹滑块动力连接的斜纹齿轮,所述第二锥形槽内设有用以与所述顶杆动力连接的排水装置,所述第三腔体顶部内壁内嵌设有微型发电机,所述微型发电机底部末梢动力连接有向下延长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部末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排水槽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叶轮,所述第三腔体内底壁左侧贯穿设有向左延长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左端延长末梢贯穿并伸出所述第一箱壳体右端端面,第一箱壳体底部端面内设有配重槽,所述配重槽中固定设有配重块。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腔体左右内壁内设有相对应的传感器,所述第二腔体右端内壁内通连设有左右延长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右端贯穿所述第一箱壳体右端端面。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斜纹齿轮转速大于所述螺旋杆的转速,所述压水板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滑行板的移动速度。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板,所述排水板与所述第二锥形槽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锥形槽顶部内壁内通连设有端口向下且左右相称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内滑行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排水板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滑行臂,所述凹陷槽内顶压设有位于所述滑行臂顶部的压簧,所述排水板顶部端面上设有位于所述通连孔底部的支承杆,所述支承杆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通连孔配合连接的密合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滑行盖完全远离所述第一箱壳体顶部端面,所述套筒位于所述第二腔体最顶部,此时,所述滑行板与所述传感器抵接,所述压水板位于所述第二腔体最顶部,所述单面斜纹滑块伸出所述滑行盖顶部端面外,所述顶杆完全远离所述通连孔,所述密合塞位于所述通连孔内并将其密封,从而便于装置的维护和清洁。使用时时,首先将所需处理的水经过所述导水管排进位于所述压水板和所述滑行板之间的所述第二腔体内,此时,启动所述驱动机带动所述螺旋杆和所述第一齿形轮转动,所述螺旋杆可带动所述滑行板缓慢下降,同时,所述第一齿形轮带动所述单面斜纹滑块快速下降,使所述压水板在下移的同时靠近所述滑行板,污水流经所述通连槽并且经过所述净化装置处理后进入所述第一锥形槽内,当所述滑行板位于所述第二腔体最底部时,所述压水板与所述滑行板抵接,同时,所述顶杆伸入所述通连孔内顶压所述密合塞,此时,所述通连孔完全打开,液体流进所述第二锥形槽内,由于所述第二锥形槽内的水压极大,流体经过所述排水槽后进入所述第三腔体内并冲击所述叶轮使之转动,从而使所述微型发电机发电,最后流体经过所述排水管排出,从而实现在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水处理效果以及工作效率。当完成一次水处理需要再次工作时,启动所述驱动机使之带动所述螺旋杆反向转动,使所述滑行盖、所述压水板和所述滑行板恢复初始位置即可,由于所述压簧的作用,使所述滑行臂、所述排水板和所述密合塞构成的一体上移,并将所述通连孔密封,从而提高了装置实用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污水快速处理同时可利用污水发电,大大提高节能环保性,同时实现污水资源合理利用化。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珍稀水产养殖装置工作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珍稀水产养殖装置初始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箱壳体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珍稀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第一箱壳体101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一箱壳体101顶部的滑行盖100,所述第一箱壳体101外表面与所述滑行盖100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箱壳体101内设有第一腔体102,所述第一腔体102内设有第二箱壳体104,所述第二箱壳体104内设有第二腔体134,所述第二腔体134底部内壁内箱壳体设有左右相称的第一锥形槽123,所述第一锥形槽123底部内壁内通连设有通连孔124,所述通连孔124底部内壁内通连设有第二锥形槽126,所述第二箱壳体104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形槽126底部的第三腔体110,所述第三腔体110左右内壁内与所述第二锥形槽126底部内壁之间通连设有相称的排水槽128,所述滑行盖100底部端面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34正上方的第四腔体117,所述第二腔体134内滑行配合连接有滑行板106,所述滑行板106内上下贯穿设有左右相称且位于所述第一锥形槽123顶部的通连槽108,所述滑行板106内设有贯穿所述通连槽108的净化装置107,所述滑行板106顶部端面中心上设有套筒114,所述滑行板106顶部设有与所述套筒114外表面滑行配合连接的压水板105,所述压水板105与所述第二腔体134内壁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板106底部端面上设有向下延长且位于所述通连孔124正上方的顶杆133,所述第二腔体134和所述第一腔体102顶部内壁体内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的螺旋杆116,所述螺旋杆116底部延长末梢伸入所述第二腔体134内并与所述滑行板106顶部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珍稀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第一箱壳体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一箱壳体顶部的滑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壳体外表面与所述滑行盖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箱壳体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二箱壳体,所述第二箱壳体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底部内壁内箱壳体设有左右相称的第一锥形槽,所述第一锥形槽底部内壁内通连设有通连孔,所述通连孔底部内壁内通连设有第二锥形槽,所述第二箱壳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形槽底部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左右内壁内与所述第二锥形槽底部内壁之间通连设有相称的排水槽,所述滑行盖底部端面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腔体正上方的第四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滑行配合连接有滑行板,所述滑行板内上下贯穿设有左右相称且位于所述第一锥形槽顶部的通连槽,所述滑行板内设有贯穿所述通连槽的净化装置,所述滑行板顶部端面中心上设有套筒,所述滑行板顶部设有与所述套筒外表面滑行配合连接的压水板,所述压水板与所述第二腔体内壁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板底部端面上设有向下延长且位于所述通连孔正上方的顶杆,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一腔体顶部内壁体内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底部延长末梢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内并与所述滑行板顶部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旋杆顶部延长末梢伸入所述第四腔体内且在末梢动力连接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四腔体顶部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上设有位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的第一齿形轮,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一腔体顶部内壁体内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螺旋杆两端且相互相称的上下延长的单面斜纹滑块,所述单面斜纹滑块底部延长末梢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内且与所述压水板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腔体内顶部内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螺旋杆和所述单面斜纹滑块之间且左右相称的向下延长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形轮齿合连接的第二齿形轮,所述第一转轴底部末梢设有用以与所述单面斜纹滑块动力连接的斜纹齿轮,所述第二锥形槽内设有用以与所述顶杆动力连接的排水装置,所述第三腔体顶部内壁内嵌设有微型发电机,所述微型发电机底部末梢动力连接有向下延长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部末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排水槽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叶轮,所述第三腔体内底壁左侧贯穿设有向左延长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左端延长末梢贯穿并伸出所述第一箱壳体右端端面,第一箱壳体底部端面内设有配重槽,所述配重槽中固定设有配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稀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第一箱壳体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一箱壳体顶部的滑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壳体外表面与所述滑行盖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箱壳体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二箱壳体,所述第二箱壳体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底部内壁内箱壳体设有左右相称的第一锥形槽,所述第一锥形槽底部内壁内通连设有通连孔,所述通连孔底部内壁内通连设有第二锥形槽,所述第二箱壳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形槽底部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左右内壁内与所述第二锥形槽底部内壁之间通连设有相称的排水槽,所述滑行盖底部端面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腔体正上方的第四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滑行配合连接有滑行板,所述滑行板内上下贯穿设有左右相称且位于所述第一锥形槽顶部的通连槽,所述滑行板内设有贯穿所述通连槽的净化装置,所述滑行板顶部端面中心上设有套筒,所述滑行板顶部设有与所述套筒外表面滑行配合连接的压水板,所述压水板与所述第二腔体内壁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板底部端面上设有向下延长且位于所述通连孔正上方的顶杆,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一腔体顶部内壁体内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底部延长末梢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内并与所述滑行板顶部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旋杆顶部延长末梢伸入所述第四腔体内且在末梢动力连接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四腔体顶部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上设有位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的第一齿形轮,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一腔体顶部内壁体内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螺旋杆两端且相互相称的上下延长的单面斜纹滑块,所述单面斜纹滑块底部延长末梢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内且与所述压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健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